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〇 唐代宗:帝国裂变(1 / 1)

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史朝义败亡,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天下百姓欢呼雀跃,代宗李豫也充满了激动、欣慰和喜悦。

然而,此刻的代宗并不知道,叛乱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

换句话说,安史之乱既是大唐盛世的终点,也是一个大裂变时代的起点。

具体而言,此时的大唐帝国至少面临四个方面的危机:一、宦官擅权乱政、一手遮天,严重威胁皇权;二、吐蕃趁中原战乱之机侵占了唐朝边境的大片国土,对长安形成了强大的威胁;三、平叛功臣居功自傲,一方面互相倾轧,一方面又与代宗相互猜忌,君臣关系日益紧张,随时可能引发新的叛乱;四,河北诸藩(安禄山、史思明的老巢)表面归降,实则拥兵割地,一切自专,名为藩镇,实同敌国。

代宗在位的十七年,就是与这四大危机轮番做斗争的十七年。

他为之殚精竭虑、焦头烂额,可最终还是无法让大唐帝国重现往日的辉煌……

代宗即位之初,首先对付的是权势熏天的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是当年拥立肃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长安光复后,肃宗为了报答他的拥立之功,就封他为成国公,让他专掌禁兵,并且授予他“关白、承旨”的大权。所谓“关白”,就是宰相和百官在朝会之外所上的章奏,都要先经过他批阅中转;而所谓“承旨”,就是肃宗所颁布的各种旨意和诏命,一律要通过他转发下达。

掌握了禁军和中枢大权,李辅国便公然凌驾于文武百官之上了。朝臣们都尊称他为“五郎”,连宰相李揆也对他执弟子礼,恭称他为“五父”。

后来,李辅国又兼任了兵部尚书,继而得寸进尺,又提出要当宰相。肃宗李亨当面不敢拒绝,只能私下授意宰相萧华出面反对。李辅国遭到阻挠,没能得逞,遂对萧华恨之入骨,不久便迫使肃宗罢免了萧华的宰相之职,让心腹元载以户部侍郎衔入相。

肃宗病危期间,李辅国与颇有干政野心的张皇后展开了明争暗斗。张皇后试图拉拢太子李豫共同对付李辅国,遭到李豫婉拒。张皇后又找到越王李系,准备与他联手诛杀李辅国。不料,李辅国却先下手为强,与手下宦官程元振率领禁军,先是以保护的名义软禁了太子李豫,继而逮捕了张皇后、李系及一干党羽。肃宗驾崩后,李辅国旋即诛杀张皇后等人,最后拥立李豫即位。

先后拥立了两任天子,李辅国越发骄狂。代宗刚登基不久,李辅国就用一种指点江山的口吻对他说:“大家(当时对皇帝的俗称)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资治通鉴》卷二二二)

面对这样一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权宦,代宗当然不会无所作为、任其摆布。

只不过李辅国握有禁军兵权,且有拥立之功,所以代宗只好先装出一副唯唯诺诺之状,不敢直呼其名,而是恭称他为“尚父”,而且事无巨细,一律先征求尚父的意见。不久,代宗又拜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

然而,在麻痹李辅国的同时,代宗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政治同盟。

很快,代宗就把李辅国的心腹宦官程元振暗中笼络了过来,并且取得了大多数禁军将领的支持。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六月,亦即代宗即位的两个月后,他突然下诏解除了李辅国的兵权,并将他迁居宫外,同时让程元振取而代之。同年十月的某个深夜,李辅国突然在家中遇刺,颈上头颅和一只手臂竟然不翼而飞。代宗下令追查凶手,但始终一无所获,最后不了了之。时人纷纷猜测,说这起无头公案的幕后主使其实是程元振,甚至有人猜测就是代宗本人。

不管李辅国是怎么死的,反正这个飞扬跋扈的一代权宦总算是完蛋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与此同时,新一代权宦程元振却又站在了世人面前。

