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中,只有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史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的,其余绝大多数分支学科是在高等教育学学科成形阶段建立起来的。
以下对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研究情况,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教学论、高等教育评价学及高等工程教育学等分支学科的创建与学科研究情况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一、成形阶段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
我们从高等教育史的问题研究和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史进行考察。
这一阶段关于高等教育史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外国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专题史三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均在不断增多。
(一)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
学者们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已有百余部,涉及的主题多样,内容丰富,1991年,刘一凡著的《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高等教育的历程做了总体的、纵向的回顾及展望,并对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介绍。
这一阶段出版的相关著作还有曲士培著的《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王梦凡、刘殿臣著的《旧中国高等教育史话》(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刘光主编的《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1949—1987)》(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等。赵先寿、陈列等人发表了相关论文。①
(二)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外国大学、人物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
1985年,王清华编的《苏联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将苏联高等教育的历史按十月革命划分,对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考察。1989年,陈学飞著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美国在1636—1988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论述。周川、周一民等人发表了相关论文。①
在外国大学的研究上,代表性论文有《柏林洪堡大学的今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等。②著作方面,1986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世界著名学府丛书”。该丛书选介的世界著名60所学府中,有属于发达国家的,也有属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有历久常新的传统名校,也有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有百科齐全的巨型大学,也有独树一帜的专科学院。选题不拘一格,但求既体现“世界”之广,又切合“著名学府”之实。③至1991年,丛书已出版介绍了巴黎理工学校、筑波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哥廷根大学、牛津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莱顿大学、朱拉隆功大学、爱兹哈尔大学、索菲亚大学、哈佛大学、悉尼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多伦多大学、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剑桥大学、乌普萨拉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慕尼黑大学、康乃尔大学、海德堡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莱比锡大学、雅西库扎大学、大阪大学等多所学校。
关于人物的高等教育思想,曾宁波、洪明、周川、吴志宏等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洪堡、赫钦斯、怀特海等人进行了研究。④
(三)高等教育专题史研究
这一阶段,有多所高校对校史进行了研究,并将其成果编辑出版,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
1988年12月,第一届全国高校校史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1990年10月,第二届全国高校校史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大会围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有关方针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时任国家教委研究员、原高教二司司长刘一凡认为,在校史研究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高等学校置于社会的大系统中去观察,同时又要把高等学校置于教育的子系统中去衡量。①“对高校校史的研究是高等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石”②,开展校史研究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应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加深相关研究。
在这一阶段,还有学者和單位对中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史进行了研究。例如,朱仇美主编的《安徽高等教育概况(1949—1984)》(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朱锦鎏等编的《广东高等教育(1949—1986)》(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赵立法编著的《山西高等教育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王纯山主编的《辽宁高等教育四十年(上册):历程与成就》(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
除大学校史研究和地区高等教育史研究外,还有关于科举、书院制度、教会大学、留学教育、研究生教育、近代大学、高等工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道成著的《科举史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张正藩著的《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杨慎初等著的《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年版),李才栋编著的《白鹿洞书院史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美国卢茨著、曾钜生译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黄新宪著的《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陈学恂、田正平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刘晖等编著的《二十国研究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论文方面,王立新、徐以骅、曾钜生、郑登云、黄新宪、章炳良等学者发表了相关文章。①
这一阶段,学者们重点着眼于高等教育史的问题研究,对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没有特别重视,唯一的亮点是再版了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该书于1983年出版后,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决定将该书列为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要求重新编写后出版。因此,经修订,1988年,《中国高等教育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增加了一些新史料,修正了原书的某些观点,并介绍了一些高等教育家。除此之外,该学科似无其他研究著作出现,高等教育史学科理论亟待发展。
二、成形阶段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管理学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门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下开展问题研究显得愈发重要。
我们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出版、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三方面来研究学科建设情况。
(一)高等教育管理学著作出版情况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例如,于北辰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等;二是对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包括对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例如,许新东主编的《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刘玉柱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梁其健、姜英编著的《高校科研管理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曾绍元主编的《高等学校师资管理概论》(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区社能、谭天健主编的《高等学校人事管理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等;三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研究,例如,刘道玉等著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刘鹏主编的《高等学校校长负责制浅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等。
除上述著作外,这一阶段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夏书章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讲话》1985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15讲,研究了以下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基本原则、组织机构,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人事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机关管理、工作程序、方法、态度和作风,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问题等。
余立、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1988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了以下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体系、研究对象和范围、概念,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特点、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高等教育管理者,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薛天祥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1990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了以下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高等教育系统论、目的论、本质论、原则论,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技术、组织技术、领导技术、控制技术等。
