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恢复重建的成就02(1 / 1)

(三)国内出版的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和专著(合计46本)

1.中国幼兒教育史(8本)

乔卫平、程培杰著:《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定开编著:《中国学前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孙爱月著:《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陈汉才著:《中国古代幼兒教育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恢复重建(1977—2000年)1996年版。

杜成宪、王伦信著:《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唐淑、何晓夏主编:《学前教育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外国幼儿教育史(3本)

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修订本)》,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唐淑主编:《外国学前教育史(近现代部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周采、杨汉麟主编:《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儿童游戏(8本)

天津市先学前教育研究室:《婴幼儿益智游戏》,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黄人颂主编:《幼儿园游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淑贤、姚伟主编:《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

刘焱著:《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刘焱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曹中平著:《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许政涛、陈宪主编:《幼儿游戏观察指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幼儿健康教育(9本)

李林静编著:《学校卫生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美筠编著:《儿童营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朱家雄等编著:《幼儿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万钫编著:《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朱家雄编著:《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慧和、顾荣芳主编:《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顧荣芳著:《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郑晓边主编:《现代幼儿心理保育与教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肖文娥主编:《学前卫生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幼儿语言教育(3本)

周兢著:《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幼儿科学教育(3本)

王志明编著:《幼儿科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月媛著:《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刘占兰著:《幼儿科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幼儿数学教育(2本)

肖湘宁编著:《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恢复重建(1977—2000年)年版。

林嘉绥等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幼兒美术教育(5本)

陈鶴琴著:《儿童绘画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张念芸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孔起英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朱家雄等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楼必生、屠美如著:《学前兒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幼儿音乐教育(3本)

许卓娅著:《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李晋媛著:《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学前教育课程论(1本)

石筠弢著:《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学前教育评价(1本)

霍力岩著:《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89年,在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校教育系的部分教师编写的讲义的基础上,由黄人颂教授为主编,结合当时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理论发展成果,经多次审稿和修改,增删、调整、改编了一些章节,充实、更新了内容,正式出版了教材《学前教育学》。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学》教材,及时满足了当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急需。

受此影响,1990—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研室编写的《学前教育学》、梁志燊编著的《学前教育学》、卢乐山主编的《学前教育原理》三本学前教育学教材;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了高岚与申荷永主编的《学前教育学——原理与运用》。这些学前教育学专业教材和专著,从不同视角深入研究了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完善了我国学前教育学的教材体系,凸显了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中国化特色。此后,学前教育学专业教材和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受限于当时的思想认识与客观条件,这些教材在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学科性质、目标任务及一些基本概念上还有各自的看法,一些观点也有较明显的差异,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这些教材和专著对推进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化发展的贡献,至少这些教材的出版使我国学前教育学彻底告别了缺教材、特别是缺本土教材的现象,并为促进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化奠定了教材基础。

八、开展学前教育课题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与调整,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走上正轨,研究工作全面开展,学科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等初步确立,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框架被重新构建,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里,由于“**”刚刚结束,学术界百废待兴,学前教育虽然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初步开启了学科建设的新局面,但仍跌跌撞撞、摇摆前行,此时的学前教育学仍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经过几年的恢复与建设,我国的学前教育学由调整与恢复阶段走向了积极发展阶段,并且顺应教育全球化趋势,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步入正轨,科研水平相比前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关于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课题研究

1978年7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当年10月,国家重建了在“**”中被解散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教研室也在不久后成立。《1979—1985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指出,需加强教育科学各门基础理论研究,为编写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各科教学法、幼儿教育学等打下科学基础;并为研究各种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基础理论的指导。①1983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组长何东昌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讲话中指出:“需要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能够预见到的,教育事业发展中间的重大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提出理论上的依据,然后再根据这个理论来制定方针政策。”②并指出幼儿园阶段更多是“心理的”。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根据以上精神分析了当时的学前教育状况,认为学前教育学研究的课题应立足于幼儿,对幼儿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进行研究,因此主持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课题。1979年的“3~6岁幼儿言语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是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

