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德育原理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1 / 1)

1987年,党的十三大胜利召开,系统阐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于是,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深化教育改革”等问题的讨论。当时的教育实践界也在进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讨论。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理论界的思想比较活跃。结合社会经济转型,德育也要转型。于是,德育理论界展开了对德育功能、德育地位、商品经济与德育等问题的研究。德育原理学科创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出版情况

时代在发展,理念在变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加快德育理论的变革,是德育学者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由此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出版的**。此时期我国出版的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主要有:

李长喜、卓晴君:《德育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赵瑞祥:《学校德育学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刘济良:《德育学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古人伏:《德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3。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刘献君:《大学德育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胡厚福:《德育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储培君:《德育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周之良:《德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刘秋梅:《学校德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袁元、郑航:《德育原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五章 学科体系创新发展时期的德育原理(1992—2001年)

曾红路:《德育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郭娅玲、涂光辉:《小学德育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胡厚福:《德育原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二、德育原理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

(一)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

这一时期,德育原理领域有影响力的教材比较多,前期以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为主。该著作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参与编写的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德育学科研究背景。全书共有13章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章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何以需要道德哲学;第二节道德哲学的贡献;第三节道德哲学的作用范围

第二章文化学视角中的德育

第一节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目的;第二节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内容;第三节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第三章德育与认知

第一节道德与智慧的平行发展;第二节个体道德认识的发生与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结论

第四章道德与情感

第一节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第二节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地位;第三节把人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目标来建构;第四节在德育过程中促进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德育的本质·地位·改革

第一节德育涵义的扩展和质的界定;第二节德育的实体性和地位;第三节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改革

第六章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

第一节德育目标概述;第二节德育目标的分类;第三节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

第七章德育的个体及社会功能

第一节德育的功能观;第二节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第三节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第四节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第五节德育的经济功能;第六节德育的政治功能;第七节德育的文化功能;第八节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第九节德育之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关系

第八章德育过程理论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分析;第二节思想品德形成的机制;第三节德育过程的组织

第九章德育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德育方法的重要性;第二节各种德育方法及其功能特点;第三节德育方法的应用问题

第十章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

第一节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概述;第二节教育者的社会角色转换;第三节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第四节发挥教育者个性德育影响的过程和特点;第五节教育者的德育素质分析;第六节师生关系与德育

第十一章学校德育管理

第一节学校德育管理概述;第二节学校德育管理的一般原理;第三节学校德育管理机制

第十二章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新探

第一节德育评价与品德测评;第二节品德测评概观;第三节德育评价应用之一:OSL品德测评法;第四节德育评价应用之二:FRC品德测评法

第十三章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共同呼声和理论起点;第二节主知主义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流;第三节道德相对主义在理论上被普遍接受;第四节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由盛及衰;第五节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趋向多学科整合这部著作既是对我国前一阶段德育原理研究成果的总结,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特别是对德育的理论基础,即德育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德育的本质、功能、过程、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论证,有一定的突破,大大提升了德育原理教材建设研究的理论水平。①

(二)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

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2001年该教材进行了修订,出版了第2版)2001年版本的内容体系如下:

绪 论

第一章现代社会、现代人与现代德育

第一节社会、人、德育在相互作用中发展;第二节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德育现代化;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德育

第二章现代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概述;第二节现代德育过程的分析;第三节现代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第三章思想品德观与现代德育

第一节思想品德概述;第二节品德结构与德育;第三节品德发展与德育;第四节品德的时代特征与德育

第四章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第一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概述;第二节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第五章现代德育课程

第一节德育课程概述;第二节认识性德育课程;第三节活动性德育课程;第四节隐性德育课程

第六章德育网络

第一节德育网络的含义与功能;第二节德育网络中的组织及其沟通措施;第三节学校在社区教育网络中的功能

第七章现代德育方法与模式

第一节两种德育方法论;第二节德育方法的分类及其内容;第三节德育模式

第八章现代德育管理

第一节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含义、结构与特点;第二节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内容;第三节现代德育管理的运行

第九章现代德育评价

第一节德育评价概述;第二节现代德育评价的科学理论基础;第三节德育工作评价;第四节学生品德评价

第十章现代德育研究

第一节现代德育研究概述;第二节现代德育研究方法论;第三节现代德育研究常用方法;第四节行动研究;第五节德育专题研究设计指导

第十一章当代外国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当代外国德育理论简介;第二节当代几个主要国家学校德育简介;第三节外国学校德育改革动态及启示

该教材以“现代”为主线,对“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做了充分论证,增加了前期教材很少论及的内容:德育课程①,思想品德观与现代德育,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给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现代德育模式,现代德育研究等。这使得教材理论体系有了较大的创新。②该教材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三)檀传宝著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版)是作者个人的一部学术著作,是作者多年来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一本教材。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努力追求的首要特色是尽力‘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书中许多内容就可能有自己的‘一孔之见’。”③内容包括10章和一个附录(以2015年版为例):

