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沪二区(1 / 1)

将陈恭澍派往上海的同时,戴笠决定在上海增设另一层组织:沪二区。以原上海区为沪一区,两区不发生横向联系,均由军统局本部直接指挥,以双重组织对抗日伪特务机关。

陈恭澍的沪一区大多是情报和行动人员,对于营救被捕人员和策反工作无能为力,沪二区则要弥补这个缺陷。那么,派谁担此重任呢?戴笠想到了他的同窗好友姜绍谟。

姜绍谟加入军统不久,即被派到云南,布置云南和滇越铁路以及安南、河内、海防等处的工作。之所以派他去云南,是为了避免引起云南省主席龙云的怀疑。1939年春天姜绍谟回到重庆,任渝特区少将区长。

戴笠选中姜绍谟建立沪二区,一是他加入军统时间短,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二是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这一点是戴笠非常看中的;而他又在浙江省从事过党政工作,认识不少汪精卫身边的重要人物。凭借他的自身优势,完全可以打入汪伪内部,完成营救被捕军统特工和策反任务,同时搜集来自汪伪高层的情报。

照例,戴笠将姜绍谟请到曾家岩公馆吃饭,这次没有任何人作陪,完全是两个老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谈话。戴笠不会勉强姜绍谟,但他分析得条条入理,姜绍谟爽快答应。区长定了,书记选哪个呢?戴笠说:

“次烈兄,你应该找个干练的助手一起去,你打算找哪个?”

“那就找陈祖康吧。”姜绍谟早已胸有成竹。

“哦,为什么是他?”戴笠不解地问。

在戴笠眼中,像姜绍谟这样的文人,需要的是一个机智勇猛、枪法好、文武双全的助手,而姜绍谟却选了一个同样是文弱书生的留法学生。

“他法语讲得好,文章写得好,又头脑清楚,精明能干。这一次到上海,我打算住法租界,带一位会说法语的人去,跟法国人打交道会很方便。”

姜绍谟虽然加入了军统,但与军统那些行动人员格格不入,也打心眼里看不起舞枪弄棒打打杀杀之人,所以即使找助手,他也要找一位素质高、文化层次高的人。

陈祖康生于1901年,福建漳平人,出身书香世家,曾留法七年,早年加入共产党。

虽然比戴笠小了四岁,但在戴笠考入黄埔军校之前,陈祖康已经是黄埔军校的教官了。所以在戴笠眼里,陈祖康与姜绍谟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高级人才。

然而陈祖康加入军统却是迫不得已。他先是脱离共产党,后又参加了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在福州已无立锥之地,只好跑到长沙定居,成了坐吃山空的寓公。在抑郁不得志的情况下,由特务处湖南站站长吴赓恕介绍加入特务处,后被派回福建工作。

“次烈兄有眼光,陈祖康是个人才。”

尽管戴笠觉得这个人才不一定适合给姜绍谟做书记,也还是尊重姜绍谟自己的选择,很快将陈祖康从福建调回。在军统局本部,戴笠与陈祖康共进“工作午餐”。

利用吃饭时间谈工作,是特务处早期即已养成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戴笠殒命岱山。

戴笠边吃边对陈祖康说:

“我想请你到上海去,任沪二区书记,协助次烈兄开展工作,可不可以去?”

戴笠对军统的高级知识分子,历来十分尊重、信任,优礼有加,调动工作都是事先征求意见,极少直接下令。

“只要戴先生认为需要我去的地方,我都可以去。”陈祖康毫不犹豫地回答,但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条件,“不过,我有一个请求,工作到抗战胜利为止。抗战胜利以后,请戴先生给我自由,让我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戴笠当然明白,像姜绍谟、陈祖康这样学有所长的人,只要有条件,是不会从事特务职业的,当即一口答应:

“好,抗战胜利是我们的最高目标。我知道,你不要名不要利,为国家生存,不计一切,参加了我们的工作,这几年也够辛苦了。你放心,我对你的承诺,一定遵守照办!”

第二天,戴笠像送姜绍谟一样,专程到机场为陈祖康送行。

姜绍谟、陈祖康先后赴沪不久,有一天傍晚,戴笠刚刚回到寓所,刘戈青忽然来了。

自从制裁陈箓后,日伪特务一直在通缉、抓捕刘戈青。为保证刘戈青的安全,戴笠将他留在香港工作,并将其家属迁到了香港。此间刘戈青多次要求回上海,协助王鲁翘制裁汪精卫,都被戴笠拒绝。

如今,刘戈青不打招呼直接从香港来到重庆,令戴笠颇感意外。

“你怎么来了?出了什么事?”

“戴先生,王天木要投敌了!”

刘戈青将一封信递给戴笠。戴笠打开一看,是王天木写给刘戈青的亲笔信,信中说:

“兄于15日被赵君暗杀未遂,系老板命令,此真太无天理是非。乃于次日开始自由行动。弟见信速返。兄天木。”

“赵君”显然是指赵理君,“老板”是戴笠无疑,“开始自由行动”实指他本人投靠汪伪。王天木具体落水时间其他人很难知晓,但最晚7月14日诱捕王鲁翘时,他已经投入“七十六号”的怀抱,说8月15日赵理君对他暗杀未遂促其“自由行动”,纯粹是托词而已。

事实上,戴笠并未下令赵理君暗杀王天木,只是命赵理君等人严密监视他的行动。对王天木这样的军统元老,没有戴笠的命令,赵理君怎敢擅自行刺?而且陈恭澍8月初抵达上海后,8月12日即被任命为沪一区区长,赵理君同时被调离上海赴洛阳工作。

对于王天木如此强词夺理,将自己叛变归咎他人,戴笠非常气愤。他实在想不明白王天木究竟为何这样,是因为工作不顺心,还是经不起敌伪高官厚禄的**?是因为戴笠未按他的要求打压赵理君,还是因为王、赵之争中他率先出局?是要报复他戴某人,还是要挟“七十六号”追杀赵理君?不可否认的是,王天木要出卖的绝不仅仅是赵理君,为了诱捕王鲁翘,连女儿的感情都要利用,可见不是一时意气用事。

想当年,戴、王两人是何等默契,称兄道弟,亲密无间,为保王天木一命戴笠费尽心机,怎么突然间就发展到这个地步?

戴笠压根儿不知陈明楚处心积虑拉王天木下水,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王天木为何如此决绝。

刘戈青也不相信王天木会一条道走到黑,他特意从香港赶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请缨。

“戴先生,让我回上海吧,我去劝阻他。”

“你想过他为什么要邀你回去吗?”

“我知道,无非两种可能:一是拉我下水当帮凶;二是把我绑了向日本人邀功。”

“那你还要自投罗网?”

“我想第二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能劝他回心转意最好,那么他可利用投敌后的身份,寻机接近汪精卫,实施暗杀,戴罪立功。不行的话,我就佯装入伙,利用这个机会打入汪伪内部,设法找机会行刺汪精卫。”

“你的想法是不错,只是想得太简单了。第一,陈箓那笔账日本人不会忘记;第二,就算你成功打入汪伪内部,以你的身份地位也很难有机会接近汪精卫。”

戴笠几句话就全盘否定了刘戈青的想法,总之不同意刘戈青去上海冒险:

“你汇报得很及时。既然来了,就在重庆住些日子,我另派别人去上海,看看能不能劝他回头。”

派谁去上海呢?

这个人既要和王天木说得上话,又不能是日伪“感兴趣”的对象,要找到这样一个人还真不容易。

就在戴笠环顾上下左右、搜肠刮肚不得其踪的时候,一个人主动送上门来了。

这个人是杨虎的姨太太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