究室主持的第一个项目,该研究后来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一个子课题,其成果被列入成果集内。“六五”期间,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幼教工作者协作,进行了“我国幼儿形态、机能、基本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研究”,收集了3万多名幼儿的58万条有关数据,为我国幼儿生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教育行为提供了可靠依据,该成果后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与此同时,中央教科所和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主持了有关幼儿观察力的调查,广州市教科所主持了对广州、深圳幼儿个性品质现实的调查,河北张家口市教委主持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研究,等等,这些均为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依据。根据健康第一的精神和幼儿园实际需要,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从1980年开始,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等地的幼儿园进行了幼儿营养调查和实验,其成果汇集于1985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郝秀真编著的《学龄前儿童膳食与营养》一书中。与此同时,围绕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制度和幼儿“三浴”锻炼等,华东师范大学和一些地区组织了专题研究,收集和积累我国幼儿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二)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课题研究

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澄清思想认识、正常开展工作,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开展了“建国32年来幼儿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提到了开展幼儿教育学术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研究室对我国学前教育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也进行了历史性研究,这些课题对于学前教育学的课题研究明确了指导思想。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7年的全国第三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对“七五”期间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更明确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要求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在立题、制定方案、研究手段和方法运用方面更加注意适应形势需要、保证成果质量。在此要求下,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开启了“如何适应我国新时期的特点提高幼教质量”这一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课题,以了解在当时的幼儿生存和学习主要环境中关于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而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地为幼儿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后天环境。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八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实验研究”开展,其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广大农村幼儿的生存和学习条件、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由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主持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成为列入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的第一个农村幼教研究课题。通过在江苏为期三年的教育实验,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幼儿园教育大纲,其成果《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设计》于1993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调查华东和华北地区地理、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农村幼儿发展情况的研究的基础上,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教育体系”。1998年5月,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召开的农村早期儿童发展项目经验交流会上,该项目组成员做了大会报告,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儿童多种保教形式的研究”课题组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多种学前儿童保教形式,取得了关于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和贫困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开拓资源以创造不同教育模式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中国福利会确立了扶贫项目,采取培训、资助、探索规律等方法,在广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农村进行了长期研究。

(三)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

北京市教科所与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合作进行的“幼儿玩具系列化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玩具结构类别与幼儿年龄智力发展的关系,对指导幼儿园小、中、大班玩具的设置和操作起了理论指导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实验研究”,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颁发《关于在幼儿园加强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意见》进行了贯彻落实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动的准备。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研究室主持的“幼儿园认识自然”和“幼儿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研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起了促进作用。该类课题涉及了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等课程改革的内容,显示了幼教工作者开创幼儿教育现代化新局面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行动。

1998年,由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负责、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幼儿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为北京市幼教界贯彻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精神提供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上海市教委于1999年颁发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是由上海市委、上海市教科所、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实验幼儿园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学前教育分会的科研产物。

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为使自身整日制和寄宿制两类班级的幼儿均得到良好发展,对两类班级的课程分别做了研究;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慰宜根据个人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深入幼儿内心世界并予以发掘提炼的经验,通过专著《走进幼儿绘画世界》,将使绘画活动成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发展的有力手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生存课程研究”、宋庆龄幼儿园的“多元文化幼儿教育研究”等都是根据各自条件、切合时代精神的专题研究。

(四)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在这一阶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逐渐步入正轨,学前教育课题申报数量逐渐增多。

在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课题中没有关于学前教育的单独项目,但史惠中主持的“3~6岁幼儿言语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是国家重点课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子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共确定课题148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29项,国家教委重点课题89项,其他中央部委重点课题27项,另有3项课题虽被列为国家重点课题,但不申报相应基金。148项课题中,学前教育立项课题有2项,仅占立项课题总数的1.35%。课题的立项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一个是研究实力较为雄厚的高校,一个是专门做教育研究的机构。从立项课题的主题来看,课题突破了“六五”期间仅有的关于幼儿心理的主题,开始围绕幼儿教育本身开展课题研究。

“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级各类课题共527项,其中重大课题1项,国家重点课题20项,中华社科基金课题23项,青年基金课题20项,国家教委重点课题148项,其他部委重点课题49项,国防军事学科研究课题80项,青年专项课题73项,规划研究课题113项。527项课题中,学前教育立项课题有9项,占立项课题

总数的1.71%,较“七五”规划多了7项,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其中有一项是中华社科基金课题,占到中华社科基金课题总数的

4.35%,在课题分量上有了大的突破。课题的主题涉及了幼儿素质的研究、幼儿教育体系的研究、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目标和评价的研究、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等,开始注重学科自身体系和理论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提升。此外,立项课题还关注了幼儿艺术教育等以往研究关注较少的研究范畴。“七五”“八五”学前教育立项课题所属的单位,仍集中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这3个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学科发展基础的学校和单位。

