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稳步发展的成就(1 / 1)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2011年后学术界开始注重对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随着实践逐渐发展起来。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出学科体系较为完整,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十分可观,可供高校选用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种类丰富,学术理论的实践性增加等特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国际交流中,我国学前教育学由原来被动追赶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在学习他国经验的同时也为世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主体性不断加强,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在不断进步,还有许多领域等着学前教育工作者去开拓与探索;学前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学科建设仍处于不断发展中。

一、学前教育学学术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学学术研究的选题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化,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学术研究在内容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除了在原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外,也出现了这个时期特有的研究内容。2011年后,游戏引起更多学前教育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在理论界研究游戏的同时,学前教育实践也在探讨着游戏的真谛,进行着“游戏的革命”。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了儿童游戏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学前教育的主体——儿童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一)关于儿童的理论研究

2011—2019年的研究在整体上更加关注儿童,关于儿童的研究开始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儿童的危机、童年的缺失,并提出儿童的形象、儿童的视角等一些新概念,从儿童本质出发的研究开展;实践中由过度关注带来的儿童危机和儿童成长危机问题也引发了理论界学者的思考。

许婷的《儿童生活世界及其教育意蕴》提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学前教育的生命源泉,但在教育生活中,种种现实使教育离儿童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远,表现为“理想的儿童”使教育中当下现实的儿童缺场,教学忽视儿童当下的经历与体验,以及规则与制度羁绊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该论文提出,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就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关注儿童当下关心的、想要体验的生活,关怀“此在”儿童的生命状态;教育过程则应是师生展开理解与对话从而达成“你—我”的师生过程。①

石辉的《儿童的“理论”:危机与拯救》指出,儿童的“理论”得不到成人的重视,儿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儿童会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这便造成了儿童失语的现象。如果这一系列危机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出现儿童主体性丧失、教育低效甚至无效等严重后果。针对儿童的“理论”在教育中面临的危机,该论文提出了四条拯救措施:

第一,承认并欣赏儿童的“理论”;第二,发现儿童“理论”的教育价

值;第三,利用儿童的“理论”;第四,儿童的“理论”呼唤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②

于娜的《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重点分析了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儿童形象。她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儿童的在园生活、随机访谈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同儿童展开对话等方法,描述了五类共八种儿童形象,分别是:幼儿园班级中的“好孩子”标杆——“模范生”与“小管家”;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反抗者”——“捣蛋鬼”;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大多数——“牵线木偶”与“应声虫”;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伪装者”——“面具人”;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边缘人”——“受气包”和“默默无闻者”。通过对以上五大类共八种儿童形象的逐一分析,于娜认为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学习倾向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对儿童知识的传授及纪律规范的要求,而缺乏对儿童自身形象的关注;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儿童缺乏生机与活力,失去了应有的快乐与自由。因此她提出,教育须顺应儿童的天性,努力塑造健康、快乐、真实的儿童,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关注儿童自身,使孩子真正成为孩子。①

席小莉、黄甫全在《儿童作为研究者:一种新兴的研究取向》一文中提到,随着当代人类的赋权解放和儿童权利运动,新兴儿童观及新童年社会学催生了“儿童作为研究者”这一新的研究取向。它承认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角色,认可儿童在研究中的参与、合作乃至领导地位,以儿童的个体生活及广泛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内容,采用具有儿童适宜性的研究方法,旨在凭借知识的社会建构来实现儿童解放。它呼吁重建儿童主体的研究观念,确立双重的研究关系,获取多方面的外部支持,探索情境化的操作模式,考量儿童适切性的研究伦理。②

何浩和胡福贞的《“儿童”的消逝与学前教育理性精神的危机》中提出,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虽对儿童发展高度重视,但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需要被漠视,成人的需要代替了儿童的需要,童年愈发短促,快乐和幸福在童年生活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教育异化对儿童生命造成压迫和摧残,教育似乎成了儿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儿童逐渐远离学前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前教育中理性精神的危机。文章提出,应从精神和价值的高度反映学前教育的内在诉求,指引并不断反思学前教育现实的存在和终极指向,并从儿童的本真需求和生命关怀出发,帮助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于成人的世界,充分保障其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最大限度实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③

李召存在《儿童形象的政策建构——基于学前课程指南的国际比较》中指出,很多国家都出台或修订了各自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这些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在政策层面上建构起来的儿童形象值得我们关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把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把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把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把儿童作为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①

