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是管理者要掌握的一条重要工作准则,也是管理者修身养性的重要体现。管理者身居高位,要自重、谨慎,管好自己的嘴,不能妄说、乱说、胡说。要把好“言”度,不轻诺、不多言,不说大话、空话、假话,不说出格的话。
慎言是古训,祖先们创造这个词的本义是要人们说话谨慎,它总是和“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明哲保身”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慎言就是一个人说话前要在心中想想自己的用语是否谨慎,是否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再开口说话,不能信口开河。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领导人》一书中说:“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最后显出本色,是思想最浅薄的人。对于希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来说,一条有益的规则就是要少动口,多动脑。”如果管理者信口开河,就会给下属及其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某局新起大楼,接近完工时,上级某领导下来检查工作,顺便视察了这座大楼。大楼的一楼按最初的设计规划是办事工作大厅。领导看完后说:"一楼可以改为门面,这样可以增加单位的收入,至于办事大厅,可以改到二楼去。”领导走后,该局迅速按领导的意思进行改建。
一个月后,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导来了,顺便也视察了这座大楼,同样,他对大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楼怎么能做门面呢?这有损于单位的形象,要把办事工作大厅建起来,这样才能方便群众办事。”于是,该局按照该领导的意思再次进行改建,如此反复,不仅影响了工期,还劳民伤财。
作为管理者,在对下面的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前,不要随便提出自己的意见,管理者是全面工作的指导者,并不是专家,在一些具体事情上,要多听听专家和更了解情况的基层员工的意见,而不是随意作“指示”。
慎言是管理者要掌握的一条重要工作准则,也是管理者修身养性的重要体现。管理者身居高位,要自重、谨慎,管好自己的嘴,不能妄说、乱说、胡说。要把好“言”度,不轻诺、不多言,不说大话、空话、假话,不说出格的话。一个言行有原则分寸的管理者,势必处处受下属青睐和信任,也会给下属带来积极的影响。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言语是君子的关键,岂是随便的事情?一般百姓一句话说不好,就有人记住它,成为他的耻辱和累赘,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说话更不能有什么疏忽。国君信口开河危害特别大,难道会和百姓随口说话后果一样吗?我经常拿它作为警戒。隋炀帝初次驾临甘泉宫时,很满意宫里的泉水山石,却嫌没有萤火虫,下令说:‘捉一些放到宫里,晚上用来照明。’主管官署急忙派遣几千人去捕捉,送了五百车萤火虫到宫廷旁边。小事尚且是这样,何况那些大事呢?”魏征因此赞赏唐太宗:"君王处于天下最高之位,如果讲话失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天下人都会看见,确实是要像陛下这样兢兢业业、谨戒慎重的!”
慎言,可以让管理者不做话语的奴隶,可以让自己获得尊重和威仪。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者在下属中,是一级组织的代表,你的言行对下属的影响非常大。在很多情况下,管理者说之无心,而下属却能听出你话里的弦外之音。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慎言,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