“九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级各类课题共840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34项,青年社科课题16项,社科一般课题3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431项,青年专项课题147项,规划课题181项。在840项课题中,学前教育立项课题13项,约占立项课题总数的1.55%,较“八五”规划立项课题数多了4项,数量上略有增长。课题的主题涉及了幼儿师资素质研究、幼儿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农村幼儿教育研究、儿童发展研究、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等,学科自身体系和理论研究明显增多,13项课题中有3项,学科建构意识明显增强,研究成果对于学科发展的学术价值越来越大。“九五”学前教育立项课题的所属单位仍集中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这3个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学科发展基础的学校和单位,13项课题中有10项课题属于这3个单位,而其他学校只有3项。此时其他学校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队伍等的基础上,还须加强自身学前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实力。

总之,经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组批准立项的学前教育科研课题,数量上由“六五”的没有单独课题发展到“七五”的2项、“八五”的9项和“九五”的13项;研究领域上从幼教机构扩展至家庭,从城市扩展至农村,从幼儿发展扩展至幼儿园师资;研究内容上从单一走向综合;研究方法上从侧重调查研究发展至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结论的获取上从重视定性分析发展至定量和定性分析兼顾;研究主持者上从专职研究人员发展至各层面的幼教工作者,从以中年、老年研究者为主发展为中年、青年研究者居多。

九、学前教育学学术研究内容的深化

改革开放之初,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的政策、经费、师资、课程等方面。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载了潘洁的《当前学前教育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了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托幼数量不足的问题。1989年,《玉溪师专学报》刊载了孙汉的《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幼教事业》一文,这篇文章也提及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994年,《学前教育研究》刊载了詹龙泽的《学习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一文,论及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及当时特殊的一年制学前教育即学前班的办学问题。尽管现在看来这些研究略显简单,但在当时起到了使人们重视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启蒙作用。1977—2000年,我国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陈鹤琴、陶行知、鲁迅、福禄培尔等人的学前教育思想重新得到重视

“**”期间,许多儿童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开始拨乱反正,一些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重新得到研究,其学术价值得到发掘与肯定,这对于学前教育学基础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家”的学术地位就是在拨乱反正后得到恢复的,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也在全国开展起来。1985年起,江苏、北京、浙江、湖南、上海、江西、安徽等地陆续成立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并共同发行会刊《鹤琴之声》。各地积极整理和出版陈鹤琴先生的学术著述,如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陈鹤琴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鹤琴全集》。1987年,陈鹤琴诞辰95周年之纪念会在上海举办,此后,又分别在南京、上海、厦门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陈鹤琴先生诞辰100周年、105周年、11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1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还在浙江宁波举办了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幼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这一时期,有关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如黄书光著的《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199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王伦信著的《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1995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编的《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刊登了钟昭华的《陈鹤琴教育思想与江西实验幼师——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之二》;1982年,《齐鲁学刊》刊登了夏泳久的《陈鹤琴述评》;1982年,《幼儿教育》刊登了《幼儿教育的福音——陈鹤琴教授名著修订重版》;等等。这些都显现出改革开放后学前教育学界理论工作者对陈鹤琴思想的重新审视。

与此同时,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论文,如1979年《吉林师大学报》刊登的李桂林和赵家骥的《试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1982年《宁夏教育》刊登的望春的《六个解放——陶行知谈儿童教育》、1982年《父母必读》刊登的言午的《陶行知提出儿童教育的“六个解放”》等,也相继亮相,推动了我国教育学者关于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也重新受到学界重视,如1982年《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载的许其端的《“将来是子孙的时代”——谈鲁迅的教育思想》、1983年《教育论丛》刊载的叶忠根的《新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几点浅识》、1984年《益阳师专学报》刊载的陈华栋的《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论文,深度挖掘了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此外,为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做出巨大贡献的“幼儿教育之父”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思想也重新得到研究,相关论文有1981年《江西教育》刊载的张兴荣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者——福禄培尔》,1983年《幼儿教育》刊载的李柏梁的《福禄培尔和幼儿园》、单中惠的《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等等。研究对象扩大到国外著名教育学家的学前教育思想,拓展了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