刘晓东的《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提出,老子、孟子等先哲的童心主义哲学传统可与儿童本位的哲学相互联系、相互支援。捍卫童年,保护童心,“复归于婴儿”,其目的都在于保护人自身的“自然”(即天性)以抑制异化的发生。儿童本位的哲学既是自然主义的,也是人本主义的,它是一种解放的哲学。儿童本位原则从教育学扩展至文化学、政治学等领域,会对文化建设、社会改造、政治变革等产生影响。这种扩展会反哺和巩固教育学的儿童本位原则。②

蒋雅俊、刘晓东的《儿童观简论》提出,儿童的成长是儿童自身“内在自然”朝“自然目标”的展开,社会文化是这种展开的必要条件,因而在不同社会或文化中儿童的社会或文化表现会有所不同。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改变儿童成长的轨迹和速度。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成人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或“塑造”儿童。儿童与成人一样享有“目的”地位,成人应“跟随”儿童而非“创造”儿童。儿童研究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原点,对现代儿童观内涵的深入探究和挖掘可为教育观的现代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③

黄荣在《儿童作为研究者——论幼儿课程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中提出,“儿童作为研究者”指儿童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课程观,是教育者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课程实践中的体现,是儿童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课程活动。①

李召存在《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中提出,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落实存在着“为了儿童”有余而“基于儿童”不足的倾向。“为了儿童”虽然具有强大的教育道德感召力,但如果不以“基于儿童”为理性基础,则会使教育实践偏离以儿童为本的精神。“基于儿童”要求基于儿童的体验、基于儿童的视角、基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处境,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需要“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有机整合。②

刘庆昌在《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中提出,儿童因其自身的特质而始终处于与成人共在的被动结构中。儿童被教育,实为成人显示自己的权力;儿童被解放,实为成人向教育的精神忏悔;儿童被学习,实为成人的觉醒。如果作为教育者的成人永无觉醒,那么他们只能循环往复地否定自己。觉醒后的成人可以少一些教育的自信,多一些对成人世界的省思。教育的自信少了,学习儿童的勇气就会增加;对成人世界的省思多了,意识中的儿童就会由教育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对象,教育的面貌会因此发生历史性改变。③

王福兰在《论儿童精神成长》中提出,儿童的精神成长作为儿童期的特有存在,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有性质。在儿童早期,影响儿童成长的最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所蕴含的巨大教育价值及游戏本身具有的特质使游戏成为儿童精神成长最直接的载体。游戏活动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必然路径,游戏精神是儿童精神成长的灵魂,游戏的发展融合着儿童的精神成长。基于儿童成长的这种特性,儿童教育应按照儿童自然成长的路径,在游戏中给儿童提供有关社会文化的内容,创造与儿童相适应的生活,让儿童教育充满游戏精神。①

程亮的《儿童利益及其教育意义》指出,儿童作为独立或独特主体的利益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议题,构成了处理各种与儿童有关的社会政策、制度或行动的标准。儿童利益概念所表达的不仅是儿童可欲的对象,而且要求社会或他人予以承认、尊重和保护。儿童既有与成人相同的基本利益和主体利益,也有区别于成人的独特利益。诉诸这一概念,可以为儿童权利和教育权威提供合理的辩护和基础。从教育作为儿童利益的立场出发,国家和父母应分别保障儿童的基本利益和最大利益。②

总之,2011—2019年对儿童的研究运用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视角,采用了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手段和研究范式,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获得了一些令人瞩目并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成果。以上成果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对儿童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成为学前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二)关于游戏的研究

2011年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都反复强调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教师对游戏的支持与引导列为专业能力要求,再加上理论层面对儿童的重新认识和研究,这些都促进了游戏研究的开展是根据发表论文的题目的关键词提炼出来的,共13个类型,包括教育与游戏、课程游戏化、游戏的发展、游戏的环境、游戏的价值、游戏教学、游戏精神、游戏课程、游戏思想、各类游戏、游戏研究综述、游戏指导、游戏课程化。

从数量上来看,1978—2019年共有关于游戏的论文284篇,其中1978—2010年这30多年里共发表了153篇,2011—2019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发表了131篇,增速明显。从内容上看,13个主题中,排在前4位的是:游戏的价值(61篇)、各类游戏(51篇)、游戏思想(48篇)、游戏指导(35篇)。

从时间上来看,1978—2010年研究内容中数量排在前4位的是游戏的价值(39篇)、游戏思想(33篇)、各类游戏(31篇)、游戏指导(22篇);2011—2019年排在前3位的是游戏的价值(22篇)、各类游戏(20篇)、游戏思想(15篇),游戏精神与游戏指导并列第4位(13篇)。可以看出,2011年后对游戏精神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另外,2011年后出现新的研究主题,包括教育与游戏、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反映出游戏理念与课程理念的变化。游戏不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内容、形式与精神的统一;课程也不再是科目,不再是活动,而是经验,体现了一日活动皆课程、一日活动皆游戏的新理念。