邓晓春著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学》1990年由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基础、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者进行了研究。
此外,还有未以“学”命名,但仍属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著作,包括:余立主编的《大学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邓晓春编的《高等教育管理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陶增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谟开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专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王润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李同明、罗林主编的《大学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侯德彭等主编的《现代大学管理原理》(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论文发表情况
此阶段,杨永清、李放、陶增骈、魏贻通等研究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进行了探讨。①
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不仅与整个教育科学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②
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属于应用科学,体系应当具备整体性、规律性和逻辑性特征,具体而言,应包括3个维度9个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般理论、科学依据,高等教育管理目标论、组织论、过程论、原则论、方法论,高等教育领导艺术论和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①
有研究者认为,高教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实际上是一般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在高等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具体化。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体系应首先是总论,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的性质、职能、地位、作用等;然后是分论,包括各项任务的管理和各种工作部门的管理。②
此外,有研究者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③
(三)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术交流情况
1984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三个面向”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高等学校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及后勤管理等。
1985年12月16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柳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就“校长负责制”和“高校领导者素质”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1987年4月13日至18日,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就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对象领域、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的重点在理论体系上,代表们提出了11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工作体系、职能体系、系统体系、“九论”体系、“十大项”体系、以“三论”为主体的“四论”体系、纯理论体系、“三个层次”体系、“四论”体系、“树根型”体系、“三大块”体系。①
从研讨会后的著作出版情况来看,余立和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薛天祥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邓晓春著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学》等著作都受到了研讨会的启发。
在学术交流活动上,学者们发表观点,沟通看法,有效推动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的建设进程。
三、成形阶段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初创与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许多领域在对外国经验的了解和借鉴方面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发展。
(一)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正式建立
1985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符娟明和陈树清合作翻译了美国学者阿特巴赫的《比较高等教育》。原著成书于1979年,是世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献。作者在介绍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国际性高等教育危机以及大学的制度和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计划工作、教授职务、管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学生的行动主义、第三世界的高等教育6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并对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论述。①这本著作的翻译、出版,对中国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
1987年6月,由符娟明担任主编,迟恩莲、周藁担任副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择了苏联、美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5个国家作为对象,在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结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高等学校师资、高等教育管理8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每个方面均先对5个国家的情况分别阐述,然后再进行综合比较。与之前翻译的阿特巴赫的《比较高等教育》相比,这本书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出发,分析各国不同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模式,突出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符娟明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是中国学者独立编写的第一部比较高等教育著作,标志着中国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正式建立。1990年该书经过修订和改编,以《比较高等教育教程》为书名再次出版。
这一阶段,关于比较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潘懋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广义的比较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与高等教育学同时产生的。”比较高等教育不一定要重复一般比较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直接参照比较教育近期所明确了的功能、方法、对象。他对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对象、观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应当特别注意把教育摆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考察;要以发展的观点来比较研究;要善于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要重视对各国的教育实践、实际效益的比较等。这些观点对比较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②
(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
1.比较高等教育学著作出版与翻译情况
随着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四川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从1985年起,开始筹备编辑出版“外国高等教育概况丛书”,至1991年,已有曾向东编著的《印度现代高等教育》、张琦等编著的《日本现代高等教育》、陈学飞著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刘富钊编译的《国外现代继续教育制度与实施》和陈跃编著的《法国现代高等教育》出版。这些著作很好地贯彻了丛书的宗旨:“介绍国外,了解国外,借鉴经验,促进改革。”这批著作的出版使读者对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为了在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中贯彻中央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决定,总结借鉴国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经验,国家教委科技司有计划地组织编写了一些介绍国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情况的著作。1987年出版的《苏联法国联邦德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1988年出版的《美国英国日本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就是其中的两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推动大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在王承绪的主持和指导下,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组织编译了“外国高等教育丛书”。1987—1989年,《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3部著作翻译出版。
除上述系统性的著作研究外,学者们开展的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对象集中在发达国家。例如,袁仲孚著的《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顾宝炎编著的《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毛澹然著的《美国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牛盾编著的《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概述》(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的《六国高等教育结构》(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