而且没有人会料到,这个程元振马上就将给大唐带来一场新的灾难……

自从安禄山起兵后,唐廷便将西北的精兵悉数调往中原战场平叛,导致河西、陇右等边境守备空虚,吐蕃和党项乘虚而入,西北数十州相继沦陷。数年之间,河西、陇右尽落敌手,自凤翔以西皆非唐有。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再次集结重兵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其时正得宠擅权的程元振却置若罔闻,只将其视为一般性的袭扰,把战报一并压下,既不上奏天子,也不发兵御敌。吐蕃军队遂**,兵锋直指奉天(今陕西乾县)和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

直到吐蕃人到了眼皮底下,代宗和文武百官才惊闻敌人入寇的消息。一时京师震恐,代宗急命长子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紧急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命其火速进驻咸阳组织防御。

郭子仪自从“邺城会战”失利、替鱼朝恩做了替罪羊后,便被朝廷晾在了一边,此时虽然给了他副元帅的头衔,可他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仓促之间也根本募集不到士兵,所以完全无法阻挡吐蕃的二十多万大军。

十月初七,吐蕃大军渡过西渭桥,兵临长安城下。

警报传来,代宗仓皇逃奔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一时京师大乱,满朝文武各自逃命,禁卫六军顷刻溃散。

吐蕃人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烧杀掳掠之余,还导演了一幕闹剧: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而后又改年号、又封宰相、又设百官,忙了个不亦乐乎。

十月末,郭子仪重新集结溃逃的散兵,同时征调武关(今陕西商县西北)的卫戍部队,准备对吐蕃发起反攻。

吐蕃人风闻郭子仪集结大军正向长安杀来,顿时有些惊骇,加之长安的美女财宝也已洗劫一空,于是匆匆带上战利品呼啸而去。

敌人虽然退了,长安也收复了,但这无疑是一场令人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

帝国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太常博士柳伉帮代宗算了一笔账。他说:“犬戎进犯,兵不血刃而入京师,士卒无一人力战,此将帅叛陛下也;长期宠幸宦官,终究酿成大祸,群臣无人敢言,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方离京师,百姓公然抢夺府库,自相砍杀,此京畿民众叛陛下也;陛下自十月初一下诏各道兵马勤王,尽四十日,无一辆战车入关,此四方叛陛下也。既然内外皆叛,那么请问陛下,今日之势,是安是危?”

柳伉得出的结论是:要想铲除祸乱之源、保全宗庙社稷,就必须砍掉一个人的脑袋。

这个人就是程元振。

柳伉还说,要把宦官们手中的职权收回,把神策军的兵权交给大臣;此外,皇帝还要下诏罪己,宣布从此改过自新。最后,柳伉跟皇帝打赌:“倘若如此,而兵仍不至、人仍不感、天下仍不服,请将臣全家老小碎尸万段,以谢陛下!”

代宗深知柳伉所奏句句忠言,但因程元振诛李辅国有功,不忍杀他,只削除了他的官爵,将其遣回原籍。

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一场新的叛乱就爆发了。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早就和朝廷貌合神离的仆固怀恩在河东拉起了反旗……

仆固怀恩是铁勒九部中的仆骨人,祖辈于贞观末年降唐,世袭金微都督之职。天宝年间,仆固怀恩历事节度使王忠嗣、安思顺,史称其“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御材”,因而屡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追随郭子仪转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后又出面向回纥借兵,使之在收复两京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安史之乱后期,仆固怀恩、仆固玚父子又与回纥联兵,一举消灭了史朝义,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

在这场长达八年的平叛战争中,仆固怀恩率领整个家族出生入死、浴血疆场,“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诚可谓一门忠烈、厥功甚伟。论及对平叛的贡献,仆固怀恩完全可以和郭子仪、李光弼相提并论。

正因为他功勋卓著,所以肃宗、代宗不断授予要职。到了战后,仆固怀恩已一人身兼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单于镇北大都护、左仆射、中书令、太子少师等多职,并封食邑一千户;其子仆固玚也官居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与另一子皆封食邑五百户。

平心而论,仆固怀恩所获得的官爵和荣宠与他的贡献是成正比的,李唐朝廷并没有亏待他,而仆固怀恩本人对此应该也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如此,他为何又要反叛呢?

