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共情,就是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老师、家长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并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尝试与孩子一同思考,而不是代替孩子思考。
共情是指一种能够深入对方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并与之“感同身受”的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共情,就是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老师、家长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并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尝试与孩子一同思考,而不是代替孩子思考。这里强调了一个谁是主体的问题,共情关注的主体是孩子,是孩子的感受、想法和心理需求。
教育效能的发生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上,而在建立两种关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共情就是实现理解和接纳的前提,它在老师和家长掌握孩子所表达的有意义信息,特别是个体经验方面信息的沟通和理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共情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师和家长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有利于老师和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第二,孩子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样能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孩子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习,从而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良好教育境界。
第三,促进孩子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能力,从而让孩子与老师、家长有更深入的交流。由于老师、家长对孩子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使孩子产生一种舒畅和满足的感受,促使其能在老是家长的正确引导下,继续深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这种自我剖析的自我认识过程,有助于孩子解脱精神困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孩子的认识和行为日趋成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四,老师用共情心理教育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学生,有更明显的教育效果。这类学生往往是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或个体,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信任和支持,而共情心理恰好能满足这类学生的需要。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合理、科学地使用共情,就能及时解决这类学生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关于共情,下面介绍五种不同的共情水平供老师和家长参考。
一级共情水平。总是将关注重点放在问题上,常常以问句或提问的方式和孩子说话,如:为什么?什么原因?
二级共情水平。注重的是孩子信息中的内容和认知成分,忽视的是其中的情感成分。比如说:“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知道了情况后紧接着就是对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评价:“我觉得你在这件事情上是不对的。”
三级共情水平。有理解,但没有指导。只是针对孩子信息中的情感与意义做出反应。如:"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老师批评你,这让你觉得很没面子,算了算了,下次注意点就是了。”有理解也就有了对孩子的共情反应,这是最初级的共情,也是要求老师和家长最起码达到的共情。
四级共情水平。有理解,也有指导,能够很好地分辨孩子表层语言结构下所隐含的深层语言结构。如:“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这让你很气恼,也很没面子,你也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糟糕,如果有可能你会努力补救的,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补救一下呢?"
五级共情水平。有理解,有指导,还有措施。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建设性的指导并提出具体的执行措施供孩子选择,这对于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是必要的。如:“考试没考好,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你担心父母会责怪你,也觉得在同学面前很丢面子,你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因为你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同时你也是一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成绩赶上去的孩子,老师理解你,也愿意和你一起讨论你目前所遇到的困难,看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更好。”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需要父母关注的,除了被关注的需求外,孩子尚还有被赞赏、被喜欢、被关爱、被安慰,被人倾听并做出情感反应的需求,和做错事情时被原谅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是持续地受到阻抑的话,孩子就不能建立起很好的自我概念,不能发展出积极的认知能力。
生活中,孩子经常从自己的视角在向老师和家长传递着信息,有时候,老师和家长所处的位置不能有效地接收孩子的信息,由此就出现了沟通的障碍。而学习共情就是跨越沟通障碍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和家长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自己的共情水平逐渐从一级上升到五级,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被理解和被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