翻译的著作主要有:美国奈什·M.帕西著,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译的《十一: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的《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美国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的《美国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日本关正夫著,陈武元译的《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日本永井道雄著,郭雯霞译的《日本的大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年版)等。
研究发达国家的成果很多,但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高等教育著作很少,有代表性的首推潘懋元主编的《东南亚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的编写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了解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借鉴。该书对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概况进行了论述。此外,还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写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在组织学者研究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史、现状及当前改革的主要动向和趋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向》一书,198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是一部全面且有实践意义的著作。
2.比较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情况
此阶段开展的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美国、苏联和日本3个国家,此外还有对英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开展的研究。学者们从高等教育的运行、教学、改革、立法、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管理、人才培养、学位制度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试图通过理论研究来借鉴外国经验,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有研究者发表文章,对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关于比较研究外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比较研究的内容,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问题等。①
3.比较高等教育学术交流情况
1985年7月15日至18日,南京大学承办了首次中美大学校长会议。来自中美两国大学的20多位校长第一次聚集一堂,本着“增进联系与了解,交流经验与设想,发展友谊与合作”的宗旨,围绕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以及两国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②1986年和1988年,中美大学校长又分别在巴尔的摩和南京举行了第
二次和第三次讨论会。
1988年6月21日至25日,由国家教委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组织的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苏联、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高等教育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在交流各国和地区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及主要经验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推动高等教育面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及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关系,并探讨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③
这一阶段,比较高等教育学得以建立,关于学科理论的研究虽然不多,但也在推动着学科的不断发展。
四、成形阶段大学教学论学科的初创与建设①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改革与发展,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高等学校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地统一于高等教育实践之中。教学作为最主要的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活动,教学理论的研究始终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研究理论的体系化,教学论从高等教育学中分化出来而建立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已形成一种趋势。
(一)大学教学论学科的建立
1987年11月,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陈列、陆有德、袁君毅编著的《大学教学概论》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为了满足高校干部进修和开展高校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该书把研究、讨论的重心放在与大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上,以“教育思想”为主线,力图加强各个专题、章节之间内部的逻辑联系,形似专题研究。该书是关于大学教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初步成果。②该书的章节安排为:大学教学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大学教学过程的再思考;知识观与课程观的现代化;学生观与教师观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观的变革;新的教学手段观的确立;大学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其后几年,几部大学教学论方面的著作陆续出版,包括:宓洽群著的《大学教学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于美方编著的《大学教学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范印哲主编的《大学教学与教材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卢曲元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王殿璋主编的《大学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李希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钱伯毅主编的《大学教学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使大学教学论学科得以建立。
于美方编著的《大学教学论》是首部以“大学教学论”命名的教材。作者提到,这部教材的编写,“仅仅是对大学教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尝试和探索”①。该书包括绪论、教学过程、大学生智能的发展与培养、大学教学原则、大学的教学内容、大学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大学教学评估、现代化教学手段9章。内容体系与普通教育学类似。
考察这一阶段的著作,除宓洽群著的《大学教学原理》在体系构建上有独特性外,其他著作多受普通教育学体系影响。
宓洽群著的《大学教学原理》是一本系统论述理工科大学教学工作基本原理的教材。全书突出了大学教学过程的特殊性,用“回归律”统率全书,论述了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教学原则的理论、课程设置的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其中,“回归律”是认识过程由独立到不独立,再回归到“再独立”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三个递增”与“三个递减”:学生的自主作用递增,教的作用递减;教学的发现性递增,传习性递减;参加直接实践递增,接受间接经验递减。②“回归律”虽然因科学性受到学者质疑③,但作者能够跳出普通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学,用理论研究来构建大学教学论的独特体系,这样的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是有重要价值的。
(二)大学教学问题的研究
与大学教学论学科建设同时进行的还有实践层面关于大学教学问题的研究,具体包括关于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和各科教学实践的研究。
1.关于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在学校层面的主要实践形式是教学活动。高等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教学层面的问题。这一阶段,有研究者针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以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研究者对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大学生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形式有:编写著作,例如,曾昭轰等人编著的《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版);翻译著作,例如,朱宝宸等人翻译了苏联阿尔汉格尔斯基著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闻人杰也对该作者原著进行了翻译,书名定为《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原理和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发表相关论文,如吴常德、何了然、李培栋等学者的文章。①
此外,1986年,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探讨》选编了相关专题,对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经验。
2.关于各科教学实践的研究
这一阶段,大学教学研究主要是关于各科教学实践的研究,其中,学者们更多地对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物理学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教师和学者通过开展具体的学科专业教学研究,将各学科的独特性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进而形成能指导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推动教学的进行。
五、成形阶段高等教育评价学学科的初创与建设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学应运而生。正如杨异军等人在其编著的《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前言中所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如何利用教育评价的竞争机制,使高等学校增加压力,产生动力,形成活力,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努力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已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教育评价将是我国今后进行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教育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开展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就成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①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向学科建立的发展,始于杨异军、庞德谦、邓忠良在1987年5月于宝鸡师范学院编著的《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的问世,但此书未公开发行。1988年3月,陈谟开主编的《高等教育评价概论》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被公认为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价方面的著作。同年8月,杨异军等人在对《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进行内容调整与修改的基础上,交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两本著作的出版,开启了高等教育评价学的学科创建之路。
