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6月28日下午,香港。由上海驶来的客轮缓缓靠岸。蒋介石急忙下船,雇车赶往大东旅社,与汪精卫、古应芬等人见面。
“情况如何?”蒋介石急切地问。
“孙先生已转登停在黄浦的永丰舰。”汪精卫说,“事情无任何转机,海军已动摇,或许局面还会恶化下去。”
“前方展堂、汝为他们的军队回粤,未见如此迅疾,”蒋介石安慰汪精卫等人说,“然则,我相信,逆氛终究会消灭。”
“介石,倘若局面不能很快扭转,孙先生会很危险,我看,孙先生还是早日离开为好。”汪精卫说。
“孙先生离否广东,关乎人心士气,所以不可轻言离开。”蒋介石说。
第二天,蒋介石转赴广州黄浦,登上永丰舰。
见到孙中山,蒋介石神情英勇、悲壮,说:“先生!中正来了!”
孙中山见蒋介石真的来了,愕然相视,如在梦境,不禁悲喜交加说:“介石!你有先见之明,而我乏知人之鉴,不乃预寝逆谋,而卒以长乱贻祸!所谓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介石不惟不怨我不早纳忠言,反而毅然赴难,足见忠勇!”
两个人遂把各自掌握的情况叙说一番,又商议了下一步的打算,直到午夜。
“以目前情形看,唯有以静制动,等待义军回师。”蒋介石说。
孙中山赞成蒋介石的方针。
可是,虽然孙中山已于6月19日即传令胡汉民、许崇智等回师定难,却一直得不到确切的消息。等到的,是叛军限令海军驶离黄浦的通牒和海忻、海深、肇和三大舰叛离的噩耗。
不得已,只能改变“以静制动”方策,蒋介石下令,永丰舰率未叛离的舰只冒险移至新造村。
旋即又得到消息说:海军陆战队孙详夫部附逆,长洲要塞被占。
“先生,”蒋介石面见孙中山说,“长洲一失,此处无险可恃,当率各舰驶往省河。”
孙中山也只得同意。
“舰驶省河,必经车歪炮台,”蒋介石召集各舰部署,“叛军在炮台部署有大炮。为元首安全计,今夜炮击车歪炮台,摧毁叛军火力。”
可是,各舰并未行动。
早晨5点,蒋介石见各舰仍泊在海心冈,即下令驶往三江口,并命令试射车歪炮台。
“轰隆!轰隆!”几声炮响,车歪炮台顿时笼罩在烟雾中。
“轰隆!轰隆!”从车歪炮台传来还击的炮声。
蒋介石站在永丰舰上,细细观察,见车歪炮台发射的炮弹射程不远,弹力甚弱,于是道:“此必是野炮。传我的命令,各舰向车歪炮台疾进猛射!”
永丰舰在隆隆炮火中快速驶近车歪炮台。
突然,炮弹向雷雨一般向永丰舰倾泻而来,“轰隆”,一发炮弹在舰身爆炸。
蒋介石大声命令:“快,快请大总统到下舱暂避。”
“轰隆!轰隆!”又有两发发炮弹击中了永丰舰,舰只震动、摇晃着,众人大惊失色,一个个脸色煞白。
侍卫忙劝蒋介石也到下舱躲避。
蒋介石镇定自若,岿然不动,眼睛紧紧盯着时针:“再有二十分钟,即可驶过车歪,危险只霎那间耳!”
身中四炮的永丰舰终于闯过了车歪炮台,驶进沙面。刚才还一脸镇静的蒋介石,这时候突然冷汗直淌,面见孙中山,说:“大总统在舰,竟如此冒险,虽平安通过,实属侥幸,中正自知负罪矣!”
孙中山色喜有加,诸同志也皆来慰庆,蒋介石才长出口气。
永丰舰停在珠江沙面,等待救援。可是,望穿秋水,还是得不到许崇智他们回师的消息,倒是汪精卫,从香港不断将他所搜集到的情报传递过来。
“陈(炯明)闻兄来,面色发青说:‘他在先生身旁,必定出许多鬼主意。”汪精卫函中告诉蒋介石说。
“(陈炯明)命陈其尤善言招兄,其心叵测”,汪精卫另一封信中通报蒋介石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各方消息沉沉,混茫不清。在永丰舰上的蒋介石焦躁万端,度日如年,不禁感叹道:“如此,真不如身临前敌,出入于枪林弹雨为快!”
从汪精卫来函中,皆是不利的消息,联络各方实力人物,不是附逆,就是观望,海军摇摆更甚,追随而来的永翔舰也偷逃而去。
“事将成功时,其困难更甚!”蒋介石暗自为自己打气,“成败利钝,当恪守画其在我,听之于天二语。”他又这样安慰自己[1]。
进入8月了,北伐军有的叛变附逆,有的受阻败退,回师希望甚是渺茫。
“先生,前方消息颇恶,义军回师受挫。”蒋介石向孙中山报告说,又感慨道,“将在谋而不勇,兵贵精而不贵多。用兵不可用重兵与呆兵,当以多备轻兵与活兵,是在为将者之妙手。”
“本党知兵事如介石者,少矣!”孙中山说。
“此处之舰队,官长皆年少,动用意气,不顾大体,士兵多分省界,易滋误会。此一月中,中正在舰调度,备受艰苦,比于前线作战之困难,更甚十百倍也。”蒋介石继续说,“不过,无论是前线失利还是此处不稳,我心毫不为所动,深信以顺制逆,最后之胜利,必归于本党。”
“介石,你已竭尽全力了。听其自然吧,许多事,有非人力所能为者。”孙中山慰勉蒋介石说。
又过了几天,传来消息说,许崇智部在韶关败退。
蒋介石大吃一惊,忙面陈孙中山,说:“先生,传南雄已入逆军之手,则许汝为部回师已无可能。若确实如此,则先生无留粤之必要。盖既不能牵制后方逆军兵力,又不能速集各方义军,而前方基本军队之战机,一时不易挽回,则在粤维系人心与军心之效无几,而冒险延误之害实大。两者相较,此时总以离粤为是。不过,交通阻梗,消息待证。”
“那就再等一等。”孙中山说,“不急于走。”
蒋介石给汪精卫写信,纵论孙中山之行止,又和来舰探望的居正、程潜等商谈去留问题。
“孙先生不愿就此离开,也不难理解,”居正说,“倘若就此离开广东,岂不是宣告失败?多年奋斗化为泡影。孙先生何去何从?出国,即是亡命海外;去上海,就是租界一亡命客。况且,过去,孙先生不惜背上出卖权益的恶名,想换取日本的支持,又向美国乃至德国多方求助,终无结果,而现在,俄国已表示要给本党以援助,倘若连一个立足之地也没有,俄国又如何援助呢?所以,这里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当然还要坚持下去。”
但是,许崇智等部回师受挫,败退福建的消息最终得到证实。现在,一切希望都破灭了;而且,蒋介石得到谍报,叛军正策划夺舰。
“先生,滞留此地,不仅已无意义,而且时刻处于危险中。”蒋介石劝孙中山,“还是离开为好。”
孙中山也只得同意。
蒋介石急忙和美国顾问商议,请他向英国领事馆求助。
8月9日,蒋介石陪同孙中山登上了英国兵舰摩西号,驶出省河,在香港换乘俄国皇后号邮船,前往上海。
[1]蒋介石日记,1922年7月11日、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