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1 / 1)

想象力是孩子的天赋能力,这一点大人们都自愧不如。

孩子们童真的脑袋里总是充满了对世界的各种想象。而这种想象力正是很多发明创造的来源。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让自己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的确,有的孩子的想象过于夸张,但是无论他们说出怎样可笑的构想,怎样的不切实际,作为父亲,我们都不应该嘲笑他们,而是应该尽量地去鼓励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继续大胆想象。

未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会把人们的各种美好构想付诸于实践。而拥有想象力的孩子,必然会拥有出众的创造力,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他们拥有最前端的探索精神。

对于孩子的培养,我们不仅仅要能够引导他们学习现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开创新的领域,解开更多的未知世界之谜。而想象力就是进行新知识创新的必要武器。

21世纪是开创人类创造力的世纪,将孩子培养成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以,要尽早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学习探索的热情,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所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对孩子来说,幻想和想象是一种精神享受,没有幻想能力和想象力的孩子是可怜的。作为爸爸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时,不要轻易地责备他们,而要设法鼓励他们尽情地去想象。

读过达尔文传记的人都会对达尔文父亲保护孩子想象力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小时候的达尔文捡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达尔文并不在意,仍然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各种另类看法。老师以为他脑子出了问题,向达尔文的父亲反映了这一情况。

达尔文的父亲却据理力争,认为孩子是在想象。父亲还当面鼓励达尔文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我为你感到自豪。达尔文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他提出的进化论就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为此进行大量实物证明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达尔文的想象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

想象力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去引导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注意捕捉孩子鲜活的思维

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只是由于被开发和培养的程度不同,一些人的想象力被扼杀了,而一些人则被很好地开发出来。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捕捉孩子鲜活的思维,并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而不应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孩子的独特个性。

有一次,一位教育学家在《三湘都市报》接听读者热线时,一位年轻妈妈因无法打进热线,直接驱车带着四岁的儿子来到报社,向专家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专家让她举个例子,她说,好好的报纸被儿子撕成一条一条,还兴高采烈地展示给她看说,这是他做的面条!结果当然是不仅没有得到赞赏,还挨了一通训斥。

专家对这位妈妈说,你不经意间的一通训斥,可能就扼杀掉了一个未来的发明家,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你的训斥很残忍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鲜活的思维。在孩子眼里,那些普通的纸条,是自己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面条。一个四岁的孩子,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难道不值得表扬和赞赏吗?可是,做妈妈的眼睛只盯着报纸,只心疼好好的报纸被孩子撕坏了。殊不知,她撕坏的却是孩子正在萌芽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所以,注意捕捉孩子的鲜活思维,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父母自身的素质很重要。不仅要有敏锐的内心,及时捕捉到孩子头脑中闪光的东西,还要有打破思维定势、摒弃传统思维的头脑,这样才能对孩子的独特思维报以褒奖和肯定,而不是加以训斥和扼杀。

2. 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我们无法把这个任务完全交给老师,因为现在真正很注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老师已经很少了。

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雪融化了变成什么?”不少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水。”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这本是颇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回答,却不幸被老师宣布为错误。

还有一位老师问:“小猫为什么要洗脸?”孩子们童趣十足地回答:“小猫用爪子洗脸是它没捉住老鼠害羞了。”这位老师煞有介事地否定:“答得不对,小猫洗脸,是因为它的皮毛里有一种物质,被太阳一照就会发痒,所以它要洗脸。”

如单从知识角度看,这些抽象“大道理”无疑是“科学”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天真、可笑、不合逻辑的,然而孩子们的回答都是充满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在这种时候,老师的否定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呀!

孩子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充满灵气呀!而今很多家长和那些教师一样,不断地规范着孩子们那富有个性的想象,孩子们被**得规规矩矩、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成为一个模子出来的复制品。他们那轻灵活泼的想象力翅膀,在传统教育观念绳索的捆束下,失去翱翔的自由,渐渐地萎缩、退化,直至丧失功能。

有个孩子写日记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蚂蚁微小,恐龙巨大,孩子对这两个小到极致和大到极致的生物极感兴趣,他的日记常常是以蚂蚁和恐龙为主角的。他笔下的小蚂蚁能造机器,恐龙则能把地球抱在怀里,保护着地球免受小行星的侵袭。

请看孩子笔下的小蚂蚁和恐龙:

小蚂蚁当上科学家后,它发明了一个很大的机器,有两个小孩那么大。台风刮来了,就把机器打开,把风吸进去,就不会把水吹干,不会把房子吹倒,祖国奖给小蚂蚁无数财宝,小蚂蚁更认真地造机器。

砰!一个体型巨大的怪兽从天而降。它长得很奇怪:没有头,脚长在背上。左脚上有一颗星星导弹,右脚上有十根刺,每根刺上有五个洞,这些洞都会放水炮;两条长眼睛的尾巴;肚子上有一颗爱心;肚皮上长了一些灯泡;爪子特别锋利……

我们要尊重孩子尽情想象的权利,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孩子将来才能展翅高飞。

3. 童言无忌,让孩子异想天开

当孩子说出一些显然不合现实,甚至有些荒唐的话时,千万不要去笑话他,或者斥责:小屁孩,说啥呢?懂都不懂,走一边去!爸爸应该很认真地听取孩子的发言,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想?”并且,还可趁机引导孩子更进一步地拓展话题,延伸想象。

当孩子画出与众不同,甚至有点乱七八糟的画时,先了解画的是什么,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一看画得不符合大人的欣赏标准,就训斥:“你画的什么,这么难看,这么乱?一点都不像!”看孩子的画,不能以画得像,画得好为标准,还应着重看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情况。所以,不管孩子画得怎样,自然有他的想法,大人一定记住要肯定成绩,鼓励进步,适时指导。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可孕育成奇妙的创新。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爸爸,当我们面对孩子神奇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气的妙答时,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可贵的想象力。

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它是怎样光怪陆离,都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最大保护。

孩子常把一根小棒当做调羹喂娃娃;常把一个小盒子当做小推车嘟嘟嘟地开;常梦想自己在月亮上**秋千;常在树上画满雪糕,他们的想象充满了童趣,丰富而大胆。无论孩子的想象有多离奇,成人一定要保护孩子想象的欲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和玩具,以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丰富的想象。如,一组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进而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要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工、制造、想象。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过家家时,你假装着摸布娃娃的肚子,故作惊讶地说:呀!这孩子怎么肚子疼啦?那么,孩子就会围绕孩子为什么肚子疼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

没有幻想能力和想象力的孩子是幸福感不高的孩子。作为爸爸,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轻易地责备他们,要设法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当孩子提出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时,更不要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压制孩子的想象力,而要坦然面对未知的世界,鼓励孩子多学知识,长大了好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