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我国的教育学科开始恢复与重建,期间经过两次反思。第一次反思以“**”中的极“左”错误路线为反思对象,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邓小平恢复中央领导工作,并亲自抓“科学”和“教育”两大领域,同时恢复高考制度。通过反思,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得到了解放。1978年2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积极开展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这标志着教育科学开始重新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78年2月,教育部决定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针对我国教育科学落后的状况,明确提出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号召。于光远进一步提出,教育科学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建立一个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科学研究体系,并且要有相当的规模。①随着教育科学体系的恢复与重建,一些院校的教师开始组织编写教育学教材。因为高考制度的恢复,一些师范院校的教育系科逐步恢复并开始招生,编写教育学科的相关教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第二次反思以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为先导,重新审视教育历史,开展教育本质大讨论。1979年,我国重要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创刊,在第4期上发表了周扬的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文章,提出要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1981年,《教育研究》开辟专栏,继续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繁荣教育科学”的讨论。正是在这次反思的基础上,我国教育科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重建。
一、“大教育学”中德育原理内容的恢复
尽管在这一时期,许多高校为学生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但没有出版相关教材和学术著作,许多教师自编讲义。这一时期我国出版的教育学教材也不多,对德育原理学科知识的介绍和研究,也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教育学教材的相关内容。
二、德育原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启动
“**”结束后,一些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教育系科得以恢复与重建,开始招收学校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了给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一些早期从事德育研究的学者,开始思考德育原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问题,促使人们思考德育原理学科建设问题,并启动德育原理相关理论研究。这一时期也有少数学者撰写著作专门探索德育原理问题,德育原理学科初现端倪。
(一)德育方面的著作
查阅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我国出版的德育著作和翻译的国外的德育著作主要有:
朱振宗:《谈青少年道德教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张世富:《怎样对中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关于德育心理的几个问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研究室:《道德与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陈作理:《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简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丘德诺夫斯基等:《苏联德育心理研究》,陈会昌译,太原,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2。
(二)德育理论的新探索
这一时期,由于德育原理课程的开设,一些学者开始对德育原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1.对德育概念的反思
1976年10月,“**”结束。经过两年的拨乱反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政策。1977—1987年,我们基本上回到了从前的观点,认为德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必须从新时期的总任务出发,对中小学生集中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并结合进行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这一时期我国还加强了大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研究和编写。这一时期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并列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对德育本质的探讨
最早对德育本质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是李道仁先生。他认为,探讨德育本质,必须首先把握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揭示德育本质,掌握德育规律。这是我们探讨德育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德育自身的特殊矛盾是什么?这要从德育过程出发具体分析。德育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思想言行规范和受教育者。李道仁同时认为,德育的本质,即德育过程的特殊的矛盾运动,是教育者、思想言行规范、受教育者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是教育者将社会提出的思想言行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矛盾运动过程,只要德育过程存在,这个矛盾运动始终存在。①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德育本质“转化说”占主导地位。
3.对德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从新时期的总任务出发,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大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远大理想、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是对过去错误做法的纠正,同时结合当时我国国情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的德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专门人才。同时该文件还指出,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为“四化”服务,将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业务,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作为新时期的德育目标。
4.对德育过程的研究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德育过程理论在德育原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这促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德育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研究、德育过程阶段研究等。主要成果如下:
王逢贤:《学校德育过程特点初探》,载《教育研究》,1979(3)。
班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载《教育研究》,1980(3)。
鲁洁:《德育过程初探》,载《教育研究》,1981(2)。
钟伦士:《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过程和规律》,载《教育研究》,1981(4)。
胡守菜:《道德教育过程及其特征》,载《教育科学文摘》,1981(4)。
冷冉:《德育过程阶段说》,载《教育研究》,1982(10)。
张玉良:《德育规律初探》,载《江西师院学报》,1982(2)。
罗明基:《德育科学化浅探》,载《辽宁师院学报》,1982(6)。
5.对德育评价的研究
“**”结束后,在德育评价领域,人们开始反思,对过去一些好的评价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并加以恢复,同时结合新的德育实践开始探索新的德育评价方式与方法。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德育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一是学校德育评价没有完整的评估体系且方法比较单一;二是人们对学校德育评价缺乏科学的认识;三是德育评价方法与德育目标相脱离。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当时的德育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水平依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没有科学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缺乏对德育目标的具体分解。
6.对古代德育思想的寻根研究
“**”结束后,人们反思过去对传统德育一概否定的错误思想,开始思考面对新的形势怎样开展德育。在当时,借鉴古代思想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德育界开始了寻根研究,出现了传统德育研究的热潮。主要成果如下:
毛礼锐:《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
翁金墩:《略论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宋惠昌:《关于道德的继承性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
裴文敏:《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臧乐源:《略论道德的阶级性和共同性》,载《文史哲》,1980(6)。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载《教育研究》,1980(1)。
黄济:《关于道德继承性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7.对一些革命家、教育家的德育思想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
陈景磐:《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共和国教育学70年·德育原理卷会科学版)》,1980(4)。
周德昌:《中国古代教育家论德育的过程和方法》,载《教育研究》,1981(4)。
李伯黍:《柯尔堡的道德教育观点述评》,载《教育研究》,1981(4)。
宋惠昌:《学习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思想》,载《教育研究》,1981(11)。
杜殿坤:《苏霍姆林斯基谈道德教育》,载《教育研究》,1981(12)。
燕国材:《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储培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载《教育研究》,1982(4)。
这一时期,人们还对德育的理论基础、德育心理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为德育原理学科走向独立以及德育原理著作和教材的出版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