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 安史之乱(下)(1 / 1)

公元756年阴历七月初,大唐太子李亨历经艰险,辗转逃至灵武(今属宁夏),数日后在随行官员的劝请下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远在巴蜀的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安禄山虽然占领两京、建立燕朝,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但是他骨子里头仍然是一个贪婪残暴、胸无大志的武夫。他既没有一统天下的胸怀,也缺乏治国安邦的才略,所以燕军官兵所到之处,除了烧杀抢掠,就是暴力镇压,根本无法获得百姓的拥戴,连起码的社会秩序都建立不起来,更不用说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除此之外,燕朝统治集团内部也缺乏凝聚力,君臣之间相互猜忌,文武百官争权夺利,大家都没有长远打算,只知道贪图眼前利益。

这样一个纯粹建立在暴力和阴谋基础上的政权,可以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夭折的命运。

所以当肃宗即位不久,对谋臣李泌感叹敌人太过强大、不知天下何时可定之时,李泌就胸有成竹地告诉他:“臣观虏所获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以臣料之,不过二年,天下无寇矣。”(《资治通鉴》卷二一九)

安禄山本来就患有眼疾,自起兵后症状日趋严重,到后来甚至完全失明。此外,他身上又不知何故长出了多处恶疮,病痛的折磨让他的性情变得越发暴躁,导致他身边的人动辄得咎,轻则鞭打,重则斩杀,人人恐惧莫名。被鞭挞次数最多的人当属他身边的宦官李猪儿,还有他宠信的中书侍郎严庄也未能幸免。

满怀怨恨的严庄终于忍无可忍,开始策划暗杀行动。严庄先是找了李猪儿,接着又联络安禄山的长子安庆绪。由于安禄山晚年宠幸妃子段氏和她生的幼子安庆恩,安庆绪担心自己的继承人地位被夺走,所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严庄的计划。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严庄、安庆绪、李猪儿联手杀死了安禄山,然后安庆绪即皇帝位,严庄则独揽朝政大权。

得到安禄山之死的消息后,唐肃宗李亨决定发动全面反攻,收复两京。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二月,肃宗自灵武进驻凤翔(今属陕西)。旬日之间,陇右、河西、安西诸道兵马纷纷集结于凤翔。

帝国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二月十一日,兵部尚书郭子仪自洛交(今陕西富县)出兵攻取河东(今山西永济市)。河东位于长安与洛阳之间,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郭子仪收复此地,既扼住了燕军的咽喉,又与长安西面的唐军遥相呼应,从东、西两侧对长安燕军形成腹背夹击之势。

四月,肃宗擢升郭子仪为司空兼天下兵马副元帅,命其率部至凤翔,准备集中兵力一举克复长安。四月底,郭子仪部与王思礼部在咸阳西南的西渭桥会合,而后进驻潏水(渭水支流)西岸。燕将安守忠、李归仁立刻率兵屯驻长安西郊的清渠。两军对峙七天七夜,唐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五月初六,安守忠佯装后撤,郭子仪命令全军出击。燕军以九千精锐骑兵组成长蛇阵,待唐军攻其腹部,首尾迅即变成两翼,将唐军合围。此战唐军大败,伤亡惨重。

经此一役,李亨与郭子仪皆深感唐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及叛军,不得不遣使求援于回纥。九月,回纥的葛勒可汗派遣其子叶护、将军帝德率四千余名回纥精兵抵达凤翔。

九月下旬,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李亨长子)与副元帅郭子仪率领十五万大军,在长安西郊的香积寺一带,与安守忠、李归仁的十万燕军展开决战。

回纥的四千铁骑果然在这个决定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当口,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击溃了燕军的精锐骑兵。燕军士气大挫,被歼灭六万余人。安守忠、李归仁与燕朝的西京留守张通儒等人率残部弃城而逃,退守陕郡。郭子仪率部追至潼关,乘胜收复华阴(今陕西华县)、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二郡。

九月二十八日,长安光复。

翌日,捷报传回凤翔,百官入朝恭贺。唐肃宗李亨泪流满面,即日遣使至蜀地奉迎太上皇李隆基回銮。

安庆绪惊闻长安失守,征调了洛阳的所有兵力——步骑共计十五万人,命严庄率领,火速增援陕郡。十月十五日,郭子仪在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与燕军展开遭遇战。唐军初战不利,回纥骑兵旋即绕到燕军背后攻击,燕军霎时崩溃,严庄和张通儒仓皇逃回洛阳。安庆绪知道大势已去,遂与严庄等人连夜从洛阳逃往河北。途中严庄故意掉队,投降了唐军,随后被肃宗任命为司农卿。

三天后,唐军收复洛阳。

十月二十三日,唐肃宗李亨终于回到阔别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长安。

这座饱受**的帝都终于回到了大唐帝国的怀抱。

十一月初四,太上皇李隆基也千里迢迢地回到长安。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李隆基第一次发现,他眼中的大明宫是如此美丽而又如此沧桑。