杨异军等人编著的《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对教育评价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探讨,随后阐述了高等教育评价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功能、理论依据,高等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标准、类型与模式,高等教育评价方法,高等教育评价技术,高等教育评价的程序与组织等内容。
陈谟开主编的《高等教育评价概论》在1988年年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它对高等教育评价的概念、产生与发展、意义与作用、原则与程序,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特点均做了系统的阐述;探讨了高等教育评价的科学依据,提出了高等教育评价的整体思想、有序原则、动态观念、优化准则、反馈原理,对高等教育评价的对象、指标体系、信息获取方法、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的处理、组织与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并专门就国内外的高等教育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该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可读性、资料性与实用性,对研究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指导评价实践有参考启迪作用。①余立在序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评价概论》是作者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一项有价值的成果,反映了现阶段的研究水平。著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者力图使本书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探讨有自己的特色;注重实践性,在“技术篇”中,作者按照高等教育评价的工作程序,编排该书主体部分的体系,把对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的阐述与其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做到了既注意说理的深入浅出,又重视解决评价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而它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与说理性。邵英在总结此书时,提到此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较强的实践性、较强的时代性,评价其为“高等教育科学园地的新葩”①
关于高等教育评价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提出:“高等教育评价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目标与高等教育过程运动特殊矛盾性的,即把高等教育目标与教育过程矛盾性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研究。因此,高等教育评价学是以高等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②
高等教育评价学的研究对象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学,也与一般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不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内容、方针、政策、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问题。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以及实现其职能需要实施的各项工作的内容、方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它研究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高效地出人才、出成果。高等教育评价学研究的对象则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及效用的诊断,更确切一点地说,它是以高等教育目标(包括各个层次)和目标达成程度以及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要素的品质状态等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
关于高等教育评价,根据高等教育评价的对象、特点、目的与作用,《高等教育评价概论》下了这样的定义:“它是以高等教育为对象,依据教育目标,利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与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并对其教育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作出决策、优化教育提供根据的过程。”③开展高等教育评价,有利于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高校的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间的竞争。高等教育评价发挥着鉴定作用、导向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监督作用。①
从学术论文的发表来看,学者们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研究覆盖了高等教育评价的全部内容,包括评价本质、特点、规律、指标、运行机制、监督制度、评判模型、技术程序、试点等方面。学者们还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评价进行研究,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外国高等教育等。
研究者对高等教育质量多以评估方式进行,评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明显多于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态势显示出学界看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量化研究,避免进行主观评价的研究取向。
六、成形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学学科的初创与建设
高等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中有部分学科是专门针对高等教育中某一层次、科类或形式进行的研究,如高等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等。其中,高等工程教育学是创建较早的具有代表性的分支学科。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现代化一直是重点。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进行高等教育技术人才的规划和培养,是学者们思考的问题。这一阶段,学者对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理论研究,经过实践的检验,试图构建起清晰、合理的体系,进而使高等工程教育学发展成高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1989年,时任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副司长王冀生著的《高等工程教育概论》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提高质量、教学评价、教育评估等进行了深入阐述。
1989年12月,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谢祖钊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傅雄烈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概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航空教育学会“七五”教育科研成果。作者力图从工业教育的特点出发,论述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及原则、教学方法、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性教学环节、教材、德育、体育、美育、工科研究生教育、继续工程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等理论问题。该书内容同时体现出工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特点。
这两本著作虽都以“概论”命名,但学者试图构建的体系已和高等工程教育学所要求的内在体系具有一致性。
1991年1月,时任上海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朱佳生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首部以“高等工程教育学”命名的著作。该书在绪论部分论述了高等工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体系和内容,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结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德育和体育、教学论、教学原则、课程论、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工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工程专科教育、继续工程教育、高等工科院校的科学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书获机械工业高教学会一等奖。
以上3部高等工程教育学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在高等工程教育学学科被提出之际,有学者对其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宓洽群对高等工程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对象特点、“三体”关系、基本规律、相关学科、名称术语等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部理论问题,包括它的性质特点、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基本规律等,就是其社会功能的逻辑展开。高等工程教育学的形式,要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不能只做哲学的思辨。要全面表述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规律,需要涉及内部制约与外部制约、适应工业生产与适应科学技术、适应与促进这三层关系。此外,对名词术语应予以科学化和规范化。①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工程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工作。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作为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组织,多次举办会议,如“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讨论会”“高等工程教育专题研究会”“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术讨论会”等,在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观成形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不论是前一阶段已创建的分支学科还是此阶段新创建的学科,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推动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