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开始使用砖瓦,是人们物质生活上的一大进步。当远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时候,烧造陶器的技术虽然有所提高,但人们的住处仍旧是半露地面、半入土中的茅草房子。历史上传说夏禹所住的房子还是“茅茨(cí,指用茅或苇盖的屋顶)”,到了夏桀才有“瓦室”。
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知道瓦比砖出现的时间要早。近年在陕西岐山和西安的西周时期遗址中,都发现了板瓦。其制法是制成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筒坯,入窑烧造。四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古人称剖瓦为“削”,削开后谓之“瓦解”。可见造瓦是从制陶手工业分化、发展出来的。
河北省易县、山东省临淄、河南省洛阳等地的战国遗址中,曾有大量古瓦出土。有些筒瓦的前端,还带有半圆形的“瓦当”,“瓦当”上凸印着兽纹、鸟纹、云纹等图案。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过一种大瓦,瓦身外面带有黼黻(fǔ fú)纹装饰,黼黻纹是古代丝织物的花纹,把这种纹饰用在瓦身,仿佛在瓦面上铺开了一匹锦缎。
西周时期使用在屋顶上的板瓦,可能只有一层仰瓦。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覆在两行仰瓦之间的筒瓦。至于又长又宽的黼黻纹大瓦,推测它不是用在屋顶上,而是覆在墙头上的,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护墙瓦”。由于古代贵族们宫室住宅的围墙都是版筑的土墙,墙顶要有遮雨的设备,否则土墙容易坍毁,因而把一块一块的大瓦覆在墙头,连接起来,不但可以遮风避雨,而且还可增加墙壁上面的装饰。护墙瓦上有时还可嵌置一排山形的带有兽纹的陶栏杆,这也可从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的实物中得到证明。今天,带有栏杆的墙垣不多了,但护墙瓦的设置,在北京故宫的许多墙头上还可看到。
“瓦当”是屋檐前面筒瓦的瓦头,筒瓦有了瓦头,可以防止风雨侵蚀屋檐。秦代以前的“瓦当”多为半圆形,秦代以后,由半圆形演变为圆形,并出现了一些带有吉祥语句如“延年益寿”“长生无极”和云纹、神兽纹等图案的“瓦当”。
唐宋以后,陶瓦被广泛使用,有些宫殿、寺庙建筑,还用各色琉璃瓦覆顶,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特色。
砖的出现,也是和烧陶分不开的。各地出土的最早的陶砖,有方形砖、曲形砖和空心砖。它们都是战国时期的遗物。
最早的方形砖,和今天瓷砖的用法有些相似。在室内多用铺墁地面或包镶屋壁四周的下部。铺地砖多素面无花纹,包镶屋壁的砖多带有几何纹图案。曲形砖长约100厘米,从一端看去很像曲尺的形状,是专为包镶建筑台阶用的。每一个土阶的上面、前面用一块曲形砖覆盖严密,对加固土阶,作用很大。有些曲形砖的上面和前面,还有三角纹和山纹的图案。空心砖多作长方形扁平状,中空,长100~150厘米,表面有鸟兽、纺织物等纹饰。古人常用空心砖代替石块,砌成墓室,埋葬死者。我们把这种古墓叫“空心砖墓”。有的建筑物也把空心砖代替阶石使用。
由于早期陶砖的用法是包镶墙壁或台阶,所以古人称之为甓(pì,令甓或令壁)。
“砖”字出现较晚,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甃(zhòu,井壁),聚砖修井也”的记载。西晋时期的砖文上才见到“砖”字,如1953年江苏省宜兴西晋时期周处墓出土的陶砖,上面有“元康七年九月二十日阳羡所造,周前将军砖”的字样。当然,这一时期,“甓”字有人还在使用,如“陶侃运甓”的故事(指陶侃运砖锻炼身体的事),就是一例。
从隋唐起,举凡墓砖、仓砖、塔砖等,都自名为砖,“甓”字渐渐不为人所知了。
(史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