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1 / 1)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是一首咏雁名诗,历来被人传诵,鲁迅先生曾以此诗写赠过日本友人。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首,浙江吴兴人,步入仕途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做官。看到秋雁南归,曾作过《送征雁》,借北方秋雁南归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而这首《归雁》咏唱的却是从南往北飞的春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故称潇湘,常用以代表湖南全省,甚至我国南方,这里指回雁峰。衡山七十二峰的第一峰叫“回雁峰”,峰势像飞雁回旋。相传雁飞至此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返回北方。何事,何故;等闲,随便;苔,供雁吃的食物。句意为:大雁呵,你为什么要轻易飞回,你不见,这里沙明水碧,长满青苔?古人认为大雁至衡阳而止,不再南飞。首句“潇湘何事等闲回”为倒装句,应为(大雁)“何事等闲潇湘回?”大雁为什么轻易离开美丽的湘江?那里水碧沙明,风景优美,水草丰盛。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二十五弦,指瑟。《史记·封禅书》说:“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此暗用屈原《远游》句意:“使湘灵鼓瑟兮。”不胜清怨,忍受不了瑟声的凄凉哀怨。句意为:那湘江女神夜月弹瑟,凄凉哀怨,是受不得那清怨的瑟声才回来。这两句是代雁作答,说大雁是因为湘灵在月夜鼓瑟,声音凄凉哀怨,不忍卒听才飞到北方的。

这首诗设问突兀,想象联翩,构思奇妙,清新有致,意趣幽远。写雁则无“雁”字,只传其神,不拟其形,以雁拟人,而无一喻词,令人叹服。“水碧沙明”句极写湘江之美,湘江极美,雁却离开,更反托出湘灵鼓瑟之清怨难堪。此诗似是《湘灵鼓瑟》之续篇,尤其似是由“楚客不堪听”句意的联想发挥而成,其主题是寄托一种游子的情思,说明潇湘的山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的原因。至于鲁迅先生以《归雁》写赠日本友人,揣其意,一是欣赏钱起此诗的清丽,二是因为日本友人离华归国,有如归雁之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