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括: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性
正如张斌贤在《重构教育史观:1929—2009年》一文中指出的,“从近百年学科发展的历程看,专题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正说明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方向的重大转变,即从综合走向分析,从宏观把握转向微观研究,从整体认识转向具体探微。这种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外国教育史研究正日益摆脱教科书传统的束缚,逐渐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性。只有当教育史研究充分获得了历史研究的本质,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学术合法性,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近10年来教育史研究的进展并不是因为在教育史的本体论有什么突破,而主要表现在方法和方法论的变换”。①“从综合走向分析,从宏观把握转向微观研究,从整体认识转向具体探微”的重大转变,不仅是外国教育史学科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同样也是中国教育史学科所产生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史学科就在逐渐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性,回归教育史学科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教育史研究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研究。
一、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
教育史学界从对中外教育史学科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中,开始探索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第一,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危机意识增强。教育史学科的危机意识,一方面表明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存在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了教育史工作者站在学科自觉的高度,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科建设进行自我反思,以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理论意识逐步提升。第二,提高教育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意识增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借鉴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展开教育史研究。对于教育史学科自身理论建设来说,教育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明确主张学科性质史学论、研究对象三分论、研究中心下移论、理论方法现代化、学术传统继承论、学者素养要素论、未来发展多元论七个方面的系统论述,推动了新时期关于教育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关于研究对象三分论的学术提倡,既对以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史研究为中心的二分论提出了新挑战,又为新时期展开教育史学科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空间。同样,对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视,促进了教育史研究中交叉型、综合型研究成果的产生。
第三,深化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中级理论”意识增强。教育史学科的“中级理论”就是教育史学理论,就是对教育史研究的研究。其中,教育史工作者对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史学的功能与价值、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教育史研究者的素养及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关于教育史学基本问题的学术共识。特别是《教育史学》的出版以及对西方教育史学的关注和研究,推动了教育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第四,教育史学科研究的视线下移。新时期以来教育史研究的视线逐步下移,教育史学科研究转向教育历史的日常问题,表现为从精英转向民众、从高层转向基层、从中心转向边缘、从高雅转向世俗,开始关注历史发展中的具体教育问题,回归日常成为教育史研究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从而真正展现出有血有肉的教育史学科特点。日常化、具体化、民间化、多元化,逐渐成为教育史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方向。第五,教育史学科建设的方法论意识增强。教育史学界一方面对新的史学研究方法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出现了大量运用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展开教育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大大丰富了教育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开始注重教育史学方法论体系建设,并逐步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过往的教育史学研究。此外,对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重视和提倡,也是加强教育史学方法论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进入了又一个由“破”到“立”的新阶段,其中“破”在于破除以通史研究为主体的教育史学科建设模式,“立”在于建立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史学科体系。
二、教育史学科基础建设
教育史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学科基础建设,挖掘、整理、翻译和整理了大量中、外教育史基本史料,为中外教育史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系统和全面的原始材料。①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2010年);《民国教育史料丛刊》(李景文、马小泉,2015年);《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史料》(曲铁华,2016年);“中国当代教育论丛”(王策三、鲁洁、顾明远等,2001年)等。②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①(单中惠、徐小洲,2009—2013年);“美国教育经典译丛”①(张斌贤,2010—2012年);《欧洲大学史》(瓦尔特·吕埃格,2014年);《古典教育史》(希腊卷、罗马卷)(亨利-伊雷内·马鲁,2017年)等。
三、教育史学科研究成果
新时期以来教育史研究的视线逐步下移,教育史学科研究转向教育历史的日常问题,表现为从精英转向民众、从高层转向基层、从中心转向边缘、从高雅转向世俗,开始关注历史发展中的具体教育问题,回归日常成为教育史研究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从而真正展现出有血有肉的教育史学科特点,教育史学科研究成果也经历了由“学科时代”向“问题时代”的转变。
