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对旧有盲聋哑学校的接收与改造,加上大量新的特殊学校的兴建,对教师数量与质量上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提高,特殊教育发展与特殊教育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出现。
这种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对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上的要求。由于盲聋哑学校的扩充与新建,师资匮乏的现象开始越发明显。表2.1展示了1953—1959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与教师的基本情况。
表2.1 1953—1959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与教师的基本情况[13]
从表2.1的数据对比来看,从1953年到1959年,学校数量增加了约3.6倍,教师数量增加了约3倍。盲聋哑学校师资缺口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扩大的状况。新中国早期的聋哑教育家戴目曾就20世纪50年代特殊教育师资缺乏的状况有一段生动深刻的描述:在聋哑教育大发展中,师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去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村掀起了大办盲聋哑学校的热潮,但是各地都发生了严重的“师资荒”。有些地方成立了学校,因为没有师资,不能上课,等着向上级要人;有的地方派了教师到聋哑学校去参观学习,但因为缺少最基本的业务知识,教学上的困难也很大。同样,之前的聋哑学校也在不断发展、扩充,新的班级增加了,师资问题也感到困难。有些地方采用带徒弟的办法,边学边教。很显然,这些办法只是暂时的。[14]
另一方面,随着特殊学校的扩充以及随之带来的教师数量上的增长,特殊教育教师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上文中提到的一系列盲聋哑学校教学改革,势必对现有特殊学校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改革发展的需求。以口语教学改革为例,“口语法牵涉到的知识部门较为广泛,要求具有较高质量的师资”[15]。而在当时,由于旧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特殊师范教育,盲聋哑学校多采取师父带徒弟的教师培养方式,师资总体水平偏低,且参差不齐。在对特殊学校的接管改造过程中,原有学校的师资也一并保留下来。因而,盲聋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特殊教育推进力度的增加,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整体偏低的问题更为凸显。1957年,《教育部关于办好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几点指示》中对师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现有盲童学校和聋哑学校的师资水平一般都很低,并有少数教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因此,提高现有师资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就成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关键问题。”[16]很明显,师资问题如不解决,无疑将成为新中国特殊教育推进中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