关于游戏,研究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一是宏观层面,主要是对游戏的理论进行研究;二是中观层面,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对游戏进行研究;三是微观层面,主要是对各类游戏的具体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虽然2011—2019年关于游戏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涵盖面较广,但如何使游戏深入幼儿园,如何引导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及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些问题还有待学者进一步思考。对幼儿园游戏的作用与价值学界和实践领域已达成共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如何在实践中更加充分地发扬游戏精神,促进幼儿游戏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最大程度发展,以及如何保证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发挥得恰如其分,这些应该是游戏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幼儿园游戏实践开展的重要方向。

二、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

2011年后,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独立学科,其自身建设受到重视,表现为研究范围扩大,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多样。胎教,早期教育,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教学,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师资培养,师幼关系,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幼儿园艺术、健康、科学、社会、语言五大领域教育,学前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学前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服务有效供给,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建设,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学教材编著,学前教育政策建议,幼小衔接问题,幼儿园游戏活动,社区学前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被纳入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可以说,学前教育学研究不再门庭冷落,学科地位日益提升,在教育学界已稳占一方土地。

学前教育学研究范围广、内容丰富对于学前教育学学科的建设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利在于内容丰富,则可供参考的材料丰富,可为学科体系的确立提供依据;弊在于范围广、涉及方面多,则归纳与整理工作十分复杂。杨明权按照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内涵,将学前教育学科学研究分为两个领域,一是研究、探讨幼儿培养、成长和办好幼儿园的规律,渗透到各个层次、各类学科、各种形式中的微观学前教育学;二是研究、探讨如何建设与一定经济社会要求和环境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制度和体系,以及对学前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规律,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背景联系的宏观学前教育学。①郭忠玲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依据,将学前教育学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幼儿教育

与儿童发展等;第二部分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幼儿园的大政方针;第三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实施的途径和手段,包括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儿园活动(教学、游戏、一日生活),等等。①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学前教育学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实践应用研究及政策法规研究,理论基础方面包括学前教育学的元学科、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的价值、儿童观、学前教育观等;实践应用方面包括学前儿童五大领域学习、幼儿教师、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的家庭教育等;政策与法规方面包括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城乡学前教育统筹治理、学前特殊儿童权益政策等。

此处以于2011—2019年出版的《学前教育学》教材为例,对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梳理。

杨晓萍、李静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1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全面阐述了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线索,展现出学前教育学学科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价值与价值取向,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及其专业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学前与小学的衔接,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等。

虞永平、王春燕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此书分为学前教育学导论、学前教育学的基础、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前课程、学前教育活动、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环境、学前教育衔接十章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

朱宗顺、陈文华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与儿童、学前教育与社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幼儿园生活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幼小衔接。

岳亚平主编的《学前教育原理》(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导论,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中的基础关系,学前教育的基本观念,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幼儿园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郑三元、张建国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5年,湖南大学出版社),在扼要地介绍学前教育的概念及意义,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儿童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内容和实施原则,以及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实施载体,梳理了学前教育环境的作用、构成、特点及创设的原则,论述了学前教师角色及其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对家园合作、幼小衔接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原则、模式和方法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徐旭荣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内容包括:概述(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我国0—3岁婴儿教育机构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重要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和教学;区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活动;幼小衔接与家园共育、社区合作。

王小溪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6年,东南大学出版社),主要包括:导论(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任务),学前教育与儿童,学前教育与社会,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及其案例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的领域课程、幼儿园的游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幼小衔接,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启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

黄爽、霍力岩、姜珊珊等合著的《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阐释了有关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原则、方法、政策等。

姚伟主编的《学前教育学》(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介绍了学前教育的目标、课程、游戏、幼儿园教育活动、班级管理、环境创设等内容,还包括幼儿教育衔接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内容。

可以说,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呈现出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特征。除研究范围扩大外,学前教育学也形成了许多基础理论,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基本被确定为儿童观、教育观、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师资、学前教育活动、学前教育环境、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前儿童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和目标等各方面。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学前教育学学科群

2011年后,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稳步发展,通过出版的教材和著作可见一斑,不仅出版或再版了多本《学前教育学》教材,且多数被列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此外,还出版了大量分支学科的著作,充实了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我国目前可供高校选用的学前教育学教材不但数量可观,而且各具特色。能收集到的于2011—2019年出版的关于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论、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五大领域教育等的书籍共有85本,具体如下。

(一)学前教育学类(13本)

