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皇权的集中可谓空前。赵匡胤把中央和地方的军、政、财、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还在君、相斗争中废除了自古相传的宰相坐而论道的权利,更抬高了皇帝的至尊地位。但是,赵匡胤也发现,权收得越紧,皇帝就越累,下边的人却越闲,而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赵匡胤也适当地授予臣下一部分权力,以求权责分明。
建国之初,赵匡胤让赵普在很长一段时间独掌相权。赵普这个人的确有专权的毛病,但在总体上,他能够做到公忠体国,不计个人安危。因此,赵匡胤也有意划清君权和相权的界限,不过多侵犯相权,尊重宰相的意见。
有一次,赵普想安排一个人在某一职位上,可是赵匡胤却不信任这个人,不同意赵普的安排。在第一次的请求未获批准之后,第二天赵普再次向赵匡胤提出此事,请求批准,赵匡胤依然不同意。令人惊讶的是,赵普居然在第三天,再次提出了这件事,向赵匡胤奏请,这次连一向宽宏大量的赵匡胤也忍不住了,非常愤怒,把赵普的奏章撕破扔在地下,不再理会他。而赵普却颜色自若,徐徐俯身拾起奏章告退,回家之后将已经撕破的奏章补缀好,第四天依然向他奏请此事,赵匡胤这时才觉得赵普之所以力荐此人,一定是可用之才,终于同意了赵普的方案。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是个贤才。
还有一次,一位立功者按规定应当升官,但赵匡胤一向不喜欢这个人,就不予批准。赵普却不放弃,屡次请求批准。
赵匡胤发怒道:“我就不给他迁升,你能怎么样?”
赵普平静而严肃地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历来如此。何况,刑和赏不是陛下您一人专有的,怎么能以个人的喜怒好恶来决定呢?”
赵匡胤听不进去,转身走了,赵普就跟在后面。赵匡胤进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最后,赵匡胤还是同意了赵普的意见,让那人升官。
如果说在朝内,皇帝和宰相的权力有交集,皇帝不愿意过多授权给宰相,那在前线,就不得不把战争指挥权授予将领,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否则,皇帝遥控战局,少有不失败的。但军权又是皇帝最不放心也最不愿意放出去的,在这个问题上,赵匡胤还是比较清醒的。
征蜀战役结束后,由于前方将领约束不严,造成宋军杀降三千人的事件,影响恶劣。赵匡胤为此勃然大怒,胡乱杀人之风一起,将严重影响他下一步和平兼并的工作。在调查工作结束后,赵匡胤集合所有将领,责问他们的罪行,唯独让大将曹彬先退席,说这里没有你的事,但曹彬没有退席,还叩头认罪,说臣也参与了合议,应接受惩处。赵匡胤给了他一个面子,暂时原谅了诸将。
不久,赵匡胤派曹彬和潘美为征伐江南的统帅。赵匡胤特别召见曹彬,要求绝不能再出现征蜀时的杀降事情。
曹彬拿出自己当时反对杀戮的文件。赵匡胤奇怪地问:“既然如此,你当时为什么不说清楚?”
曹彬回答:“臣和诸将一同被委任,如果诸将获罪,臣独清白,并不稳妥,因此愿意一同认罪。”这不但表明了他重视团体责任,同时也委婉地说明了在委派任务时,只有权责分明才能有效阻止前线的屠杀。
曹彬借此给赵匡胤上了一堂“授权技巧”的教育课。
隔日的廷议上,赵匡胤正式派遣曹彬及潘美为正副统帅征伐江南,曹彬表示自己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但身为副帅的潘美,却积极表示自己对征伐江南的信心及意见。
于是赵匡胤正色向曹彬说:“所谓大将者,在于能斩越级自作主张的副将而已。”只一句话,把旁边的潘美吓得冷汗直冒,不敢抬头正视赵匡胤。
利用这个简单的廷议,赵匡胤在征江南事件上,已对统帅的职责作了完整的授权,会更加有利于其管理。
凡是能够大胆放手的人,就一定能够在管人方面做得严谨周密。赵匡胤认为,管人者多热心于抓权揽权,对权力是多多益善。但大权归于一人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管到,在权力出现真空的地带时,怎么办?答案自然是:该放手时还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