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禅之本来面目
禅学之言曰:“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即所谓无心之心也。”无心之心,是曰本心。无彼我之差,无是非之别,无苦乐之异,此时之心谓之本心。此心广衍于全身,至穠至厚,烨烨乎其有光于此,而有是非之判断、善恶之差别,即佛知、神知也。故虽称佛知、神知,初非常人所未曾有者,凡吾人不思善、不思恶时其本心之现象,皆如是也。所谓此心无是非善恶之差别者,非谓心如木石然。盖虽有差别是非善恶之能力,而其心于善、于是初,不固执于恶、于非。初无厌忌,唯其心之能力融乎,为本能的,是则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也。故虽有恶人,而二六时中必有佛知神知之发现。若心凝滞于一物一事,则其心有物,而考虑是非善恶之心以生,斯时已非无心之时,而本心亦以不显禅。知其然也,故不思善、不思恶,使此心不凝滞于物,而本心乃存,而不放此其意。阳明知之矣,故其言曰:
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传习录》)
又曰: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传习录》)
其所谓“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与“天理之念常存”者,皆欲使心无一物,以发现本然之良心。与禅之不思善、不思恶相类。盖不思善、不思恶者,去人欲之方法。而去人欲者,不思善、不思恶之实果也。故自他制的言之。则曰,去人欲而自自发的言之。则曰,不思善、不思恶两者之间,虽有他制的与自发的之异然异者第语言而已,其实一也。而人欲既去,天理自然而生,非于去人欲之外别求。所谓天理者,此犹之不思善、不思恶,则本来面目自然现出,不必别求本来面目也。佛之认本来面目与致知之差别,及力行之当何如?
或人尝举以问于阳明曰:“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净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中略)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阳明答之曰: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传习录》)
观此,则佛氏之本来面目与良知,同佛氏之“常惺惺”,即常不失本来之面目与格物致知,同至其谓佛氏之不思善、不思恶为有自私自利之心者,于次项当评论之。以佛教之所由起,在于解脱生死故也。读者于右之问答,潜心而玩索之,则王禅之根据,殆无所异,不已彰明皎着耶。
王禅之不合
阳明闻武宗将遣使迎佛骨,上疏谏曰:
夫佛者,夷狄之圣人;圣人者,中国之佛也。在彼夷狄,则可用佛氏之教以化导冥顽;在我中国,自当用圣人之道以参赞化育。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以舟楫。今居中国而师佛教,是犹以车马渡海,虽使造父为御,王良为右,非但不利涉,且有沉溺之患。夫车马本致远之具,岂不利器乎?然而用非其地,则技无所施。(《谏迎佛疏》)
阳明之为此言,诚无可非者。夫儒学者,虞以来二千有余年,之间为政治之基础,人心风俗之标准。今武宗欲弃之,而用佛教以治天下。其事之不可,易于观火,阳明之极谏宜也。今将略述儒学与佛教兴起之所由,以明其同异,则阳明斥佛之当否,概可见矣。唐虞之世,民物简易。上有尧舜视民如子,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所惟日孜孜者,在于安民而已。而研求安民之道,则为儒学。故儒学之与政治有密接之关系,即谓儒学为政治学无不可也。至于三代儒学为政治之根本,其地位其任务皆无所变,与尧舜时无异。而尧舜之遗训在儒学中,万代而不可易,不特为政治之准则而已。即人民相守之道德,亦皆本于儒学。战国之世,陵迟衰微矣,然政治与道德犹未分离。诸侯士大夫间,其思想犹因袭于先代,言政治者,必以唐虞三代为则,其观念久而弥笃及乎。民众渐繁,交通渐广,非复如古代。地旷人稀,天然之物足供人之所求,而无所歉也。情移势易,而古代之政治道德,有不可行于今日者,古先圣王之遗训非可。即为政治之准则,而儒学遂稍稍与政治不复一致。于是儒学对于政治有特别之位置研究之者,称为儒者。受特别之待遇以后,儒学遂与政治分离。有特别之道德上之价值。然其为政治之良,轨范则无稍殊。于昔历代帝王皆服,膺之以驯。致于今日,是则儒学于政治上之价值,为中国所特有。平治天下,参赞化育之道,舍儒学外无复他求。儒学兴起之所由,盖在于是此。由于历史及习惯所造而成,然则欲以佛教代儒者诚为必不可能之事也。
