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言(1 / 1)

一、为宋儒道学勃兴之一大导火线者,厥在于佛教者之流行,此学者所共认也。故宋以来之学者,谓之多少,皆受佛之感化,殆无不可。然其中亦有厚薄,如象山,如阳明。其感化之最厚者也。本书对此感化最厚之阳明,详述其私淑佛教之迹。

二、本书所期,盖对于千岁不朽之阳明。抽象其心意思想而证明,其基础实在于禅。俾世之慕阳明之心志者,由此而知,有志于佛禅之修养,其有益不待言也。区区微意实在于此。

三、执笔之际为文期于易解,虽书中所引颇多,读之或不免有多少之困难。愿读者不辞精读之劳是所深幸。

明治三十七年十二月 里见常次郎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