(二)对儿童观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转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影响下,都以高、新、难等为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国、苏联、日本、德国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出现智育中心现象,忽视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回归,20世纪80年代,各国教育工作者呼吁纠偏。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了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该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应被视为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智育中心的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成人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教学过程无视儿童的兴趣,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儿童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当时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学习。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了许多保护儿童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客观上促使人们重视儿童,更加科学地看待儿童,特别是1981年10月出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该文件将1952年《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的“教学纲要”改为了“教育纲要”,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充分体现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幼儿园教育的要求,突出幼儿园的主要工作是“教育”,而不是“教学”。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儿童研究、儿童观建构方面的成果还比较薄弱,但该阶段在儿童观研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教育学家胡克英于1988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儿童观与教育问题》一文,文章揭示并批评了将儿童看作家庭和家族的隶属品的错误观点,强调儿童应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这篇文章启发了更多学前教育学工作者投身于对儿童世界的探究,为我国幼儿教育现代化夯实了思想认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儿童的生存、发展和成长,对儿童的主体地位空前重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幼儿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990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两个国际性文件。前一文件指出:“世界上的儿童是纯洁、脆弱、需要依靠的。他们还充满好奇,充满生气,充满希望。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成长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和合作之中形成。他们应该在拓宽视野、增长新的经验的过程中长大成人。”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再加上于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一系列关于学前教育的行政法规和文件为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教育儿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政策法规文件都充分体现了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重视,充分体现了儿童作为独立的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地位。1992年2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天的儿童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这一时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对儿童的生存、发展、成长给予关注。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反映出此时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问题的认识开始转向尊重儿童,正在形成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

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儿童观的关注逐渐增加,并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例如,《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了王志明的《关于儿童观的研究》,同年第4期发表了刘晓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化》;《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第5期刊登了刘晓东的《论胚胎学思想对儿童观演进所产生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刊登了虞永平的文章《论儿童观》,同年第5期发表了卢乐珍、刘晓东的《当前幼儿教师儿童观、德育观的调查分析》。学前教育领域理论工作者试图从多学科的视角(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对儿童观(儿童或童年)展开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及实证研究,从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熟悉儿童,向建构科学的儿童观迈进。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晓东所著的《儿童精神哲学》一书,该书对儿童精神世界进行了哲学研究,受到儿童文学界及儿童教育界学者的关注。

此外,从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上看,选题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丰新娜、刘晶波在《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儿童发展”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在1996—2006年共有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专门探讨儿童发展的论文有81篇,有关儿童发展方面的选题主要有儿童心理、五大领域与儿童、特殊儿童、家长教师与儿童4个主题;其中1996—2000年关于儿童发展选题的论文共16篇,儿童心理有9篇,其他为7篇,儿童心理成为儿童发展选题的热点,儿童认知成为学者关注的内容,对儿童认知与社会交往等方面关注不够。①

总之,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儿童观的研究选取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采用了包括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的多种研究手段和研究范式,为儿童观研究搭建了基本架构,逐渐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获得了一些令人瞩目并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成果,也使得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对幼儿园课程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幼儿园课程就是学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引进了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强调通过“作业”进行系统教学,“课程”一词在学前教育领域停止使用。

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面临的较大问题之一是教材的选用。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该文件继承了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的基本思想,规定幼儿园教育内容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并强调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完成教育任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

在党和政府关于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方针的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学工作者会同幼儿园一线教师,开始自发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试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教改试验呈现出大规模、有组织的特征,学前教育学建设的中国特色愈发明显。同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界积极进行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幼儿园课程也以新的儿童观、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为指导,开始全面改革。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在批评分科教学弊端的基础上,强调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科研小组发表了《挖掘幼儿智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幼儿园课程研究三年小结》一文,“课程”一词重新出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课程再次成为幼儿园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也逐渐发生变化。赵寄石、唐淑、卢乐山、王月媛、冯晓霞、李季湄、刘焱、虞永平等学者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定义,

主要有三种取向:第一种是学科取向,即课程是系统的学科知识;

第二种是活动取向,即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种是经验取向,即幼儿园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所应获得的经验的设定。在改革开放初期,幼儿园课程主要采纳学科取向的定义,后逐渐转变为经验取向的定义。

改革开放以后,学前教育课程经历了从分科课程、主题综合课程、五大领域课程到主题网络课程再到课程游戏化的发展,完成了从单一的分科课程模式到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转变。对课程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如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直接教学模式、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教学、瑞吉欧教育体系、苏联的幼儿知识系统化等;第二种是研究我国已有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如“五指”活动、行为课程等;第三种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课程模式和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适合国情、地情和园情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如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单元教育课程、生态融合课程、田野课程、活动整合课程、发展课程、学前教育创造课程、发展能力课程等。

