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道士(1 / 1)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擅长五言诗,被时人称为“五言长城”。他生长于开元盛世,但一向被视为大历诗人。在大历诗坛,堪称翘楚。其诗颇具画意,没有王维诗的那种禅意,却更多生活气息。此诗写寻访一位住在南溪姓常的道士,写寻访这位道士的过程,其实也即写道士隐处的清幽景色。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句意为:寻访道士,一路所经之处,满是莓苔,上有点点屐痕。莓苔,即青苔;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既然一路上莓苔遍布、间有屐痕,可见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处。路有莓苔,可见人踪稀少;莓苔中现出足迹,可想莓苔之厚。而一路上都是如此。可以想见山之幽深,隐士隐居之处不染俗尘。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句意为:悠悠白云缭绕着静谧的沙洲,萋萋芳草遮住了紧闭的屋门。渚,水中的小洲。此联一写远景,一写近景,而远景近景可用一个字来形容:静。白云飘浮不定,但是紧紧依偎着静寂的沙洲,一个“依”字,把动景写静了。以动写静,更显其静。道士门外芳草萋萋,遮住了屋门,呼应了上联的一路莓苔,人迹罕至。一个“闭”字,把“芳草”拟人化了、写活了,可这依然还是静景。此联可谓营造了一个静谧无声的境界。而“芳”、“闲”二字,烘托出了道士的雅洁和超尘脱俗。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句意为:我观看雨后的苍松翠柏,又循山路走到溪水源头。诗人在寻找道士的过程中,饶有兴致地看着雨后松林之色。雨后的松林是什么样的颜色呢?诗人没有说出。雨后青山,苍翠欲滴,虽然没有说出,但读者自然领会。上联说到“芳草闭闲门”,暗含道士不在家,所以诗人顺着雨后的潺潺溪水,随山万转,寻找道士。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句意为:溪边的花草深通禅意,面对它们,你不再需要任何言语。禅意,此指道士。诗人随山来到溪水源头,找到了道士。溪水与道士,相对无言,一幅安闲的景象。山林安闲,道士安闲,诗人自然也是安闲的。溪花禅意,相对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真可谓再现了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境界。

全诗紧扣“寻”字着笔,寻找道士只是个由头,诗人赏玩道七的隐居环境才是目的。而从道士所居环境的清幽,又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诗的中间两联清新如画,显示了刘长卿过人的写景才能。全诗意境静穆幽远,让人屏气凝神。无怪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评云:“刘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