烟榻上的谋划(1 / 1)

在对李士群下达必杀令之前,戴笠先向唐生明征询良策。

表面上看,唐生明与李士群、周佛海都相处得不错。对这两位桌子上面敬酒桌子下面使绊子、恨不能置对方于死地的汪伪大员,唐生明了解得还算透彻。他向戴笠提出上中下三策。

下策,由军统行动人员直接执行狙击。尽管李士群向来防范严密,可他的行踪从不对唐生明隐瞒。但唐生明认为,一旦狙击成功,其部下必然对军统实施报复,彼此杀来杀去会造成无谓牺牲。

其实此一时彼一时,在形势已逐渐明朗的情况下,李士群的部下未必会为他报仇;何况树倒猢狲散,忙着找新主子还来不及呢,哪里还顾得上给前主子报仇!对唐生明本人不利倒是真的。作为渝方代表,他的身份已经公开,必然会有人怀疑到他。最重要的一点唐生明没有说,作为私交甚好的朋友,他肯定不愿让李士群死在自己手上。

正是基于对唐生明的安全考虑,戴笠直接放弃了这一条。

中策,利用他与汉奸之间的内讧除掉他。

李士群从傍上晴气庆胤就有恃无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为索官索财,不仅直接打压周佛海,借伪中储券在其辖区(江苏)推行之际向周大敲竹杠、无限制地索款,令周佛海一派对他恨之入骨;而且在清乡中与许多伪军头子争功争宠,结怨很深;不仅如此,李士群还通过“七十六号”,尤其利用行动队长吴世宝四处敲诈勒索、杀人越货,竟狂妄到直接抢劫其主子——日本人的黄金。为掩盖丑闻、取悦日本人,李士群将吴世宝保释后,于1942年2月4日将其毒杀,令其心腹打手人心浮动。

唐生明虽然与李士群的打手们搭不上话,与周佛海确实关系密切,与那些清乡的伪军头子都谈得来,挑动这些人去对付他,除掉他还是有把握的。

上策,是利用日军与李士群的矛盾杀掉他。

唐生明认为这是上上策,因为事成之后可以不留痕迹,不会有任何人敢找麻烦。同时可以杀鸡给猴看,给那些死心塌地追随日本人的汉奸一个教训,对以后的策反工作有利。只是这个上策执行起来难度要大一些。

戴笠也认为上策最好,可以做得干净利索不留后患。至于能不能做到,那就要看周佛海的了。

在戴笠看来,无论执行哪一条计策,周佛海的胜算几率都要大于唐生明,同时为了保护唐生明,他决定既不让唐生明参与,也没必要告诉他。于是,在下达对李士群的必杀令的同时,将这三条计策直接转给了周佛海。

然而,周佛海与唐生明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尤其事关渝方,他都会与唐生明交换意见。他虽然对李士群恨之入骨,可无论怎么除掉他,以他一己之力对付有一帮打手的特务头子,都觉得心里没底。万一走漏风声,恐怕不等他动手就早已成了李士群的刀下之鬼。

周佛海将唐生明请到家中,在他抽鸦片烟的小房内,关好门,准备问计唐生明。可性命攸关,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所以又犹豫不决。躺在烟榻上吞云吐雾半晌,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说、怎么说。唐生明却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问:

“是不是为了木子(两人背后对李士群的代称)的事?”

周佛海吃了一惊,端着烟枪就愣在了那里。唐生明接着说:

“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佳。”

周佛海扔了烟枪,“腾”地从烟榻上跳下来,神色惊慌地问:

“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

“猜的,怎么会这么准?”

周佛海瞪着唐生明,眼神既惊异又惊恐。显然,如此机密之事刚刚接到指令便已被泄露,意味着风险系数骤增。

唐生明只好和盘托出,并一再表示绝不会泄密,周佛海这才放下心来。

事实上,此时除掉李士群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李士群的靠山没了,晴气庆胤已于一年前(1942年夏)调往北平!

而日本人对李士群早已有了尾大不掉之感。当初取消警政部让李士群丢了警政部部长之职,就是影佐祯昭的主张。当时周佛海往访影佐,商量机构改革及人事安排问题,影佐提出“不可使某一人权太大”,称汪伪组织中有两大势力如同癌症,必须除掉,“一为李士群,一为任援道。任为害小,李为祸大,如不及早防止,将来必有大患,故主取消警政部”。而李士群恃其特务力量强大,以辞职相要挟。对此,影佐主张予以制裁,此主张正中周佛海下怀。却不料汪精卫出面袒护(畏惧其后台晴气庆胤,又不敢违背陈璧君的主张),影佐最终做出让步,以致丢了警政部部长的李士群,又得了个调查统计部部长。

这之后李士群仍不肯收敛,倚仗有晴气做靠山,出任伪江苏省省长后继续扩张,权力愈发膨胀,已成了日本人的心腹之患。在其失去靠山的情况下,由日本人出手顺理成章。

至于由谁出手,具体怎么操作,唐生明再无良策。

后来周佛海与日本宪兵司令大木繁少将密谋,决定由日本宪兵队特高课课长冈村适三中佐出面,以调解李士群与税警总团副团长熊剑东的矛盾为名,将两人请到寓所,对李士群实施毒杀。

熊剑东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八一三”淞沪会战时参加了戴笠组织的苏浙别动队,上海沦陷后任忠义救国军淞沪特遣分队长,留在敌后打游击,1939年3月被日军逮捕,1940年8月由周佛海保释,旋送日本“考察”,后赴武汉组织伪军(黄卫军),自任总司令。后在周佛海的要求下,日本宪兵队于1942年11月将熊剑东及其伪军调入上海,与周佛海的税警总团合并,被编为第二税警总团,熊任总团长,成为周佛海的亲信。

周佛海调入熊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实力对付李士群。李士群早就想把税警总团据为己有,而周佛海及其心腹罗君强把这支武装部队看作自己的**,死活不肯放手。熊部调来后,对李士群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对熊剑东本人也充满嫉恨。而此时晴气庆胤已调离,李士群与日本宪兵队一向有矛盾,一时对熊剑东也奈何不得。

熊剑东在日本宪兵队却有一个十分可靠的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冈村适三。

熊剑东与冈村是“陆士”同学,熊在武汉时冈村也在武汉,任日本宪兵驻汉口分队队长,两人来往密切。熊调上海后,冈村也调到了上海。

熊剑东因原忠义救国军部下曹炳生父子被李士群所杀,对李士群早有宿怨。而李士群任江苏省省长后,愈发骄横傲慢,又与宪兵队有矛盾,对冈村也就有了几分不恭,相处自然不睦。

熊剑东按周佛海的部署游说冈村,很容易就达到了目的。

然而,胜算几率有多大仍是未知数,因为李士群不仅对同是汉奸的对手们警惕性极高,对日本宪兵队也早有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