为总结和推广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满足社会发展要求,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这标志着有计划、有组织的全国大规模幼儿园课程改革正式开始。该文件是对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课程改革的总结,为后来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导、操作指南。此外,“教育活动”概念的提出逐渐改变了过去以“上课”为主的课程模式,除了一些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试验继续推进外,新的课程改革试验也相继启动,并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在关于农村一年制学前班的课程改革方面,长沙师范学校农村学前班课程研究组经过研究,提出了“综合性主题教学、分科教学和综合”的农村学前班课程模式。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掀起了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与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相比,9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广泛性和自觉性,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人员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研究,探索出多种课程模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此外,从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上看,选题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王磊、刘晶波在《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课程”选题的研究状况及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在1996—2006年共有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专门探讨课程的论文有48篇,有关课程的选题主要涉及教学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8个主题。其中,1996—2000年关于课程选题的论文共8篇,1996—1997年的论文关注课程设计,1998—2000年的论文关注课程元研究,而对其他6个方面没有涉及,这说明当时学者开始关注课程的基本问题。①

(四)重视对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研究

教育领域是“**”的重灾区。幼儿教师队伍受“**”的冲击非常大,不少人被下放或被迫改行,离开了教师队伍。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策没有落实,加上社会上存在一些偏见,当时的幼儿教师普遍不安心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更谈不上参加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法规初步建立了包括教师资格、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较为规范的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基于幼儿教育实践,而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幼儿教师,可以说,只有掌握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念、所思所盼、心理活动、专业成长,研究他们的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兴趣爱好、心理过程等,才能从根本上明确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前进方向以及弱点难点。因此,随着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落实,学前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瞄准了幼儿园教师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从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上看,选题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刘晶波、孙永霞、王磊在《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在1996—2006年共有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专门探讨教师的论文有63篇,有关教师方面的选题主要涉及教师观念与行为、教师心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职业知识与能力、师幼互动、教师与家长互动及其他7个主题。其中,1996—2000年关于教师选题的论文共9篇,教师观念与行为有6篇,教师专业成长有1篇,师幼互动有2篇。教师观念和行为成为教师选题中最受关注的内容,这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①

通过对百度学术和中国知网的论文进行检索,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共收集到1982—2000年有关幼儿教师的期刊论文86篇,1982—1988年有8篇,1989—2000年有78篇,因此可以说,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喷涌而出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在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使幼儿教师成为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教学实践、保教经验、游戏感悟等成为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素材。在检索到的论文中,有不少论文的作者是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他们在当时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学前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实验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和纲领性文件。1989年的《幼儿园管理条例》、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框架形成,并与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法治化接轨。我国于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有人提出了“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口号,幼儿园办园体制在此背景下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一时期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既包括对政府关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导向、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宏观政策的研究,也包括对办学机制、幼儿园管理、师资评聘、教师资格等微观政策的研究。

(六)学前教育观念研究

1977—2000年关于学前教育观念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提倡以幼儿的探究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主动探究,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二是更加强调游戏的重要地位,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三是幼儿素质教育改革进入**,注重全面培养幼儿素质,同时强调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前教育观念研究中,关于一日主题活动和幼儿游戏的研究成果比较多。

(七)家庭教育研究

家庭作为儿童最初的社会化场所,对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能使儿童获得亲社会行为、正确的角色意识、良好的同伴关系、独立人格等,且家庭环境、同伴关系都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为理论支撑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十、学前教育学的研究阵地初步建成

1978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不久后便设立了幼儿教育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学前教育研究机构。此后,有关学前教育学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相关的论文著作也陆续发表出版。新中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后重新起步,在调整与恢复中探索前进。1979年3月23日—4月13日,教育部、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由此,学前教育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在“七五”规划中出现第一批独立的学前教育研究课题。