安庆绪一口气逃到邺郡(今河南安阳市),身边的骑兵剩下不到三百人、步兵不到一千人。可很快,蔡希德、田承嗣等将领纷纷来归,安庆绪又招募了河北诸郡的人马,兵力又迅速恢复到六万人。

自从安禄山死后,镇守范阳的史思明就知道庸懦的安庆绪不是唐军的对手,到两京相继被唐军收复,史思明更是下定决心叛离燕朝。

与此同时,安庆绪也料到史思明不会服他,遂命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前去范阳征调史思明的军队,并伺机除掉他。史思明深知来者不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两个使臣一块绑了,随即以下辖的十三个郡向唐肃宗奉上了降表。李亨大喜过望,马上封史思明为归义王,授范阳节度使,然后命他讨伐安庆绪。

史思明虽然表面上投诚,但内心并未真正归附。作为战场上的老对手,李光弼很清楚,要不了多久,他还会再叛。所以李光弼向肃宗献策:派一个史思明信得过的人代表朝廷前往范阳宣慰,借机做掉史思明。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肃宗派遣乌承恩前往范阳,准备按李光弼的计划行动。不料,乌承恩行事不秘,被史思明识破,旋即被杀,史思明遂再次揭起反旗。

九月,肃宗决定向安庆绪发起总攻,命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向邺城大举进发。可令人费解的是,肃宗并没有为这二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由宦官鱼朝恩担任。

这个职务就是实际上的统帅。

之所以让宦官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是因为李亨担心——一旦把兵权交给大将,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安禄山!

可是,让一个久居深宫、缺乏军事经验的宦官去统率身经百战的九大节度使,这场仗能打得赢吗?

答案是可想而知的。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耗时将近半年,数十万大军把安庆绪团团围困在小小的邺城,却始终拿不下这块弹丸之地。安庆绪一边苦苦坚守,一边向史思明发出了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史思明接到信后,亲率十三万大军南下,但是到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就按兵不动了。

他想坐山观虎斗,等双方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手。

到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冷眼旁观的史思明对战场形势已经洞若观火。他发现:唐军的兵力虽然庞大,却是一群号令不一、进退无据的乌合之众,因为他们的统帅是一个宦官——一个愚蠢而外行的军事盲!

史思明率军队进至邺城五十里处扎营,然后派出游击兵夜以继日地骚扰唐军,同时袭击唐军的运粮队。唐军粮草不继,军心大为涣散。史思明遂于这一年三月亲率五万精锐与唐军决战。两军刚一交战,突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数十万唐军本来就番号错杂、军令不一,此刻更是陷入了大混乱状态。很快,大混乱又演变成了大溃逃……

最后,这场声势浩大的“邺城会战”以数十万唐军的惨败告终。

史思明打败唐军后,马上就杀了安庆绪,然后回范阳自立为大燕皇帝,改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命少子史朝清镇守范阳,自己亲率大举南征,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洛阳,然后进围李光弼驻守的河阳(今河南孟州市)。

史思明来势汹汹、志在必得,希望速战速决。

李光弼却气定神闲、坚壁清野,一心要跟他打持久战。

史思明就这样被李光弼耗住了,这一耗整整耗了一年零四个月。他发动了无数次进攻,却被李光弼一一击退,从而被牢牢牵制在中原战场上,根本无暇西取长安。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正月,鱼朝恩贪功邀宠,频频向肃宗进言,说李光弼一味死守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应该主动出击,夺回洛阳。肃宗禁不住他的一再怂恿,犯下了跟当年的玄宗一模一样的错误,命令李光弼出击。

二月下旬,李光弼不得不在洛阳城外的邙山与史思明会战,结果唐军大败,李光弼只好渡过黄河,退至闻喜(今属山西)。

邙山大捷后,史思明乘胜西进,命长子史朝义为前锋,从北路进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史朝义屡次进攻,都被陕城的唐军击败。史思明只好命大军退驻永宁(今河南洛宁县北)休整。他宠爱少子史朝清,所以本来就想找机会杀了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此时又见史朝义兵败,遂恨铁不成钢地对左右说:“这小子怯懦无能,终不能帮我成就大事,等攻克陕州,就把他的头砍了!”