原因就在于,仆固怀恩身上有一个毛病——器度浅狭。

器度浅狭的人一旦有了功劳,而且是天大的功劳,就必然会居功自傲。

而对于一个功高权重、本来就容易招惹是非的人来说,量小和骄傲绝对是两大致命的弱点。

最先招惹仆固怀恩的,是同为平叛功臣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

辛云京很早就在嫉妒仆固怀恩了,因为他觉得这个胡人蹿得实在太快,几年前还只是郭子仪手下一个小小的兵马使,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朝廷的“栋梁人物”,辛云京大为眼红。

也许正是居于这样的情绪,所以辛云京多次对仆固怀恩公然采取不合作态度。当初,仆固怀恩去回纥搬救兵经过太原,辛云京就让他们吃了闭门羹,既不让他们进城,也不出城接待;平定叛乱后,仆固怀恩送回纥出塞再次经过,辛云京依旧城门紧闭、如临大敌,让仆固怀恩丢尽了面子。仆固怀恩一气之下,递上表文向朝廷告状;辛云京也毫不示弱,反咬一口说仆固怀恩谋反。

仆固怀恩大怒,要求天子杀了辛云京。

天子李豫赶紧下诏,把两个人都褒扬了一番,然后劝他们和好。

代宗的“和稀泥”诏书一下,仆固怀恩顿时一跳三丈高。他自认为功劳天下第一,可一个小小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不但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且还信口雌黄、肆意诬陷,而天子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和起了稀泥,这意味着什么?

这难道不意味着,天子是想借辛云京牵制自己吗?

这难道不意味着,兔死狗烹的大戏已经无声地开锣了吗?

仆固怀恩忍无可忍,立刻给天子上了一道满腹冤屈的奏书:“臣静而思之,自己有六大罪过:当初同罗部落叛乱,臣为先帝扫平河曲(今山西西北部),此罪一;臣之子仆固玢,为同罗所俘,伺机逃回,臣将其斩首,借以激励部众,此罪二;臣有女儿,远嫁外夷,为国和亲,**平寇敌,此罪三;臣与子仆固玚不顾死亡,为国效命,此罪四;河北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竭力安抚,消除其之疑惧,此罪五;臣说服回纥,使赴急难,天下既平,送之归国,此罪六。臣既有此六大罪过,合当万死!纵然含恨九泉、衔冤千古,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古人说:‘高鸟尽,良弓藏’,信非虚言!”

仆固怀恩历数自己的“六大罪”,其实就是在显摆自己的“六大功”。代宗李豫看着这道怨气冲天的奏书,心里头老大不痛快。

是,你仆固怀恩是有功!可该给你的,朕不是全给你了吗?你如今功盖天下、荣宠备至,遭人眼红实在是情理中事。他辛云京的度量固然是小了些,可无非也就发发牢骚、造造谣而已,又没什么真凭实据,还能拿你怎样?你何须如此老虎屁股摸不得,非要朕杀了他不可?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堂堂的节度使、一个跟你一样的有功之臣,岂能让你说杀就杀?朕要是依了你,岂不是让天下人心寒?再说了,你对“造反”一说反应如此强烈,岂不是恰好证明你心里有鬼?瞧瞧你这话怎么说的——“高鸟尽,良弓藏,信非虚言!”你这话什么意思?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一道奏书看完,代宗李豫对仆固怀恩的倚重和信任之情就全部转化成了怀疑和警惕。他随即命宰相裴遵庆前去宣慰仆固怀恩,同时要他入朝面圣。

仆固怀恩当然不肯入朝。

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天子让他入朝的目的肯定就是褫夺他的兵权,甚至会取他的性命。于是仆固怀恩一怒之下,索性反了,命其子仆固玚攻打太原。

代宗接到战报,立刻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大使、河中节度使和关内、河东副元帅,命他率部进剿仆固怀恩父子。

仆固玚攻打太原被辛云京击败,转而围攻榆次(今属山西),可连续半个月打不下来,愤而暴打军中的汉人士兵,旋即被汉人部将焦晖等人刺杀。仆固怀恩闻讯,仓皇逃往朔方,不久便纠集朔方、回纥、吐蕃联军共计十万人卷土重来。郭子仪出兵抵御,将其击退。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再度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入侵。