至于佛教之所由生,盖欲灭天然力所及,于人之势力也。故其教理为天然力之解释、而天然力之及于人者,其最大莫如生死解脱,生死即佛教之第一义也。生死既解脱,则一切之苦乐爱憎皆归于消灭,一切之贫富荣辱吉凶祸福亦皆归于消灭。既解脱生死,则必不以生死而动其心。宇宙虽大,坦坦平平天然力。虽纵其势力,吾人对之若东风之吹、马耳过雁之度行云也。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为佛、为神无论何物皆得胜之。此佛教所由,以解脱生死为第一义也。而其所本,由释迦对于宇宙之观察而立,解脱生死之理论。释迦立解脱生死之理论,扫除一切苦恼,洒然超脱无一物,足以相胜别有天地,其乐融融。天下万众无及之者,由是献身开导,大畅厥旨,立为佛教。是则佛教之目的,在于抵抗宇宙之势力,而解脱生死。与儒学之关系,于政治者大异。其趣固未尝以治国平天下为事也。要而言之儒学者,治国平天下之要术也,参赞化育之要道也;佛教者,释迦之宇宙观及人生观之总称也,解脱生死消灭一切苦恼以常住于极乐之要道也。斯二者,异其本原,异其历史,异其目的,夫如是斯二者。又安得相济以为用耶。故以儒学代佛教、或以佛教代儒学,决为不可能之事。阳明见武宗欲弃儒学,而用佛教,力陈其不可,诚非过也。譬以渡海者必用舟楫,陆行者必用车马诚为妙喻。虽然阳明不由其本原历史及目的而论之,惟以抽象的观察为事,是亦一缺点也。
夫使阳明而能深察儒、佛本原历史目的之相异,则知儒学之所由起在于治国平天下。故至有益于世教人道,佛教之所由起,在于灭杀宇宙之势力、解脱生死。故欲求安心立命之道者,不可不从事于此。诚如是则不必以二者相持比较,而亦不必斤斤于排佛矣。阳明未知此旨,所以为缺点也。然以此等论法,断事之是非曲直者,为当时所习见,未可以责阳明。盖当学问之未分科,则此等见解必不可免。已成通例,非独中国之学者为然。斯固无足深咎也。
阳明集中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欤?”阳明答曰:
吾儒养心,未曾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传习录》)
此种见解,即不寻儒、佛二者之本原目的历史,而惟并列现在,说示之道理以下批评,则阳明之言不可不谓得其正鹄也。
阳明与禅相异之点,实在于此,不可不察也。是故治禅学者,其心虽静,而已疏懒于世事。此凡治佛学者所比比然,亦其自然之结果也。治阳明学则不然,存心所以应事良知不昧。不因事物以扰乱其神明,故能无入而不自得。所以然者以其养心未曾离却事物故也。所谓未曾离却事物者,以正当之解释而言事物云者,即吾人为一大事之意。未尝离却事物云者,此大事耿耿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所谓大事由吾良心所认定,故养此心即能应此事矣。然则不欲绝人逃世而又不欲心为物役者,诚不可不从事于王学矣。
日本态泽蕃山,治阳明学者也,其评论儒、佛之言亦与阳明相类。其言曰:
道体有三:曰有,曰无,曰中。道儒道体之有也,固非无自然之妙,而以无与中道为里。老子以无为本,以有与中,道为里。释氏说有、说无、说中,道又说非中。道究亦以中道为本,以无有为里,然而儒虽着于形色,而为形色之主者,无也。非顽然之无,无形色之道也,其无神明,不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东西南北,无上中下,为虚灵不昧者也,是道体也。故谓之中形色之主无也,无之德中也,有物必有则也。
上论大旨谓心与虚空,同无声色香味,不可捕捉。然离个体则心不存,儒学于此个体中。以无声色香味之心之活动,说明其为有。佛教反之,以心之有的活动,想象于无的太虚的者。以佛教之目的,在于出离生死之苦界故也。以是不能承认心之个体的活动或有的活动。然虽绝对的论其为无,而非于无之外更无。所认以其所谓无非离有而为无故也。无非离有而为无则有,亦非离无而为有,言有则无俱,言无则有俱。曰有,曰无,直矛盾语耳。是故执于有者与执于无者,皆非正当。于是乎说中道,蕃山有见于此,故曰道体含有无中道三者。儒者道体之有,以无与中道为其里。释氏说有、说无、说中道,究以中道为本,以有无为里,可谓要言不烦矣。阳明谓,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祗顺其天则自然。即以无声色香味之心之活动,视为有的。蕃山所谓儒道体之有也,以无与中道为其里是也。阳明又谓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即其言以心之有的活动,想象于无的太虚的蕃山。所谓释氏说有、说无、说中道,究以中道为本,以有无为里是也。要而言之,儒学者,盖自唐虞三代之世,圣帝明王为治国安民计,所建立之法则。开其渊源乎,春秋战国孔孟相继出,不得其位。游说于四方,集门人弟子以讲先王之学。而儒之本干已立,其旨欲以世道人心为有形的锻冶,故其为说不得不以有为本,而探穷其奥。虽说无说中道,而其言多系于宇宙之事相,固其所也。
释氏不然,见吾人人类受宇宙之制裁而思脱之,以为宇宙制裁之至大者,莫如生死,故其教以解脱生死为目的。更端言之,即脱有的之制裁,而入于无的之境界也。故以无为其目的,其言关于宇宙之事相者少。亦固其所约言之,儒以有为本,而以驭无时,时由无以正其误谬,补其不明;佛以无为本,而以驭有时,时由有以为无之体验,补无之不足。更就两者之来历以言佛教,自昔迄今于其大体论据无所更变。至于儒学,则自宋儒之倡,性理而旨趣,一变其甚者,殆有与佛教合一之观。如象山阳明一派,倡一元论者,以无为本,以有为其附属。
故阳明之诋,佛未为当也。儒、佛之本据,有先后本末之差异如此。然而说道统之理不因此而有障碍也。何则古今数千年东西洋之学者,欲究宇宙观及人生观者、或偏于主观、或偏于客观?然欲说客观,必要有客观之对象,此数见不鲜者也。阳明欲说有而入于无,遂以无为根据而说有;佛欲说有而入于无,遂以无为根据。而说无、说有、说中道,至其所根据则皆在于无。阳明之学说,诚本于禅略无牴牾。唯阳明欲说有,而以无为根据不抛却事相,从于天则自然。佛则不然,欲说有而以无为根据,故灭尽事物渐入虚寂,遂至于说中道其不同在此。至其以无为根据,则无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