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方面总能迅速地无师自通。例如,被宠坏的孩子经常害怕独自一人留在黑暗中。他们害怕的并不是黑暗本身,而是想利用恐惧心理将母亲留在自己身边。
有一个从小受宠爱长大的孩子经常在黑暗中大哭。
有一天晚上,他大哭时母亲走进房间,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害怕?”
“因为天太黑了。”他答道。
但母亲已经意识到了他的行为的目的,问道:“那么我进来了以后天变亮点了吗?”
黑暗本身无关紧要,他对黑暗的恐惧仅仅意味着不想与母亲分离。他的所有情绪、力量和心智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情境,使母亲能走到他身边,与他在一起。他会用哭闹、大喊大叫、无法入睡或其他办法使自己成为一个麻烦精,从而把母亲带到身边。
很久以来,有一种感觉一直在吸引着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那就是恐惧。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不再关注寻找恐惧的原因,而是努力寻找其目的。所有被宠爱的孩子都有恐惧症。通过害怕的方式,他们可以吸引到注意力,并将这种情绪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他们利用害怕来达到与母亲在一起的目标。胆小的孩子总是被宠爱的孩子,而且还想继续受到宠爱。
这些被宠坏的孩子总会做噩梦,并在睡梦中号啕大哭。这个症状众所周知,但如果说梦与现实相反,就无法理解这个现象。本来,睡梦和清醒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
儿童在梦中的行为方式也与白天大同小异。当他想扭转形势、占据优势位置时,他的整个身心都会为此而准备。通过一些训练和经验,他会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即使在睡梦中,与他的目标一致的思想、图像和记忆都会涌入脑海。
在拥有一些经验后,受溺爱的儿童发现由噩梦衍生的荒诞情绪可以将母亲留在身边。即使长大成人后,受溺爱的孩子还会做焦虑的梦。在梦中害怕是一个经过检验证明可行的获得注意力的策略,已经固定成为一个习惯了。
这种焦虑的利用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们听说有被宠坏的孩子晚上从不惹麻烦,就会觉得非常奇怪。吸引注意力的办法五花八门。有的小孩会觉得睡衣很不舒服,或是要喝水;有的小孩会害怕妖魔鬼怪;有的小孩非要父母在身边才能入睡;有的梦游,半夜从**掉下来或尿床。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小孩,她晚上似乎从不找麻烦,只在白天惹事。我发现这非常奇怪。我提示了所有用来吸引母亲注意力使她靠近的花招,这个女孩一个都没有用过。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因。
“她睡在哪儿?”我问小孩的妈妈。
“在我**。”她回答道。
生病也是被溺爱的儿童经常寻求的庇护手段,因为生病时,他们会得到比平常更多的宠爱。痊愈后,这些孩子会经常表现出一些问题儿童的迹象,似乎是由于生病使他们变成问题儿童的。然而,事实是,他们痊愈后会想起自己在生病时所受到的照顾。母亲再也无法像生病时一样宠爱他,因此他会变成问题儿童来报复家长。
有时,儿童如果注意到其他孩子在生病时成了关注的焦点,就会希望自己也生病,甚至会亲吻生病的孩子,以期传染上疾病。
有个女孩在医院待了四年,极受医生和护士的宠爱。她刚回家时,父母也极其溺爱她,但几周过后,注意力便有所减弱。一旦有愿望没有达成,她就会将手指放到嘴里,说:“我住过院的。”她不断地提醒其他人她曾经患过病,想重新创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同样的行为也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有些人经常喜欢提到自己的病史或做过的手术。另一方面,有些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在生过一场病后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给他们惹麻烦。
我们已经讨论过,身体缺陷会给儿童造成额外的负担,但我们也看到这并不足以解释性格上的坏品质,因此,我们怀疑,治愈疾病本身是否也和这种改变有关联。
有个男孩是家里的次子,他撒谎、偷窃、逃学、为人凶残、不服管教,惹了很多麻烦。老师不知道拿他怎么办,急着想把他送到劳教所去。这时,男孩病了。他患了髋关节结核病,在石膏模型里躺了半年。痊愈后,他成了家里表现最好的小孩。
我们无法相信疾病给他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但很快便清楚地发现,这个变化是由于他意识到了过去所犯的错误。他一直以为父母偏爱其他兄弟,总是觉得自己被人厌弃。生病期间,他发现自己成了关注的焦点,受到了每个人的关心和照料,于是便很聪明地抛弃了自己一直被忽视的想法。
现在我们要讨论家庭合作中另一同样重要的部分:孩子间的相互合作。除非孩子们觉得相互平等,否则人类就缺乏培养社会感的良好基础;除非男孩和女孩觉得彼此平等,否则两性间的关系将一直存在严重的问题。
许多人问:“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为何会如此不同?”
一些生理学家试图将它解释为基因组成的差异,但我认为这是极为荒唐可笑的。
我们可以用小树苗的成长来解释孩子的成长。几棵树即使生长在一块,每一棵所面临的处境都会各有不同。假如其中某一棵由于得到的阳光更充足,土壤更肥沃,生长得更快一些,那么它的生长对其他树木的成长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它会遮住其他树木的阳光,它的根系向四周伸展会夺走它们的养分。其他树却会变得矮小,生长受阻碍。如果一个家庭中某一位成员特别突出,也会造成相同的后果。
我们在前文提到过,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应在家庭中处于控制地位。如果父亲非常成功或非常有才华,孩子经常会觉得他们永远也无法取得相同的成就。他们会灰心失望,对生活的兴趣会减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名人的孩子会让父母和社会失望。
孩子们看不到取得可与父母相媲美的成就的希望。因此,假如父母在他们的行业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在家里不应太过强调自己的成功,否则孩子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对于孩子们而言,情况也是一样。如果某个孩子发展得特别好,很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偏爱。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件好事,但其他小孩会感觉到这种差别而产生憎恨之心。没有哪个人能毫无怨恨地忍受自己不能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尊重。
一个杰出的孩子可以毁掉其他所有孩子,毫不为过地说,其他所有人的成长都会缺乏精神动力。当然,其他孩子仍会追求优越的地位,并且会永无止境地拼搏下去,但他们的目标有可能偏离主流,或是脱离现实,或伤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