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煤 石油(1 / 1)

煤和石油是现代重要的热力来源和工业原料,我国人民把它们应用到生活上和生产上,已经有了很久远的历史。

煤在古代叫“石涅”。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山海经》,就明确地记载着“女床之山”“女几之山”都出产石涅。《山海经》的著作年代,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人认为可能是在战国时候写成的,到秦汉时候又做了增补。《山海经》的内容,虽然很多采自民间的地理传说,带有比较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是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况,给我们了解古代的山川形势、物产分布和风俗习惯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材料。据学者考证,“女几之山”在今天四川双流区附近。由此可见,大约在战国时候,至晚在秦汉时候,我国就发现了煤。

由于煤的颜色黝黑,人们曾经把它当作墨,用来写字。明朝学者陶宗仪在《辍耕录》一书中曾指出,古人“以石磨汁”而书,这种“石”就是煤。煤在古代又叫“石墨”(不是近代制铅笔用的石墨),直到东汉末年,这种用来写字的“石墨”,才逐渐为人造墨所代替。

人们很早就知道煤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并且很早就把它当作燃料来使用。1958年,河南巩义市铁生沟的群众在当地发现了一处西汉末年的冶铁遗址,在出土的实物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冶铁燃料中,有煤块和用煤末掺和黏土、石英制成的煤饼。考古学家们认为:煤用于冶炼比用于日常生活要晚一些,使用煤饼又要比使用煤块晚一些;而铁生沟冶铁遗址不仅把煤用于冶炼,并且还知道制成煤饼,这说明在西汉末年以前,我国人民用煤做燃料,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

东汉末年,煤的使用有了进一步发展。据记载,曹操在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修筑了规模巨大的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三处别墅。其中冰井台有房屋一百四十间,台上有冰室,冰室内有井,井深十五丈,井里储藏着数十万斤煤。这段材料告诉我们,煤在那时候已经被大量使用了。

煤和木炭的颜色、用途相同,因此人们又把煤称为“石炭”。据宋朝学者庄季裕在《鸡肋篇》中记载,北宋时,石炭代替木柴,已经成了汴都(今河南省开封市)居民不可缺少的燃料。

石油在西汉时就被我国人民发现了。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上郡高奴县的洧(wěi)水,像油一样,可以燃烧。上郡高奴县就是今天陕西延长县一带,洧水是当地的一条河流。可能是由于地层压力的影响,埋藏地下的石油从地底涌出来,浮在洧水面上,看起来就像油一样。既然水面是石油,这种水当然可以燃烧。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国人民又在今天甘肃西部地方发现了石油。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里指出:延寿南山出一种泉水,像煮的肉汁一样,燃烧起来非常明亮。延寿县在今天甘肃玉门市东南,这种“泉水”就是石油。《水经注》又指出:用这种“泉水”“膏车”效果很好。所谓“膏车”,就是用它来做车轴的滑润剂。

唐朝李吉甫编著的《元和郡县志》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朝周武帝宣政元年(578),有一次突厥兵围攻酒泉,北周军队用石油去焚烧敌人的进攻器械,突厥兵不懂得石油的特点,急忙泼水营救,结果石油过水后燃烧得更加猛烈,突厥兵大败。

隋唐以后,人们不仅知道可以用石油来点灯,而且还知道可以用它的烟来制墨。宋朝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用这类油烟所做的墨,黑光如漆,比松烟墨还要好。

(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