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知”之说(1 / 1)

夫谓良知即人心之主宰者,何也?阳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言曰:“自其形体而言谓之天,自其主宰而言谓之帝,自其流行而言谓之命,自其赋于人而言谓之性,自其主于身而言谓之心。心之发谓之意,意之体谓之知,其所在谓之物。”盖宇宙之间,本无二物。我之所禀以生者,即宇宙之一部分。其原质,与天地万物无不同。(故曰:“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非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阳明之言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岂惟草木瓦石,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钱绪山曰:“天地间只有此知。天只此知之虚明;地只此知之凝聚;鬼神只此知之妙用;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与万物,只此知之合散;而人只此知之精粹也。此知运行,万古有定体,故曰太极;无声臭可即,故曰无极。”欧阳南野曰:“道塞乎天地之间,所谓阴阳不测之神也。神凝而成形,神发而为知。知也者,神之所为也。神无方无体。其在人,为视听,为言动,为喜怒哀乐;其在天地万物,则发育峻极。故人之喜怒哀乐,与天地万物,周流贯彻,而无彼此之间。”阳明之学,于一元之论,可谓发挥尽致矣。) 而此原质,自有其发窍最精之处。此处即我之心。心也,意也,知也,同物而异名。故用力于知,即用力于心;而用力于心,即用力于造成我之物质发窍最精之处也。此致良知之说所由来也。

不曰用力于心,而曰用力于知者,何也?曰:“心、意、知同体不离。舍意则无以见心,舍知则无以见意也。”故曰:“心无体,以知为体。”然知亦非能离所知而独存也。故曰:“知无体,以感应是非为体。”又曰:“心之本体至善,然发于意则有善有不善。”此犹主宰虽是,而流行之际,不能无差也。意虽有善有不善,“然知是知非之知,未尝不知”。则犹流行偶差,而主宰常存也。心之体,既必即意与知而后可见,则欲离意与知而用力于心者,自系邪说波辞。故曰:“欲正心者,本体上无可用功。必就其发动处著力。知其是而为之,知其非而不为,是为致知。知至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故曰:“大学之要,在于诚意;诚意之功,在于格物;诚意之极,厥惟止至善也。”阳明之学之纲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