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竞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这是“三别”中的第二首。当时相州溃败,洛阳岌岌可危,长安震动。为了扭转危局,急需补充兵力,于是在洛阳以西、潼关以东一带强行抓丁,连老汉、老妇也被迫服役。诗中通过一个已届垂暮之年的老人被征服役时沉痛的控诉,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以及安史叛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垂老,将近暮年;焉,何;身独完,独自保全身家性命。此四句的大意是:京城四周仍然战乱不息,老夫我心不能安。我的子孙们已全部在战争中阵亡了,我还独自保全这条老命有何用?开首仍然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面对国破家亡的残局,老者慨然而起从戎之心,但慷慨之中夹杂着多少辛酸与无奈。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投杖,扔掉拐杖;同行,一起应征的人;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介胄,指披戴铠甲和头盔。上官,大官。这六句诗的大意是:扔掉拐杖出门去,那些一起应征的人都为之感到心酸。所幸我的牙齿还未掉光,悲哀的是我已筋衰骨老。不过既然我已经穿上这身军装,就应该拜别上官开赴前线。本部分是写老者出门时慷慨之情状及对同行问话的回答。“投杖”、“男儿”、“长揖”等词都很好地刻画出了老者慷慨从戎的大无畏精神,有一种“男儿宁当格斗死”,定要“马革裹尸还”的豪气。但这豪气与“骨髓干”的现状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读来禁不住为之心酸。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此六句叙临别时老夫老妇的缱绻之情。岁暮,年底;孰知,深知;加餐,多进饮食。本段诗的大意是:老妻卧在路旁啼哭不已,虽然是年底了,她还穿着粗陋的单衣裳。老夫深知这一别定是生离死别,更为她的饥寒而伤感。此次离去必定不会再有归期,却还听到老妻不住地嘱咐老夫要多进饮食。在这一部分中,诀别之际,夫伤妻寒,妻劝加餐,真正是“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再加上岁末寒冬,白首暮年,悲惨之气充塞天地。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竞长叹。”土门,即土门口,井陉口,为太行山八陉之第五陉;壁,壁垒;杏园,即卫州汲县之杏园镇。据《旧唐书》载,郭子仪自杏园渡河围卫州。势异,形势不同。这里具体指邺城之役时是我军攻打城池,贼为主,我为客;土门杏园之守则是以我为主,贼为客也,劳逸不同,故日势异;时犹宽,时间还很长;岂择,岂能选择;衰盛端,衰老和年轻之间;迟回,沉吟,迟疑不决。这八句诗的大意是:土门口壁垒坚同,杏园又十分难渡,坚守此地与攻打邺城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即使战死也没那么快。而且人生在世,离散是难免的,并不会因为年轻或衰老而有所区别。只是回忆起自己少壮时的情形,再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竞禁不住沉吟不决,长嘘短叹啊。此部分是老者劝慰老妻并自我安慰之词。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被冈峦,布满山冈;盘桓,流连徘徊;蓬室,茅屋;塌然,颓然;摧肺肝,摧肝裂肺,形容极度悲痛。此八句的大意是:全国到处都在征兵,烽火遍地,战争不息。草木上堆满了尸体,发出血腥的气味,战死者的鲜血染红了茫茫川原。放眼举国上下哪里还有一处安居乐业的地方?想到这些我也不敢再流连徘徊了。无奈地离开我居住多年的茅草屋啊,不觉颓然心伤,肝摧肺裂。这一部分叙述老者终于下定决心,慷慨奋起。之前其尚且难舍老妻,并以年迈自怜,此时想到国家到处满目疮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便想与其遭乱而死不如战死沙场,终于毅然而然地鼓起从戎投军的勇气,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这首诗紧扣老人因平叛已献出子孙,自己也被迫抛妻弃家的典型事件来烘托渲染,寓主观评价于客观的描述中,让老人自述其在生死离别之时的痛苦心境,使人如闻其声,形象十分鲜明。在结构上,从老人被强征服役投杖出门起,层层铺叙,突出与老妻的别情,收束在决然上路之时,详略得当,层次分明。
综观全篇,诗人对老者的垂老而毅然从戎是持肯定态度的。国家不幸而多事,作为一个百姓,能置杀身弃家于不顾,以成一时恢复之功,这是作者赞成的,也是其忠君爱国思想的反映。但他同样同情人民,关心百姓的疾苦,对于老妪应征、老翁上阵等这些有违常情的社会现象及时予以揭露。正是有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为其作品内容的支撑点,杜甫才成为了关心民生疾苦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