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
感恩一词在《牛津字典》上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心理学所说的感恩是一种内心境界,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世界、生命、人
类的一个部分,因为整体我们存在,由此对整体充满敬畏与感激之心。
心理学认为,“感”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也就是知恩的阶段。但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如果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所以,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人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你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会一无所有。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有一个富裕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店老板。看着店外饥饿的孩子们,他拿出一篮子面包说:“这些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话一说完,饥饿的孩子一窝蜂似地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谢谢,就都走了。
有一个叫艾丽丝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店老板表示了感谢后才离开。
第二天,面包店老板依旧把盛有面包的篮子放到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还像昨日一样疯抢,羞怯、可怜的艾丽丝只得到一个比昨天的还小一半的面包,但她还是真诚地向面包店老板道谢。
回家后,妈妈切开面包,一枚闪亮的金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金币送回去,一定是有人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当艾丽丝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店老板的时候,他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让面包师把金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个金币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的生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们的心中,给予得到的快乐永远大于自己的付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永远是温暖的,因为他们有亲情的关怀,爱情的滋润和朋友的真诚。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知足常乐的,因为他们不攀求高官厚禄,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求平平安安。
1863年,林肯宣布了感恩节为美国的国家节日。在节日期间,很多超市门口会有一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平日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也会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人们还会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
古人云:“施工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是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感恩节来过,你就会卸掉很多沉重的心理包袱,拥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你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