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公私合营”如何?(1 / 1)

任何一个人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出国,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所去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感觉:食住行是否方便?社会富裕程度如何?物价高低?社会秩序怎样?等等,想不了解都不行。而且会很自然地和自己的国家相比。

倘是去美国、日本等世界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无论见到怎样的经济奇迹,也不会感到惊奇。因为世界上天天都是关于它们的报道,你所见到的往往还不如听到的。但是当你去一个你对它所知不多、名气不大的国家,所见到的情况和中国相比也可称得上是创造了经济奇迹,那你受到震动就非同一般,感慨很多,想的也很多。

我的马来西亚之行就是这样。它又称大马,即除了马来西亚之外,还包括加里曼丹岛的两处地方。

其经济状况不必细说,我也细说不了。其实从外表看,富裕的国家同富裕的家庭一样,大同小异。只有贫穷才会多事,才会“花样翻新”。大马比一流发达国家要落后些,但物价很低,比中国还要低得多。比如乘出租车、吃饭比中国差不多便宜一半。而他们知识分子的收入比中国的知识分子却要高出四五倍。但是你更关心它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大国、中等国家,甚至小国,都能搞得很好呢?在访问中得知:

原来马来西亚经济的起飞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和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间差不多,只是少一些波折和干扰。他们的办法很多,其中有一条让我格外感兴趣——因为中国也开始试着走这条路,从目前看只是还没有大马政府十几年前那样的决心和魄力。

一位经济界人士介绍说:马来西亚经济的起飞,得益于推行私营化。在八十年代初政府就发布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计划,分期分批地把航空公司,还有中国人认为的喉舌广播电台以及交通命脉铁路、港口等变为私营或公私合营,并允许外国企业家购买这些企业的股份。最近政府又公布计划,加快私有化的步伐,一些所谓国家经济的要害部门,如国家电气局、邮政、能源、文教卫生机构等,也可以私营或公私合营。这将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又可以用这些钱去干应该干的和急于想干的事情。

私有化——折磨了人类几千年,人类却摆脱不开它,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替代它。自共产主义理想诞生以来,世界上有许多人,包括一些伟大的人物和平凡的大众,都想尽早地消灭私有制。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然只有愿望和理论,而没有建立起一个成功的事实。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阵营”,掀起一股“公有热”。即便是“资本主义阵营”中的许多国家也兴起一股国有企业热潮,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起许多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其中一大部分企业失去了活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世界上先后有五六十个国家又掀起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并很快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首先是欧美诸国,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在位十一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推行私有化卓有成效。紧接着私有化之风也吹到了亚洲,似乎吹到哪里,哪里就受益。日本将著名的“国铁”变为“私铁”,不久即扭亏为盈。最讲整齐划一的新加坡自一九八五年开始,已将二十多家国营企业实行私有或公私联营,还有泰国、印度、菲律宾等,马来西亚是起步较早的。

也许跟这股全球范围的私有化浪潮不无关系,以前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突然解体,私有制老树新枝,大有独领**之势。中国经济想与世界经济接轨,想躲开私有化大潮的冲击是不可能的。况且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私营企业已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其情状也如春笋出土,挺然、猛然,不躲不避。如名气很大的巨人集团,第一个亿万富翁张果喜等等。而公私合营则没有这般张扬,革命在悄悄地进行。先是在浙江、广东等南方诸省的中小型企业中自发地搞起来了,几十家,几百家,不少是陷于困境的国有企业求助于私人资金和私营经营机制,改变了企业性质,找到新的生机。也有一些私人企业主想借国家的力量摆脱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后来,这“静悄悄的产权革命”革到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头上,如:广东横跨珠江的四座大桥、珠光隧道及三家水厂的百分之六十的资产股份,以三十年为限转让给了泰国国际集团。顺德著名的华宝集团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被香港蚬壳电器工业及公司大股东翁氏家族斥资十二点八亿港元购得……其实中国北方搞得热热闹闹的许多所谓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公私合营。

这悄然而起的产权革命,必将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但这已经是第二次公私合营了,第一次是在四十多年前——

“一九五〇年八月,中央交通部部长章伯钧与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签订了《民生实业公司公私合营协议书》,规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民生公司正式公私合营。一九五一年二月,新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公私合营民生实业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卢作孚任总经理……”不久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急风暴雨式的公私合营运动。一旦形成一股政治风暴“就是粗糙的”很难要求公正和合理,不测算股份,不根据资产分配权力,国家强行入主企业,独掌大权,使公私合营成了一块空招牌。即便如此也没有让这块招牌挂多久,很快这些企业里的“私”就不知去向,全变成了“公有”,中国就算“完成了对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谁能想到,还没有超过半个世纪,公私合营又回来了。卢作孚的后人在长江上又竖起属于自己的民生公司的牌子,私有经济又回来了,仍然富有生命力。

经济的发展确有自己的规律。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但经济搞得好的国家却有许多共同的东西。

一个作家出国感受最强烈的却是经济问题,这是作家的悲哀,还是经济的悲哀?

目前中国的成年人都喜欢谈论经济、关心经济,正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不用老百姓操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