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效率的习惯(1 / 1)

面对孩子磨磨蹭蹭的行为,好妈妈千万不能不闻不问、掉以轻心。但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也不要表现出急躁情绪,急于求成。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孩子做事情磨蹭是让许多妈妈感到头痛的事情。有些孩子不仅在学校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回家以后也是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

小斌今年十岁了,他的学习成绩好,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学生。然而,小斌也有很多的缺点,最让妈妈担心的就是小斌那个磨蹭的坏习惯。虽然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可是小斌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起床要半小时,吃饭要半小时,上个厕所还要半小时。别人不催,他更不着急。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小斌总是慢悠悠地从书包里拿出书,接着摆在桌子上,然后又磨磨蹭蹭地拿出笔,就那么点事,他却能用半个小时。尽管妈妈一直催促他“快一点,快一点”,但仍起不到作用,甚至对他发火他都无动于衷。有时他看似改了,但过不了几天就又犯了老毛病。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慢性子”,这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

原因一,缺乏兴趣。孩子做感兴趣的事往往动作很快,没兴趣的事就做得慢吞吞。譬如,如果你说今天要带他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三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会磨蹭半天也不去做,即便去做了动作也慢吞吞。很多孩子对于做作业缺乏兴趣,加之作业又多,所以做起来就喜欢磨蹭。比如,写到一半常常发呆或做小动作,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马上找妈妈等。

原因二,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当他做事时,无法把精力全部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上。导致效率低下,完成的速度也就比别人慢。

原因三,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是极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如果家庭成员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孩子也很容易养成拖拉的习惯。

小超的妈妈是个慢性子,做事情时常拖拉。小超耳濡目染,做家庭作业时,竟也学着拖拉起来,明明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写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妈妈平时比较喜欢看电视,还喜欢和朋友打电话,唠家常。妈妈经常不顾小超是否在学习,在家里开大音量看电视,或者在电话机旁高谈阔论。孩子被这些声音所吸引,时常探头探脑,或者从房间出来转一圈。时间长了,小超就养成了做作业施拉、无法专心致志的坏习惯。所以好妈妈一定要具体分析孩子磨蹭的原因,然后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帮助他们改正这个坏习惯。

面对孩子磨磨蹭蹭的行为,好妈妈千万不能不闻不问、掉以轻心,但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也不要表现出急躁情绪,急于求成。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那么,如何改掉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做事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激发孩子的兴趣

妈妈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听的故事、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如孩子爱听故事,妈妈可以对他说:“你快些把餐桌收拾干净,把碗筷放入盆中,我们就可以将昨天的故事讲完了。”用这种方法家长要注意,不能用谎话欺骗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

2. 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

专注程度能决定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绩。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效率,加快成功的步伐。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要教育孩子,不管学还是玩,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的事,都要一心一意地去完成。比如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妈妈不要频繁催促孩子学习,出外也不要总提到学习的事。如果孩子能专心、高效地完成一件事,妈妈应给予鼓励。

3. 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如果妈妈也有磨蹭的坏习惯,一定要改,要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敏捷迅速的作风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还可以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得又快又好。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帮助自己和孩子都养成了做事干脆利索的好习惯。

4.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提高孩子的办事效率,就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所谓时间观念是指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能力。首先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间,包括日期、四季、时、分、秒。进而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把握和支配的能力。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孩子,通常做事情都比较有条理,能主次分明,懂得合理地使用和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