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作于至德二年(757)三月,时杜甫被叛军所虏,困居长安,目睹了战乱中的长安春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春望》诗。诗中抒写了诗人强烈的家国破亡之恨,体现了其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此处指京城长安。国破,指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继而陷长安一事。首联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悲痛:长安已被攻破,陷入了安史叛军之手,举目遥望,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战乱的阴霾笼罩着大地。暮春时节,遭受叛军洗劫后的长安城草木深密,一片荒凉。此联用语精深,人木三分,“破”字让人触目惊心,“深”字让人顿感凄然。这一“破”一“深”,形象地揭示出战乱后的衰败景象。正如司马光所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叛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灾难几乎是毁灭性的,这就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的痛心疾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叛军气焰嚣张,士气正旺,时局非常艰难,这使诗人万分忧虑,以致于看到了悦目的花反而忍不住要掉泪,听见鸟鸣便感到自己像一只惊弓之鸟,时时在心惊肉跳。孤身陷于贼中,这种与家人、与朝廷隔绝的痛苦,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此联紧扣“春望”,从正面抒发了诗人伤乱思家的感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月,即数月,古代“三”、“六”、“九”、“十二”往往是虚指,不一定是实数。颈联大意即:战争已持续进行了好长一段时间,家人音信阻绝,想收到一封家书就好比得到万两黄金一样艰难。此联紧扣上联,以“烽火”承“感时”,以“家书”承“恨别”,写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在行文上不仅层次分明,结构严整,而且使诗人忧时伤别这一感情更为深沉而具体。一封“家书”居然抵上“万金”,这更突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心情并不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而是千千万万因战乱而离散的人们的共同感受,甚至可以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一句“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不知引起过多少恨别之士的感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由于烽火连天,感时恨别,诗人心情忧郁愁闷,不断地搔头自遣,原本就十分稀疏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发簪都承受不住了。白发本因愁而生,搔头本为消愁,如今这不断的搔头不仅没能解除无尽的烦恼,反而使头发越来越稀少,这感时伤别之愁何时才是尽头,“不胜簪”三字极其形象地刻画出诗人伤时悯乱的忧伤情状,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乱,不再烦恼的愿望。
此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致沉郁婉转,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景物的形象,体现着诗人的感情;诗人的感情,又贯串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中,真可谓“一切情语皆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诗高度地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它的思想内容的强烈感染力超越了时空,尤其是在动乱的岁月里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故而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人们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