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提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杜甫“三吏”中的第三篇,同样写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由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诗中通过对官府差役在石壕村夜捉老妇应役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强迫人民服役的罪恶行径,反映了厂’大人民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腐朽的唐王朝,无力平定安史叛乱,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采用极为残酷的手段,深夜捉人,连老妇也不能幸免。石壕,村名,在新安西面。这个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七十里的山谷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投,投宿;吏,差吏,差役。夜晚投宿在石壕村,听到差吏夜里到村中抓丁。诗人开篇直陈其事,烘托出一派兵荒马乱的紧张恐怖氛围。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逾,翻越。老头吓得赶紧跳墙跑了,让老妇留下开门应对。老头尚且害怕得逃跑,极写出了安史之乱中唐王朝抓丁之滥已到了无丁可抓的地步,这就为下文描写老妪“急应河阳役”埋下了伏笔。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何,多么,怎么这样。差吏的呼喝是多么暴怒,老妇人的啼哭又是多么悲苦!一“呼”一“啼”,一“怒”一“苦”,鲜明的对比,刻画出了统治者的暴虐和百姓欲诉无门的悲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致词,述说;戍,守边。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述说道,三个儿子都被征发到邺城当兵去了。此二句道出了前面“老翁逾墙走”的原因。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附书,捎信。一个儿子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疆场。三个儿子尽去戍边,两个战死。此二句极写出了战争之惨烈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指侥幸还活着的人;长已矣,永远完了。侥幸活下来的人还在苟且偷生,今天不知明天的命,而那些战死的却是永远与世长辞了。此二句用老妇的低沉控诉揭示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更,再;乳下孙,正吃奶的孙子;母未去,因有乳儿,母未改嫁;无完裙,意谓衣不蔽体。现在家里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应征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个儿子,所以儿媳没有改嫁,但一个年轻女子却整天衣不蔽体哪里有脸面出来见人。此四句通过老妇的陈述,巧妙地把老翁藏起,并含蓄地道出了家境的悲苦。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妪,老年妇女的通称;从,随、跟。老太太我虽然年老力衰,但家里实在没有别人可以顶替,就让我跟着差爷连夜回去应差吧。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河阳,今河南孟县;备晨炊,烧早饭。现在赶紧到河阳去服役,还来得及烧好明天的早饭。此四句是老妇自告奋勇,违心地应差。透过老妇看似轻松的话,让我们体察到的是何等的无奈和心酸!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绝,断绝,消失;泣幽咽,低声抽泣。夜深了,说话声渐渐听不到了,隐隐约约好像听见一阵阵低低的抽泣声。此二句运用烘托的手法,极写悲惨的气氛,直可以感天地泣鬼神,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前途,前去服役的征程。天亮后,开始起程前去服役,孤孤单单地只有老翁一人来送别。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却直可让人肝肠寸断,因为年老体衰的老妪真的已被官军抓去服役了。
全诗运用叙事的手法,通过“安史之乱”中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连年征战不息和沉重的兵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深痛苦,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从结构上看,诗人以时间为序展开描写,层层深入,脉络清晰,完整紧凑。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把复杂曲折的事件,集中在一朝一夕,通过故事的发展和典型人物——老妇的言行来抨击官吏的蛮横,揭示人民的苦难,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诗人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卓越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