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长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这是一首针砭“甘露之变”的政治抒情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
大和九年(835)十一月,唐文宗与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共谋诛杀宦官仇士良等以正朝纲,然而走漏了消息,宦官假传圣旨杀了李训、郑注,并株连了千余人,造成“流血千里,僵尸万户”的惨案,这就是震动朝野的“甘露之变”。此后,文宗被软禁,“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宦官气焰更加嚣张。在此诗中,诗人有感于局势的严重,希望能清除宦官集团,重振朝廷声威。同时也流露出对拥兵自重、坐视朝廷危难而不救的藩镇的不满。全诗的主要内容是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对待这次事变的态度而发表观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玉帐,主将所居的军帐;牙旗,将军的旌旗,旗杆上以象牙装饰,或在旗上绘成牙形;得上游,指居于有利的军事地理形势。当时刘从谏统辖泽、潞等州(今山西南部),出兵长安讨伐宦官极为有利;安危,偏义复词,重在“危”字。主君,指皇上;须,应当。甘露之变后,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曾于开成元年二月、三月两次上表,揭露宦官仇士良等人的罪恶,要誓死以正朝纲。这句意即,在国家危难之际,像刘从谏这样有实力又居于有利地位的军事将领,理应当与主君共患难,担负起铲除宦官的责任。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他得知光武帝刘秀要出兵讨伐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陈情表,请缨讨伐。此处代指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陶侃,东晋时任荆州刺史,时下苏峻叛乱,京城危急,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与温峤、庾亮等人会师石头城下,杀了苏峻。此联借用历史典故,既肯定刘从谏上书讨伐宦官的义举,又委婉地批评他没有像陶侃那样有平叛的实际行动,并希望他能和其他节度使合力讨伐仇士良集团,为平定局势效力。
“岂有蛟龙长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颈联运用问句,气势咄咄逼人。“蛟龙”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鹰隼”喻猛将名臣。上句意谓皇帝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利和自由。下句用激将法反问,难道是朝中没有了像鹰隼张高秋那样搏击长空的大将了吗?诗人此举是希望刘从谏联合其他有实力的地方将领尽快起兵。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早晚,是“什么时候”的意思;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的住处;雪涕,指落泪。“甘露之变”造成了流血千里的惨象,万户萧疏犹如鬼在唱歌。这里的“幽”指鬼神。大意即,京城里仍然是昼夜人哭鬼叫,一片悲惨、恐怖的气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剪除宦官,重振朝纲,使大家转悲为喜呢?诗人埋怨刘从谏只说不做,京城百姓也怨声载道,更是人心惶惶。
诗人以出色的政治胆识,大胆揭示抨击了宦官专权、滥杀无辜的暴行,也影射了皇帝软弱无能,朝中缺少智勇双全的人才这一时弊。文章以问结尾,含意幽远,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