第一章德育范畴

第一节德育概念;第二节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第三节德育的现实形态及其重要意义;第四节德育理论及主要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第二节德育的功能

第三章德育对象

第一节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第二节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第三节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

第四章德育目的

第一节德育目的及其功能;第二节德育目的的类型与结构;第三节德育目的的决定

第五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特点;第二节两类德育过程模式述评;第三节德育过程的矛盾与德育过程的组织

第六章德育内容

第一节学校德育内容及其决定因素;第二节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德育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德育课程;第二节德育的学科课程;第三节德育的活动课程;第四节德育的隐性课程

第八章德育方法

第一节德育方法概述;第二节德育方法述要;第三节德育方法的应用

第九章德育主体

第一节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第二节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和水平提升

第十章德育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第二节影响学校德育的诸种环境

因素分析;第三节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

附录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

该著作的特色是加强了对德育对象、德育主体和德育环境的研究,对德育概念的理解主张“守一而望多”的原则,以“新性善论”为现代德育的基础,在德育主客体关系方面全面展开对“道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探讨,论述了“新保守主义”师生观及反对“年龄歧视论”发展观等,体现了作者在德育研究上的独到之处和创新思想。①著作中的许多有个性的探索对德育原理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

(四)黄向阳著的《德育原理》

黄向阳的学术著作《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

“德育”的名与实;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当代中国的“大德育”;从“泛指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到“限指道德教育的德育”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教育的道德性质;教育与道德;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从作为教育工作的德育回到作为教育目的的德育

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

怀疑与反对意见;以个人道德发展为取向的辩护;以促进社会道德进步为取向的辩护;以维持学校生活秩序为取向的辩护;个人、社会、学校取向的关系;消极德育与积极德育;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理性的德育信念

第四章德育的可能性

美德可教吗?伦理学分歧;教学论分歧;语言学分歧;道德可教之信念的理性基础

第五章德育内容

道德类型与德育;道德层次与德育;品德结构与德育;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第六章德育手段

语言;榜样;情境;环境;体验;奖赏与惩罚

第七章德育方法

说服;示范;讨论;角色扮演

第八章直接道德教学与间接道德教育

从“以学为本的德育”到“以教为本的德育”;直接道德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来自学校集体生活的道德影响;全方位德育

第九章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德育模式概论;基于道德发展理论的德育观;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简评

第十章体谅模式

理论假设;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简要的评论

第十一章社会行动模式

理论假设;学科教学与社区参与计划相结合的社区问题课程;简要的评论;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独领**的著作与教材,其内容体系和我国已出版的著作与教材有很大不同。它以探究的方式陈述问题,学理性、学术性比较强。正如陈桂生所言,这是“整合德育知识的新建树”,也是一本“相当优秀的‘德育原理’教材”。①

三、德育原理分支学科的发展

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社会转型给我国德育带来了巨大挑战,致使学校德育面临困境,于是德育变革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另辟蹊径,结合德育实践,开始注重德育原理学科的分化研究与整合研究,从整体上提高德育原理学科的科学性和现代性。这一时期出现的德育原理分支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

随着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正常化,一些学者开始进行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张志建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高谦民的《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蓝维的《德育学科教学心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张家恩等人的《德育活动课程概论》(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张雪岩的《德育教学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二)德育模式论的发展

随着对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介绍与学习,国人开始系统研究德育模式问题。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解传裕等人的《德育理论新探索及模式实验研究》(辽海出版社,1998);李伯黍、岑国桢的《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黄松鹤的《道德教育过程模式论》(华龄出版社,2000)。

(三)德育评价学的发展

随着德育理论研究的全面展开,怎样对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进行评价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胡卫的《学生品德测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肖鸣政的《德育测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沈自强、曲永礼的《高等学校德育评估工程》(大连出版社,1993);谢新观、肖鸣政的《德育测评的理论与技术》(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肖鸣政的《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孙秀玉、邵龙宝的《高校德育评估》(大连出版社,1996);吴书元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四)德育管理学的发展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如何运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效能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赵慕熹的《中小学德育管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黄兆龙的《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张兆华的《高校德育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刘国华的《高等学校德育管理学概论》(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屠大华的《中小学德育管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等。

(五)比较德育学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学者在大量翻译和学习国外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比较德育学。这方面的著作比较多,主要有: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宋春宏、罗映光的《德育系统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冯增俊等人的《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朱永康的《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宋春宏的《比较德育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郭本禹的《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的《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董小燕的《比较德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郑永廷、李萍、钟明华等人的《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除了上述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外,上一章谈到的德育心理学、德育思想史、德育艺术等也在继续发展。当然还有一些分支学科在发展,例如德育社会学、德育文化学、德育环境论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