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发展趋势(1 / 1)

至2019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学走过了70个年头;如果从1904年的癸卯学制算起,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就有115年的历史。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历经曲折波澜,不断向前发展,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也沿着抄袭引进——模仿实践——反思批判——追求本土化的轨迹,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之路。1904—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学可以说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各两次。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清末,以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蒙养院制度为标志,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化的探索在蒙养院的实践中开始了。在幼稚园课程层面的学科成果为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学科课程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为1907年清政府学部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在学前教育专著层面的成果为192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张宗麟的《幼稚教育概论》。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标志事件是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幼稚园暂行课程标准》,对幼稚园的课程设置予以规范,这也是在幼稚园课程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在中等师范学校学科课程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为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在学前教育专著层面的成果为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张雪门的《幼稚教育新论》。

第三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全面学习苏联学前教育经验为标志。在幼儿园课程设置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主要有: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1956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编写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还未定稿就因政治运动而受到批判)。在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主要有:1952年教育部发布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1953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6年修订为《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主要为:1956年教育部发布的《师范学院教育系幼儿教育专业暂行教学计划》,1954年黄人颂著的《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次变革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结束后的恢复重建,开始对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有选择地学习借鉴,并努力寻找学前教育学的本土化道路。在幼儿园课程设置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有:198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96年、2016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师范教育课程方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主要有:198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5年修订为《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1995年教育部发布的《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层面的学科建设成果主要为1989年黄人颂教授编写出版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满足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要求。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对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对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