第一,中国教育史方面。①教材:《中国教育史导论》(张彬、周谷平,2007年);《新编中国教育史》(曲铁华,2011年);《中国教育史》(谢长法,2012年);《中国教育史》(张传燧,2014年);《中国教育史新编》(王建军,2014年);《中国教育史》(赵国权,2015年)等。②专题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何东昌,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60年》(方晓东,2009年);《共和国教育60年》(杜成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胡松柏,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史》(郝维谦等,2011年)。教育活动史研究:“中国教育活动史专题研究丛书”(周洪宇,2011年);《多样的世界:教育生活史研究引论》(周洪宇、刘训华,2014年)。女子教育史研究:《中国女子教育史》(熊贤君,2006年);《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年)》(周一川,2007年);《浙江近代女子教育史》(吴民祥,2010年);《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2011年);《女性教育沉思录》(段红英,2013年);《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程谪凡,2016年)。教育史学科发展史研究:《史学转型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1901—1937年)》(郑刚,2013年);《制度变迁与知识生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发展研究(1949—2001)》(王俊明,2014年)。特殊教育史研究:《特殊教育史》(张福娟,2008年);《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郭卫东,2012年);《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甘昭良,2013年)。农村教育史研究:《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苗春德,2004年);《农村教育史》(李水山,2007年);《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李涛,2009年);《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李水山等,2010年);《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清末民初东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1)》(杨晓军,2011年)。教育口述史研究:《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潘懋元口述,肖海涛、殷小平整理,2007年);《顾明远教育口述史研究》(顾明远口述,李敏谊整理,2007年);《王炳照口述史》(王炳照口述,周慧梅整理,2010年)等。高等教育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潘懋元,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田正平、商丽浩,2006年)等。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日本侵华教育全史》(宋恩荣、余子侠,2005年);《日本侵华教育史》(齐红深,2002年)。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中外教育交流史》(田正平,2004年);《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杨晓,2004年);《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刘晓琴,2005年);《庚款留学百年》(程新国,2005年);《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李涛,2006年)等。社会教育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王雷,2003年);《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黄书光,2005年)等。科举史研究:《科举学导论》(刘海峰,2005年);《中国科举史》(刘海峰、李兵,2004年);《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张亚群,2005年)等。教育叙事研究:《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丁钢,2008年);《教育空间中的话语冲突与悲剧——中国十一世纪的经验》(周勇,2004年);《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张素玲,2007年);《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许美德,2008年)等。此外还有各类专题教育史著作:《音乐教育史研究》(马东风,200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周洪宇,2004年);《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熊明安、喻本伐,2005年);《中国家族教育》(党明德,2005年);《中国书院史》(邓洪波,2005年);《中国国防教育史》(徐则平、赵永伦、王华,2005年);《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吴民祥著,2006年);“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江铭、谢长法,2006年);《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王伦信、樊冬梅、陈洪杰等,2007年);《中国考试通史》(杨学为,2008年);《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李水山、黄长春,2010年);《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张世欣,2010年);《中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百年变革研究》(陈自鹏,2012年);《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周慧梅,2012年);《“新国民”的想象: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周慧梅,2013年);《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陈天顺,2014年);《中国古代学校教材史论》(吴洪成,2016年);《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陈桂生,2015—2016年);《世态与心态——晚清、民国士人日记阅读札记》(田正平,2017年);《中国私塾史》(蒋纯焦,2017年);《教育文物:书写在大地上的教育史》(王雷,2018年)等。
第二,外国教育史方面。①教材:《外国教育史》(王保星,2008年);《外国教育史》(贺国庆等,2009年);《外国教育史》(杨捷,2010年);《外国教育史》(刘新科,2012年);《外国教育史》(张斌贤,2015年)等。②通史:《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吴式颖、任钟印,2002年)等。③专题史。俄国教育史研究:《俄国教育史——从教育现代化视角所作的考察》(吴式颖,2006年)。欧美教育史研究:“欧美教育史论丛”(张薇、王凯、周保利等,2011—2012年)。美国教育史研究:“美国教育史研究论丛”(朱文富、何振海,2016年);“美国教育变革研究丛书”(张斌贤,2014年);《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王保星,2005年);《战后美国教育史》(贺国庆、何振海等,2014年);《美国教育:观念与制度的变迁》(张斌贤、郭法奇,2017年);《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王晨、张斌贤,2018年)等。日本教育史研究:“日本教育史研究论丛”(朱文富、李文英,2016年)等。欧洲中世纪教育史研究:《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研究》(刘河燕,2009年);《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宋文红,2010年);《欧洲中世纪大学》(张磊,2010年);《西欧的知识传统与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孙益,2012年)。女子教育史研究:《外国女子教育史》(杜学元,2003年);《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诸园,2017)等。教育实验史研究:《外国教育实验史》(杨汉麟,2005年)。高等教育史研究:《外国高等教育史》(贺国庆等,2003年);《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2003年);《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吴式颖、褚宏启,2006年);《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单中惠,2006年)等。此外还有各类专题教育史著作:《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单中惠,2005年);《中外教育史汇通》(金忠明,2006年);《西方领导教育史》(单中惠,2008年)等。
第三,教育史学研究方面。各类著作:《美国教育史学:嬗变与超越》(周采,2006年);《教育史学:传统、理论和方法》(威廉·W.布里克曼,2013年);《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中国教育史学实践范式研究》(刘来兵,2013年);《教育史学》(杜成宪、邓明言,2014年)、《西方教育史学百年史论》(史静寰、延建林等,2014年);《英国教育史学:创立与变革》(武翠红,2015年);《创新与建设——教育史学科的重建》(周洪宇,2016年);《当代西方教育史学流派研究》(周采等,2018年);《教育史学通论》(周洪宇,201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