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本篇和《潼关吏》《石壕吏》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写的一组“新题乐府”诗,后人合称“三吏三别”。“三吏三别”大都是写“安史之乱”中连年征战不息、人民死亡的痛苦,是杜甫叙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标志着其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乾元元年(758)秋,肃宗令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分别率领大军六十万讨伐安史叛军的首领安庆绪。同年十一月,官军围安庆绪于邺城(又叫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但唐肃宗对九节度使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却派一个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尉处置使,实际上居于统治地位。官军兵力虽多,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迟迟不能取得胜利。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与前来救邺城之围的史思明部决战,结果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保卫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都逃归各自藩镇。由于邺城之败,河南地区的局势又紧张起来,急需补充兵源,唐王朝就到处抓丁服役。杜甫在头年冬天由华州到洛阳探望故乡,这年春天正由洛阳返回华州,在新安道目睹了地方政府强行应募不到年龄的“中男”入伍这凄惨的一幕,写下了这首《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客,杜甫自称;新安,县名,在洛阳西,今新安县;点兵,征兵、抓丁。句意是:我正在新安县的路上行走,只听见吵吵嚷嚷的,原来是官军在征兵。“三吏”中每一篇的开头都是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事件的发生。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更,岂,难道;府帖,指征兵的文书,即“军帖”。因为唐代实行府兵制,所以称征兵文书为府帖;次,挨次,依次;中男,指未成丁的男子。《唐会要》载:“天宝三年十二月敕文……自今以后……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按唐律,中男是不服兵役的。此四句的大意是:问一问新安县的差吏,难道是因为县城太小,再也找不到成年男子了吗?只听差吏回答道,我们也没有办法,战事吃紧,昨天夜里刚刚下达了征兵文书,要我们挨次挑选中男去当兵。这四句诗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含蓄地回答了人们对这一特殊现象的疑问。连未成丁的男子都要抓去当兵,可见壮丁早已被征尽了。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绝短小,极矮小;王城,指东都洛阳。此二句的含义是:中男又矮又小,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怎么能守卫好洛阳城呢?诗人又发一疑问,但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因对唐王朝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伶俜,孤苦伶仃的样子;白水,即河水。此四句的大意是:送行的人群中,有的是母亲在送胖胖的儿子,也有的孩子瘦骨伶仃而且无人相送。到了晚上,河水默默地往东流去,只留下青山在偷偷地哭泣,那哭声如同出征的孩子及其亲人之间不忍分别。前两句非常细致地描写了送别的情景,而后两句则用借喻渲染了骨肉分离的凄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眼枯,哭干眼泪;天地,暗喻朝廷。此四句的大意是:不要哭干了泪水,收起那纷飞的眼泪吧。即使把眼泪哭干,形容憔悴,甚至皮包骨头,朝廷也不会因此而罢兵的。从此四句开始,诗人开始劝慰那些骨肉分离的人们,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总要有人去战死疆场,为早日平息叛乱,需要大批的人去参加战斗。作为百姓,即使再难过也得要想开点才好。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日夕,日夜;岂意,哪里料到;归军,指唐朝的败兵;星散营,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就粮,到有粮草的地方就食;旧京,这里是指洛阳。这几句的大意是:我们的军队围攻邺城,日夜都盼望能够攻克,谁想敌情难以预料,在和史思明叛军的邺城决战中,我军遭受了惨重的失败,败兵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郭子仪部到河阳驻扎,并在洛阳城旁边操练军队。此六句是继续劝慰人们,分析目前的战争形势告诉他们应征入伍参加战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壕,城下之池;王师顺,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抚养,爱护;仆射,官名,此指代郭子仪。郭子仪在至德二载(757)五月曾官封左仆射;如父兄,语本《淮南子·兵略训》“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句,指郭子仪和士兵感情深厚。此六句的大意是:在部队里挖护城河沟也不用挖得太深,去放马的活也不重。况且我们的官军是为了平息叛乱而战,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而且朝廷对士兵非常爱护,对士兵家属也厚加抚恤。所以在送别的时候就不要哭得太过悲伤了,郭将军是爱兵如子的人呀。这几句是诗人在继续开导人们,孩子到了部队不会太吃苦,军队统帅又富有人情味,而且我们的军队是师出有名,而不是穷兵黩武,当兵平叛也是应该的。
整首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十二句为第一层次,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开始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这反映了作者这个时期政治上的倾向,杜甫在这一时期虽然已不像未经丧乱前那样热心于政治和充满抱负,对人民的痛苦有了较深的体察,但基本上还对封建统治阶级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尽快平息叛乱,实现唐王朝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