1979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年会。大会推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为名誉理事长,左淑东为理事长;大会制定了研究会章程,指出将“组织幼儿教育科研队伍,研究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展我国幼儿教育科学,提高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质量,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作为研究会的宗旨。大会确定了我国幼儿教育此后一段时间的科研方向和任务:一要认真总结幼儿教育的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二要进行科学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我国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实践;三要研究中外幼儿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的第一届年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它对我国学前教育界组织科研队伍、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是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第一个全国群众性学术研究团体,随后,各地相继成立幼儿教育研究会,开展学前教育科研活动,探索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推动学前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研究团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网络。在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的带动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幼儿教育研究会、师范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地开展了学前教育科研活动,成果倍出。这些研究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对国家出台一系列学前教育文件和指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92年,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晋升为国家一级学会,更名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并于1995年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设置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游戏与玩具、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管理、学前健康教育五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在各自的领域里开展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学前教育课程领域的实验研究。研究会的升格及专业委员会的设置促使我国群众性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向更加深入、专业化和高层次迈进,加快了我国学前教育科研的发展。

1985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心理研究所(于1987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行的儿童心理和教育学术杂志《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年1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与湖南长沙师范学校联合创办了《学前教育研究》(双月刊),作为研究会会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学前教育研究》于199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9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前教育理论核心期刊”,成为我国重要的学前教育学研究阵地。《学前教育研究》以探索、研究学前教育理论为主,是国内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及科研成果的主要发表平台,有较强的学术性。另外,一度停刊的《幼教通讯》于1980年在北京复刊,1984年更名为《学前教育》;由浙江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幼儿教育》于1982年创刊;《早期教育》创刊于1983年。除上述期刊外,《幼教园地》《上海托幼》等也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学前教育刊物,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和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①

十一、学前教育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学术交流的频次和质量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教育开始走向世界,出席国际学前教育会议和举办国际学前教育会议的次数越来越多,参加会议的人数、学术交流内容的广泛性都是改革开放之前无法比拟的。对此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界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交流的内容在推动学科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我国代表出席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由大学主办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的活动等。

(一)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

1977—2000年,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项目有五项。

第一个项目是1982—1984年我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项目第一期,由南京师范学院承担,这是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学前教育领域开展的首次合作。1985—1989年,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8所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和17所幼儿师范学校承担,后来又有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10多所幼儿师范学校参加。该项目通过聘请世界一流学前教育专家讲学、选送教师出国进修、举办幼教师资专修科、召开幼儿教育国际会议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对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项目是1990—1994年的由教育部幼教处处长朱慕菊主持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该研究在全国8个城乡实验点进行,对88所教育机构的2189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在16所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实验,同时选择了16所小学和幼儿园作为实验的对比班。其成果“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丛书(共7册)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第三个项目是1991—1993年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社区学前教育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梁志燊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参加,在上海、河北、内蒙古、福建等地的街道、农村、牧区进行,其成果《正在兴起的中国社区学前教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四个项目是1994—1996年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科研项目“学前教育机构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由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牵头承担,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研究。参加研究的单位有陕西师范大学,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江苏省无锡市实验幼儿园,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心幼儿园,江苏省武进市奔牛实验幼儿园,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城马荣教育机构,陕西省兰田县华胥乡中心小学学前班,陕西省兰田县汤裕镇张坡小学学前班、高堡小学学前班、石门小学学前班,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等等。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前儿童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工作模式等。

第五个项目是1994—1995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中的“早期儿童发展”项目。该项目在安徽和广西的8个县进行试验,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了家庭、社区和教育机构之间稳定有效的联系机制,多种形式地发展了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于1996—2000年在西北、西南地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了推广,继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有效地进行了社会动员,组织社区、家庭、教育机构共同参与,为更多幼儿提供优质教育的机会。

(二)我国代表出席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

1977—2000年,学前教育界代表频繁地出席国际学前教育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1983年11月,亚非儿童游戏研讨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卢乐山等中国代表赴会,并展示了中国玩具。

1986年,澳大利亚童年早期工作协会召开第十七届全国年会,主题是“童年早期(8岁以下儿童)工作的理想与现实”。来自澳大利亚各地以及日本、美国、英国、中国等国的近6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教授、时任教育部幼教处处长魏振高等代表中国参加了此次年会。

1986年11月3—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一次国际学前教育专家会议。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苏里南、中国等8个国家的1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3人,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局的胡润琴、全国妇联的贾淑勤及南京师范大学的赵寄石。会上,赵寄石教授递交的论文《幼儿园综合教育结构的探讨》作为会议交流材料被介绍,给参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润琴以北京市为例,介绍了我国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情况和经验。

1987年10月3—8日,主题为“幼儿的发展与教育——智力发展和课程”的幼儿教育专家会议在朝鲜平壤召开。主办单位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南亚地区办事处。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教授以咨询专家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题为《论幼儿园教育结构》的报告。