史朝义大为惶恐,于是与手下大将合谋,缢杀了史思明,回师洛阳即位为帝。随后,史朝义又派人回范阳,诛杀了史朝清和他母亲辛氏。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太上皇李隆基和肃宗李亨相继病逝,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

史朝义尽管篡了燕朝皇位,但史思明手下的那帮大将基本上都不买他的账,表面上虽然隶属于燕朝,实际上却拥兵割地,各自为政。

这一年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代宗长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联合回纥骑兵及各道节度使于陕州集结;同时命潞泽节度使李抱玉自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南下,副元帅李光弼自经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西进,三路大军从三个不同方向围攻洛阳。

十月三十日,唐回联军向洛阳郊外的燕军发起进攻,迅速将其击溃,史朝义率领全部精锐十万人出城增援。一番鏖战之后,燕军不支,节节溃退,唐军一路追击,共斩首六万余级、俘虏两万人。史朝义见大势已去,只好放弃洛阳,带着家眷和几百名轻骑兵向东而逃。仆固怀恩旋即攻占洛阳与河阳,命他的儿子仆固玚率一万多人穷追猛打。史朝义向东逃窜,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他属下的陈留节度使张献诚却紧闭城门,拒绝收容。史朝义万般无奈,只好亡奔濮州(今山东鄄城县)。

十一月,史朝义从濮州渡过黄河逃往河北,一路疲于奔命、节节败逃,而背后紧追不舍的唐军则连战连捷、一路奏凯。年底,史朝义逃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市莫州镇),唐军五路兵马将史朝义团团围困。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屡次出城迎战,皆被击败,部将田承嗣劝史朝义突围前往幽州征调军队,由他坚守莫州,以待援兵。史朝义遂挑选五千精骑从北门突围而去。可他绝对没有想到,他一出城,田承嗣就在城头上竖起了降旗。

仆固玚拿下莫州后,又率领三万人马继续向北追击。

史朝义逃到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时才知道,他永远也到不了幽州城了。因为他亲自任命的范阳尹、燕京留守李怀仙已经于数日前向唐廷递交了降表。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绝望的史朝义带着最后的百余胡骑东奔广阳(今北京西南良乡镇),广阳城门依旧紧闭。史朝义一拨马头,决定向北投奔契丹。走到温泉栅(今河北迁安县境)时,史朝义走不动了。

因为一支军队堵住了他的去路。

那是李怀仙的军队。

史朝义走投无路,最后在树林中自缢身亡。

至此,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画上了句号。

安史之乱是一场空前的大浩劫,把大唐从盛世的巅峰一下子推进了战乱的深渊。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叛乱?

追根溯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失衡。

自从大唐开国以来,边帅一般都是由正直忠诚、声望卓著的文臣出任,在边疆建立军功后再入朝为相,而很多少数民族将领(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人)无论军功再高,都必须接受朝中大臣的节制。玄宗时期的权相李林甫为了巩固相位,却促使玄宗一改以文臣为边帅的惯例,一律任用胡人为边镇节度使。如此一来,李林甫固然成功堵死了其他大臣“出将入相”的渠道,可同时却导致了以胡人为主的藩镇势力迅速坐大的恶果(参见《李林甫:无心睡眠》)。

除了以文臣为边帅的惯例外,唐朝中央还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在制约边帅,那就是:不得长久任职,不得遥领远地,不得兼统他镇。有了这三条“绳索”,朝廷就能把兵权牢牢把握在中央手中,无须担心边镇尾大不掉。然而,从开元中期开始,由于国力日益强盛,玄宗油然而生“吞四夷之志”,于是不自觉地为边帅松了绑:有许多边镇节度使在一地的任职都长达十年以上;同时,很多人开始遥领远地,皇子中如庆王、忠王等人,宰相中如萧嵩、牛仙客、杨国忠等人;此外,许多节度使也都兼统他镇,如盖嘉运、王忠嗣、安禄山等人。

节度使起初仅有兵权,但是到了天宝年间,玄宗又让许多节度使兼领安抚使、采访使、度支使等,致使这些人一人身兼地方的军事、行政、财赋大权,俨然成了一方的土皇帝……如此放任授权,藩镇岂有不坐大之理?帝国岂能不出现强枝弱干之局?安史之乱又怎么可能不爆发?!

猖獗一时的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得以平定,但是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联手缔造的这场叛乱,却像是一把刀,把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历史遽然腰斩、一劈两断。

前半截叫盛唐——一百三十余年繁荣强大如日中天的盛唐。

后半截叫乱世——一百五十余年藩镇割据兵连祸结的乱世。

虽然李唐并未在他们手上终结,但是大唐帝国却在此后整整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陷入了无尽的纷争和战乱之中,各地藩镇纷纷割地自专,在法令、赋税、官职任免等各方面都拒绝听从中央,动辄与朝廷兵戈相见;而且,各藩镇内部的权力结构也极其不稳定,士卒杀部将、部将杀主帅、主帅杀节度使,层层太阿倒持,遍地骄兵悍将……

尤其是由安禄山首开叛乱的河北诸镇,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年里,始终强势割据,长期脱离中央,几成化外之邦。迄于五代、直至两宋,随着契丹与女真的相继崛起,燕云十六州数百年间沦于异族之手,帝国的东北门户始终洞开,致使宋朝始终背负着这个巨大的历史创伤……

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皆肇始于安史之乱。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史之乱不仅深刻改变了唐朝历史,也极大地影响了此后数百年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