杨晓萍、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虞永平、王春燕编:《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朱宗顺、陈文华主编:《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霍习霞编著:《学前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岳亚平编:《学前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徐旭荣主编:《学前教育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郑三元、张建国编:《学前教育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杨建梅、郑晓翠主编:《学前教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生兰等著:《学前教育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赵光伟主编:《学前教育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黄爽、霍力岩、姜珊珊、杨伟鹏著:《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姚伟主编:《学前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二)学前课程论类(17本)

刘艳珍、唐文秀主编:《学前教育课程论》,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虞永平著:《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江诚主编:《幼儿园课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景晓梅著:《儿童的经验与学前教育课程之建构》,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齐文辉主编:《幼儿园课程》,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孙艳霞、葛作然主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朱家雄、赵俊婷主编:《幼儿园课程概论》,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邵小佩主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袁爱玲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吉兆麟、夏如波主编:《幼儿园课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侯莉敏主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李玮、李艳丽编著:《幼儿园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王彦、唐立娟、吴丽萍主编:《幼儿园课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曾彬编著:《幼儿园课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霍力岩、孙蔷蔷等著:《西方经典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及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周德锋、秦莉、韦世祯编著:《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版。

秦莉主编:《幼儿园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三)学前教育史类(21本)刘艳珍等主编:《学前教育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金平、周采编著:《中外学前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小虎、张锋利主编:《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蔡军、刘迎接主编:《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徐宝良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廖军和、曹丽主编:《中外学前教育简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宜鹏、夏如波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于东菁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司进立、曾冬梅、时丽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崔聚兴主编:《中外学前教育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田景正、杨佳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商玉兰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田景正主编:《学前教育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郝建英、卓萍主编:《学前教育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左彩云、李贺主编:《学前教育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刘彦华、但菲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杨雄、黄玉娇主编:《学前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汪冬梅、苏靖涵、李薇主编:《学前教育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王善安、夏泽胜主编:《中外学前教育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贺、杨云舒主编:《学前教育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四)学前儿童游戏类(13本)

梁周全、尚玉芳主编:《幼儿游戏与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艳珍、刘正正主编:《学前游戏论》,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焱编著:《幼儿园游戏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雷湘竹主编:《学前儿童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琦、翟理红主编:《幼儿游戏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国磊主编:《幼儿游戏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韩宏莉主编:《学前儿童游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刘焱著:《儿童游戏通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朱晓颖主编:《幼儿游戏与指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张娜主编:《幼儿游戏与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汪薇、纳玲茹、叶红秋主编:《幼儿游戏与玩具》,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学前教育学的稳步发展(2011—2019年)版社,2016年版。

杨飞龙、孙丽影、刘春梅主编:《学前游戏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版。

范明丽编著:《学前儿童游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五)学前儿童五大领域教育类(21本)

姜晓燕等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李桂英、许晓春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分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李香娥、李宪勇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甄明友、李民凯、江君雷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陈瑶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高俊霞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郦燕君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张世唯等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董佩燕、张晓焱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赵华民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郑慧俐、李晖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惠然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袁立君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洪秀敏编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秀萍、吕耀坚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李维金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潘从明、金秀梅、李正承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顾荣芳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唐华、王玥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田金长、马晓琴、赵燕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张教华等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为了了解2011年后学科发展的情况,此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学教材和著作的出版情况做了归纳。

教育学,还是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学前教育学,在教材和著作的出版数量上都有大的变化。作为一门学科的学前教育学2011—2019年的出版数量比2001—2010年稍有增长,学前儿童五大领域教育的教材和著作比2001—2010年有所增长;学前课程论、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史比前面几个时期都有大幅度增长。可以说,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学科基本内容已经定型。这一点在各个时期的出版物是“著”“编”还是“编著”上也可以得到证明。学前教育学类1977—2000年共有16本,其中“著”有3本;2001—2010年出版11本,“著”有3本;2011年以后出版11本,“著”有2本。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书籍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出台的政策和文件进行编写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变化不大。而其他类型的增长则说明了分支学科的迅速发展,学科群在逐渐壮大和充实,这是学前教育学学科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的学前教育学,不能仅局限于发展自身,还要分化并发展分化产生的学科。

四、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发表

2011—2019年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十分丰富,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学前教育》自创刊至2017年,共刊登各类文章5200余篇,文章主题包括學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游戏活动等,论文成果丰富,获得“社科双效期刊”的荣誉。《学前教育研究》从创刊至2017年共刊登文章5400余篇,文章理论成果和学术价值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幼儿教育》自1982年创刊共刊发幼儿教育方面的文章超2.7万篇。这一时期我国发表的学前教育学论文彰显了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