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学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孩子能够在学习当中保持旺盛的精神和长久坚持的毅力,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就应该激发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通常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才能在这件事情上不知疲倦地去钻研,而且乐在其中,事情的成功率也很高。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兴趣,只是因为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去那么做的时候,我们的精力无论如何都不能集中于这件事,我们总是会感到痛苦,得不到任何乐趣,成功率很低。
其实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不用你说,就可以长时间地用心地去努力,去钻研。但是对于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你就算是磨破了嘴,他们也不会用心,只是敷衍了事。
我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被迫学习的“傀儡”,而希望他们是自愿主动学习的“先锋”,那么作为一个好爸爸,就必须对孩子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启发。
其实学习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有趣和枯燥的地方,也有难解和困惑的地方。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那么就要用学习的优势去吸引孩子,让孩子自愿主动地去钻研,去探索。这样说来找到一个孩子最感兴趣的兴趣点最为关键。
比如,一个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上课总是开小差,作业也不好好做。爸爸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有一天对孩子说:“我来和你下一盘围棋,输了的人要甘愿接受惩罚。”孩子欣然同意。结果孩子真的输了。爸爸就说:“我惩罚的方式很简单,你只要把你储蓄罐里的硬币按照我说的规则放在象棋格子里,直到放满六十四个格子,之后把这些钱给我,就可以了。”孩子觉得很简单,放不了多少钱,就欣然同意,但是爸爸却说:“我的规则就是下一格的硬币数量是上一格数量的两倍……”孩子就开始摆放硬币了。在前几个格子还比较容易,但是当到第四个、第五个格子的时候,他发现已经达到六十四枚硬币了,第六个、第七个……很快他储蓄罐里的硬币就全部放光了,但是格子却只放了不到一半……这个时候爸爸笑了,他对孩子说:“即使你把全世界的硬币都放进去,也不可能把格子填满,这就是倍增的效果,是数学当中的一个有趣现象。”之后,爸爸接着说,“你看,数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你只要把各种问题当成是游戏,你就会学得好了。”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从此对数学不再反感了。
可以说,这个爸爸就是巧妙地用了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很多科目都是有兴趣点可挖的。比如,孩子如果对宇宙,对飞船感兴趣,那么就可以鼓励他好好学习物理和天文,将来可以成为一个物理学家或天文学家。如果想让孩子对外语感兴趣,就可以给他讲一些外国人的案例,激发他的求知欲。
爸爸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产生对语文的爱好并努力学好它。其他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激发起孩子的兴趣,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1. 要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是创造力的竞争,要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仅是拥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精神,具备自己动脑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是必要的。做爸爸的,不仅要鼓励孩子汲取知识,更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知识的答案。
2. 要向孩子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孩子们对实际生活中现象的记忆,比任何教科书或电视教育片上看到的要深刻得多。比如:让孩子在显微镜下看着他们的手指甲,他们就会懂得为什么要坚持饭前洗手;与其向孩子解释什么是霉,不如让孩子看看面包上长的霉点;如果能带孩子到博物馆或科技馆去,不要规定参观路线,而是让孩子带路,这样就知道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思索始于惊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感受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五光十色的艺术品、扑朔迷离的社会生活。这样才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还可以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如玩扑克牌和文字接龙。玩扑克牌可以从找同伴、接龙到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二十四点,既锻炼了记忆力,又学会了简单的数字。文字接龙可以从一句话、一个词语开始。如今天天气真好,好棒好棒,棒子等。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反应能力,又学会了许多新的词汇。
3. 要常常向孩子说出他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问题在于要善于发掘这些珍珠,并有机地把它们连缀起来。一次,有位教师笼统地说一位学生心理素质不好,使他心里产生了阴影。但孩子爸爸经过耐心细致地分析认为,儿子的心理素质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并指出其许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当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尚待改进与提高的地方,消除了儿子的疑虑。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经常为孩子提供或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诸如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孩子操作,使孩子从中尝到成功的欢乐,满足孩子在知识、能力、判断力方面的自尊心。不要说孩子是傻子,也不要说你不懂,听我来告诉你之类的话。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我想,这个问题你是了解的,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一来,由于他的自尊心得到爱护,他就会努力思考,积极查找资料,力求解决问题。
4. 反问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据观察,爸爸们对孩子充满好奇的提问,回答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予理睬,或者简单应付,甚至流露出不耐烦:爸爸忙着呢,一边玩去。去去,长大就知道了。爸爸讨厌孩子问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绝不能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问什么,就应答什么、教什么,绝不能嫌麻烦,敷衍搪塞,应付了事。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孩子问,就不厌其烦地详细解答,因为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加孩子的见识和知识。
第一种表现当然是不该提倡的,孩子提问题表明孩子在主动地思考,孩子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做爸爸的应该感到高兴,并给孩子以支持和鼓励。粗暴地拒绝回答或者应付,会不同程度地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种表现看起来该是一种很称职的做法,这样做的爸爸懂得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懂得利用孩子的提问,向孩子灌输知识。但这种有问必答的做法不可取,因为这种做法只是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当孩子急于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轻易把答案说了出来,而且说得很全面和细致,长此以往孩子很难生出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自然思考能力也得不到锻炼。他已经习惯于吃现成的了。
面对孩子的提问,科学的做法是,不要直接回答,而是利用反问,启发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求索答案。也不要随意说说得好或很好,因为过快过早赞扬,可能传递讨论已经结束的信息,应该说真有趣,我从来没这样想过,以使孩子们的探索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孩子是否聪明,不在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会思考。所以,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孩子才会真正变得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