可仆固怀恩时运不济。就在多国联军一路向长安急进的中途,他忽得暴病,被转移到后方,随后死于鸣沙(今宁夏中宁县)。

仆固怀恩一死,多国联军顿时失去联结的纽带,开始各自行动,并相互戒备。郭子仪意识到这是一个将对手分化瓦解的机会,随即单人独骑直闯回纥大营,对回纥首领药葛罗说:“你们回纥有大功于唐,唐朝待你们亦不薄,为何背弃盟约大举来侵?我只身而来,你们要杀便杀,但是我的部下必与你们死战!”

药葛罗一脸尴尬地说:“怀恩欺骗我们,说天可汗已经驾崩,说您也已去世,中国无主,我们才敢前来。而今既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又在此统领大军,怀恩又为天所杀,我等岂能与令公开战!”

最后,唐回双方握手言和、把盏盟誓,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就这样烟消云散。

吐蕃人得到唐回结盟的消息,连夜撤兵回国。唐回联军合力追击,在灵台(今属甘肃)西郊大破吐蕃军队,斩杀万余人,并救回被掳掠的男女四千余人。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的一幕,成了中国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作为安史之乱的余波,仆固怀恩叛乱旋起旋灭,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终代宗之世,天下却始终处于动**不安的状态,整个帝国内忧外患,几无宁日。

比如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擅杀幽州、卢龙节度使李怀仙,自立为“留后”(相当于准节度使),朝廷无力讨伐,只好默认,并于当年十一月被迫任命朱希彩为幽州节度使。从此,河北诸镇弑上夺权、自立自代之风大开。天子和朝廷面对这一切,除了装聋作哑、一概默认之外,实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幽州节度使朱希彩又被其部众所杀,经略副使朱泚自立为留后,朝廷也麻木了,照例追认朱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几年后,朱泚入朝任职,又以其弟朱滔为幽州、卢龙留后。

大历八年(公元773年),河北四镇中据地最广、拥兵最多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竟公然为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建立祠堂,尊为“四圣”,同时要挟朝廷任他为宰相。朝廷又惊又怒,只好答应他的条件,然后才劝其捣毁那个大逆不道的四圣祠堂。

朝廷对河北诸藩一再优容的结果,就是令其越发骄纵、日益坐大。诸藩表面上隶属于中央,实则在行政、财税、军事等方面一切自专。代宗李豫除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制衡、尽量遏止其公然反叛之外,实在别无良策。

在地方上是这样一个藩镇割据、频频叛乱的局面,而在朝中则是权宦与弄臣相继用事。比如当年的权宦程元振被放逐之后,鱼朝恩就代之而起,日益骄纵,凡是朝廷政事有不提前知会他的,必疯狂叫嚣:“天下事有不由我者也?”一个奴才竟敢骑在天子头上屙屎屙尿!代宗李豫忍无可忍,遂与宰相元载联手诛除了鱼朝恩,但是没过多久,自诩除恶有功的宰相元载又复坐大,从此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致使朝廷贿赂公行、中枢政治一团糜烂。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代宗李豫下决心整肃,才下诏赐死了元载。

除了藩镇割据和中枢混乱之外,在整个大历年间,穷凶极恶的吐蕃人也几乎从未停止过对唐朝的侵扰。每次吐蕃大举入寇,全赖三朝元勋郭子仪和勇将浑瑊等人力战却敌,才勉强维系了岌岌可危的帝国边防。

陪伴着这个内忧外患的大唐帝国步履蹒跚地走过十七度春秋后,心力交瘁的代宗李豫终于在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病倒了。

在病榻上怀想着开元盛世的繁华与荣光,李豫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

他微语喃喃、向天祈祷,企盼大唐帝国从此远离血火与刀兵的劫难,企盼李唐社稷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福泽绵长、帝祚永昌……

然而李豫并不知道,他企盼的一切永远不可能出现了。

因为大唐天穹早已无声地开裂,从裂缝中喷涌而出的,将是长达一百多年的流血、杀戮、黑暗、纷争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