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最完美的商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想里。追求完美的人不要指望完美,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百分百的完美。”现实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只能无限接近。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做事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对自己总是不满意,常常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这主要源于他们性格特质上的追求完美,他们被称为“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希望做到最好,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也经常会因为不完美而后悔、自责。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和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这类人一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常常“吹毛求疵”,稍不满意就自责,必须重新再做,直到做得满意为止;另一方面,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怕他人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做事过于“认真”、事事苛求完美的态度,很容易使他们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令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状态。长期如此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头痛、胸闷、心跳加快、记忆下降、胃口差、失眠等。
两位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他们建议,完美主义者要降低标准,学会偷懒。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心理特点,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事情反而会变得不完美,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成年以后,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你们都长大了,去寻求那绝世之宝吧,找不到就不要回来。”
两兄弟次日就出发去了山中。哥哥是个注重实际的人,即使发现有残缺的玉,或者是成色一般的玉,他也会装进行囊。几年后,到了和弟弟约定的回家时间,他的行囊满满的,尽管没有父亲所说的绝世之玉,但造型各异、成色不等的众多玉石,在他看来也可以令父亲满意了。
弟弟来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弟弟说:“你这些东西不过是一般的珍宝,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绝世珍品,拿回去父亲也不会满意的。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哥哥带着他的那些玉石回到了家中。父亲说:"你可以开一个玉石馆,这些玉石都是稀世之品,稍微加工一下,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哥哥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短短几年,他的玉石馆就享誉八方,他也因此成为当地的富人。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父亲听了他介绍弟弟探宝的经历后说:"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领悟“至美是不存在”的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付出一生的代价了。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最完美的商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想里。追求完美的人不要指望完美,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百分百的完美。”现实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只能无限接近。就如一个家庭一样,不完美时夫妻团结努力创业,追求完美,一旦生活基本完美,就会出现挥霍享乐、不思进取的状况,最后又回到当初的一穷二白,重新开始奋斗。
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承认不完美,这实际上是摆正了心态,让自己真正回归到一个正视现实、承认现实的健康心境。因为不完美,你才有动力,才能促使你思变;因为不完美,你才会有改变、创造和进步的冲动,才能体味到改变和创造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你要学会在追求完美中寻找快乐,在不够完美中寻找差距,砥砺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