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加利用语言所具有的含糊性质。将表面上看起来要说“是”的,变成结论时说“不”。
最常用的第一种方法,通常是因解释的不同而有差异的“含糊”。含糊的语句有很广泛的意义,对于可以接受“不”的对方,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对方接受为“是”,你也可以逃避地说“我从来没有这个意思。”
这些语言操作的技巧,通常是政治家们最擅长的。在日本国会的质询中,已故的佐藤荣作首相在被质询是否拥有核武器时,并未明确地否定,而说“核武器你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不仅佐藤如此,官僚出身的政治家,他们的说辞都常常是闪烁其辞的,这种含糊的语句较常用的是:“是的,你所说的我已经记下来了”、“会积极地检讨”、“妥善处理”、“正在慎重地考虑中”、“我会考虑的”等等语句。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就任时提倡决断性的政治。刚开始时,获得相当高的评价,但却也逐渐累积了许多无法实现的承诺。而因为含糊的部分甚少,所以在被追问时,可以逃避的机会很少。因为太过于斩钉截铁地说“不”,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因此田中政治生涯的断送,除了金融的贿赂问题之外,人际关系的恶劣,也是他的致命伤之一。
最常用的第二种方法,是用一句冗长且费时间的话去说“不”。这种方法可以使对方的注意力分散,话题的内容被含糊。这和刚会发音的孩子说话时,在旁边听的大人无法理解的道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