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1 / 1)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于上元二年(761)作于成都草堂。此时,诗人生活上出现了难得的安定时期。题下原注“喜崔明府相过”,崔明府是诗人的舅父,明府是唐时对县令的美称,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大多充满思乡或是忧国情绪,格调悲凉,能见到这样一首风格明丽、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足见客与诗人关系非同一般。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人力避平铺直叙,先从草堂环境人手,草堂充满春意,但身在异乡,朋友很少。“群鸥日日来”反衬出平常来客之稀,而今稀客来临,又怎不令人高兴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由于平常很少有客来拜访,所以花间的小道从未打扫过,连柴门一向都是紧闭着的,只因为你今天来了,这才首次打开。这一联表现出因客人的突然造访而使主人喜出望外的情景。“不曾”和“今始”相互映衬,形成对比,既烘托出平常来客之稀,更烘托出宾主二人感情之深。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稀客来临,高兴之余当然不应忘记款待客人。在颈联中诗人一个劲儿地致歉,说远离市区,无法去市上买些好吃的熟食和好酒,菜很少,只能喝自家酿制的米酒。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朴实真挚的情感。此联对仗工整,话语谦恭。“无”、“只”二字是诗人诚实品性的最好体现,同时也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相当拮据。俗话说“穷居闹市无人问”,诗人穷居僻壤,客尚来访,二人友情之亲密可想而知,这就为下联描写饮酒的欢快场面做好了铺垫。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主二人举杯共饮,兴致渐增,谈兴更浓,以致诗人征询客人是否可以邀请邻翁前来作陪。客人当然答应,于是诗人隔篱高呼邀请邻居老人过来共尽余欢。这场面氛围是何等的欢悦明快。《唐诗摘抄》中说:“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显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隔篱之邻翁,酒半可呼,是亦鸥鸟之类,而宾主两各忘机,亦可足矣。”尾联场面的欢快描写与颈联菜少酒劣之叙述形成对比,再一次烘托出客人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谊。这一景象正是杜甫淳朴厚道、一贯平易近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品德的反映,同时正是这一景象又使本诗增色不少,蒙上了浓郁的乡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