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初创阶段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1 / 1)

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终究要回到实践中去。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是由高等教育实践所生成的理论体系化的产物。我们应将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此展现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高等教育课题研究

1978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具体负责组织、规划和管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1983年5月,第二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36项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其中,可归入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有11项①。

这一阶段研究者们主要对高等教育结构、比较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学校德育、研究生教育、高等学校管理等进行了研究。以课题形式开展的高等教育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应用研究多,理论研究少。只有比较高等教育的2项课题“比较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结构的比较研究”为理论研究。其余都是应用研究,说明这一阶段研究的应用性特征突出。

第二,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只有“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法”“人才预测的方法和数学模式”“对高考的教育测量及高考采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3项,说明高等教育恢复初期,研究者们重点研究如何开展中国高等教育测量。

第三,中央研究多,地方研究少。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来看,有7个项目在中央政府部门和中央研究机构进行,说明在这一阶段,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以教育部牵头为主,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

二、初创阶段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重点,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进行研究也是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领域首先关注的研究方向。

在这一阶段,通过对研究者们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图书馆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例如,《试论高校图书馆在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如何为教学科研服务——从我馆报刊资料工作谈起》《为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图书馆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等。①

第二,具体课程的教学研究。例如,《试谈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高校外语教学基本规律初探》《搞好高校政治课教学的几个问题》等。②

第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例如,《高校必须既搞教学又搞科研《关于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几个问题》《试论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等。③

第四,教学理论的研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等,例如,《关于高校教学责任制问题的探讨《高校教学过程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试谈高校改革教学方法的几个问题》等。④最为典型的是1984年潘懋元发表的《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初探》一文。该文在回顾和分析教育学史上各家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得失的基础上,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高校教学原则的依据,并提出了自己关于高校教学原则体系的设想。该文很好地运用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来研究高校教学理论,充分重视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性,是高校教学理论研究的一篇重要论文。⑤

德育与智育密不可分,高等学校的德育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方面。这一阶段对高等学校德育的研究,包括:对大学德育理论进行的研究,例如,刘献君、高金、涂光辉、曾德聪、王文信等人的文章;对大学德育本身进行的研究,例如,徐文良、张平等人的文章;对大学德育实践进行的研究,例如,吴东明、乔宽元、王殿卿、李西明、陈国栋等人的文章。①

1982年12月21日至28日,全国青少年共产主义教育学术讨论会——大学德育研究专业会议在厦门召开。这次会议的290名代表围绕“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大学德育学(高等学校德育原理)的理论及体系”三个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与会学者认为,大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大,螺旋式而非直线式地发展着,这就是他们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代表认为,建立大学德育学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主义为核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学。

会上提出了今后的任务:研究大学德育学科的规律,把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应用的研究,要先写研究报告给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做普及工作,写小册子,做报告,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结合问题。①

这一阶段,研究者们除了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德育问题进行研究外,还研究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包括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高等教育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新技术革命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