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1 / 1)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素质教育全面展开。这一时期德育原理领域的学者们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现代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全面规划学校德育的序列性。

第一,不断创新德育原理理论体系,科学研究成果涌现。这一时期,我国出版的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比较多,其中一些教材及时吸收时代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拓展、深化德育原理学科体系研究。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德育理论突出的创新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了德育原理学科理论基础的研究,例如,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用大量篇幅研究了德育学的哲学基础、文化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二是把课程理论纳入德育原理理论体系,例如,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专章研究。

第二,加快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从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颁布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我国开始把大中小学德育作为整体考虑,科学提出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和方法。1999年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学校德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第三,加快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把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目标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到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国最终确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我国对各级各类德育课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中学政治课在1992年、1998年经历了两次改革。特别是在1998年,全国政治课经历了重大变革:新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突出党的十五大精神。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形成了“1998方案”。

第四,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形式,拓展德育方法与路径。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批“红色网站”产生了,使得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延伸到了虚拟世界。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德育研究比较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这些都使得学校德育的形式、方法与途径趋于多样化。

第五,加强德育管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这一时期,各种德育制度的建立,例如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颁布、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等,使得德育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同时,由于改革的深入,社会影响更加复杂多样,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使得德育仅仅局限在学校中已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强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各界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教育委员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设立家长接待日,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大大拓展了德育原理的研究范围。

第六,德育原理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这一时期除了原来的德育心理学、德育思想史、德育艺术等分支学科继续发展外,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德育模式论、德育评价学、德育管理学、比较德育学、德育社会学、德育文化学、德育环境论等学科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德育学科群。

总之,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加强德育改革,不断提高德育原理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不断增强学校德育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注重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衔接,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的建构上注重系统完整性;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但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德育的价值被忽视,德育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德育重管理轻学生人格的养成,德育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做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