1987年11月13—20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召开了第三届东半球研讨会。有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等18个国家的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为中央教科所的沈芝莲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赵寄石。会议的主题为“边远儿童——对父母、社区及专业人员的挑战”。中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状况。

1988年9月3—8日,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是一个国际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73年,由来自近80个国家的会员组成,总部设在罗马。此届大会是由该联合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央教科所的项宗萍、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方意英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赵寄石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参加了“儿童的未来”议题的小组讨论。

199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在瑞典参加了国际玩具研讨会。

1996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屠美如教授参加了在瑞士召开的为纪念皮亚杰诞辰一百周年举办的“心智的成长”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论文《儿童透视画发展的阶段和结构》。

1999年夏,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西班牙塞巴斯蒂安参加了国际儿童语言大会。

200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出席了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环太平洋地区幼儿教育协会第一届年会并发言。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帼眉教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参加有关早期教育的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国学前教育研讨会;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以国外专家的身份参加了朝鲜早期儿童发展与教育咨询会议;受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邀请,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出席了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四届会议,并做了题为《儿童抚养和男女共同分担责任》的专题报告。

除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外,此时期基层幼儿教育工作者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例如,1995年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21届OMEP世界大会上,我国有来自上海、南京、青岛、大连等地的12名幼教一线工作者代表参加;1993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亚太地区促进学前教育和保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有北京、湖北、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16名幼教一线工作者代表参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理论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①

1985年7月,时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左淑东、时任副理事长陈俊恬赴日参加日本保育学会第38届大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现状》的报告。

1986年10月,时任研究会副秘书长胡润琴赴朝鲜,参加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朝鲜平壤召开的幼儿教育现场会。

1988年7月,时任研究会理事长孙岩赴日本参加私立幼稚园联合召开的“迎接21世纪幼儿教育国际会议”,并做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现状》的报告。

1988年11月,研究会邀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团项目官员考特尼女士和美国帕特森教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研讨会”上讲学。

1989年7月,时任研究会理事长孙岩赴香港参加“21世纪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展望》报告。

(四)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

1989年10月,为纪念国际儿童年设立40周年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合作10周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南京主办了幼儿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苏联、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的145名专家学者围绕幼儿园课程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是我国主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国际会议,也是大陆与台湾幼儿教育工作者在1949年后的第一次聚会和交流。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成绩,表明我国幼教已迈入国际行列,并具有组织国际交流和研讨活动的能力。

1993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广东江门联合举办了“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对九十年代的挑战”国际研讨会,将国家政策与事业发展、幼儿保育与教育、师范教育、家庭与社区参与幼儿发展列为会议专题,就中国幼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讨,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五)由大学主办的国际学前教育会议

1993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了中美幼儿教育研讨会。199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了亚太地区国际幼教会议。

2000年10月,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了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改革国际会议。

(六)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的活动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于1948年成立,总部设在挪威奥斯陆,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咨询关系的非政府机构。OMEP主席古他和副主席依娅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会见了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孙岩,热情表示欢迎中国参加OMEP。OMEP中国委员会于1988年9月作为团体会员加入OMEP。

1989年4月,旧任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李道佳和时任江苏省幼儿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卢乐珍赴日本大阪,参加OMEP日本委员会举办的主题为“亚洲学前教育相互了解与今后发展”的研讨会,并分别做了《提高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大班幼儿做做玩玩活动的研究》发言。

198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张人杰教授代表OMEP中国委员会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OMEP第19届世界大会。

1992年8月,时任OME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林嘉绥等人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第20届OMEP世界大会,做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十年发展和国家政策》《早期数学教育与儿童思维发展》等专题发言。

1993年8月,时任OMEP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庞丽娟及陈志超等部分省代表共16人参加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亚太地区促进学前教育和保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做了题为《中国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等发言。

199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唐淑教授、上海市教科所郑美玲研究员等12人参加了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21届OMEP世界大会,做了《多种学前教育组织形式》《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估》等发言。

1998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林嘉绥教授参加了在丹麦召开的第22届OMEP世界大会暨OMEP成立50周年大会。

2000年6月,OMEP中国委员会邀请OMEP主席柯蒂斯教授考察访问中国幼儿教育,并做了《当前世界学前教育》主题报告。这是OMEP主席第一次应邀考察访问中国。

总之,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对我国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的恢复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