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一般理论与思潮
一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与思想。顾明远先生比较了中西大学价值观的异同,总结了大学发展的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学习自由、大学自治的模式,另一种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为国家服务的模式。这实际上涉及中西大学的价值观。顾明远先生认为,大学的价值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同时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①黄志成教授对拉丁美洲民众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探析,提出民众主义教育是在拉丁美洲地区广为流行、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尽管不同时期的拉美民众主义教育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但在促进广大民众教育普及与质量提高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拉美民众主义教育正朝向更具国际化的全民教育的方向发展。②郝德永教授认为改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但众多的改革运动在理念与方法上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品质,使教育发展形式上变化较多实质性改变很少。③
二是教育学者的思想与理论研究。彭正梅教授认为赫尔巴特教育学尽管具有理性主义和形式化的倾向,但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从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的辩证思考与杜威的实验主义的辩证思考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现代教育学的使命和宿命:辩证思考与形式思考的永恒互动。④李春影博士等人总结了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介绍阶段(1979—2001年)、广泛探讨阶段(2002—2009年)以及深入探讨阶段(2010—2017年)。这些阶段的形成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整体来看,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近40年来影响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尤其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影响巨大。但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在接受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影响时还主要停留在介绍和选择性利用的阶段,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立足于中国立场进行的质疑批判更不够。①
陈红燕博士等人以德国教育人类学为研究对象,认为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②李政涛教授等人通过对德国教育学家本纳教授的访谈,深入探讨了学校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理论的关系等问题,深化了对教育学自身逻辑的认识。③彭正梅教授等人对德国另一教育学家迈尔进行访谈,考察了德国普通教学论传统及其主要流派、危机和新方向,区分了普通教学论与特定领域的教学论以及经验研究的关系,并提出普通教学论的存在必要性及其转向课程论传统的倾向。④
三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转型。程晋宽教授等人认为教育数据挖掘是分析教育数据背后所蕴藏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新途径,对美国高校教育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与推动因素进行了探析。①阎光才教授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进行了评析,认为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的盛行折射出传统实证主义取向的科学理论研究和人文主义取向的质性研究,但是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不应也不能超越甚至替代传统研究,它的单一性效果关注很可能为教育实践带来更大的隐患。②丁邦平教授等人研究了现象图析学,发现现象图析学旨在描述个体对于周遭世界的体验,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阶观点和二阶观点、差异、质的差异的(理解)方式、描述的分类等。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使用现象图析学完成的经验性研究数量与日俱增,但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③他们认为鉴于国际上比较教育学呈现的“质性”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留学、访学、境外交流项目的增多,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亟待一种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他者视野对研究对象的观念进行主观描述,同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外在效度的质性研究方法。④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
一是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唐爱民教授认为,社会学是构成并影响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进程的一个重要学科范式,其方法论、价值论意义使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专业化及对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向性显著增强。在构建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范式方面,西方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①侯晶晶教授梳理总结了美国公立基础学校强调平等地尊重陌生人的异质性、重视关心陌生人的多域实践、创设多种条件促使青少年与学校内外的陌生人交往融合等为特征的陌生人伦理教育,认为其对于我国丰富学校德育、构建良序陌生人社会具有借鉴价值。②杨韶刚教授等人采用中国和加拿大学者合作编制的问卷,以288名中国与加拿大儿童青少年(7~14岁)为被试,考察他们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使用的纪律教育方式所做的判断和推理,结果发现两国儿童青少年对家庭纪律教育方式的道德判断与推理共性大于差异。③
二是公民与世界公民教育。宋强博士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一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对“世界公民”教育思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创新性地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公民教育的关系。④孔锴博士的《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一书将美国公民教育总结为公民性传承模式、社会科学模式、反省思维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对每一种模式进行了背景、理念、内容、途径、不足等全景式的研究。⑤陈文娟博士研究了西方古典共和传统中的公民教育,从教育目标上讲这是一种旨在培养良善公民的德行教育。从实施途径来讲,包括公共教育和家庭教育两种模式。当今社会,古典共和传统的公民教育对于反思西方现代所谓“民主教育”之弊端有一定的启示。⑥王小飞博士对六国公民身份教育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英国的主动公民、美国的多元价值、德国的政治教养、法国的共和人权、韩国的国民伦理、日本的“好公民”培养体系。①在《比较公民教育:范型与变革》一书中,作者从教学和学习的角度阐述了当今主要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和类型,为进一步探讨公民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
三是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教育。金香花博士和孙启林教授分析了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认为随着国际婚姻移民者、外籍劳工以及留学生等外籍人员越来越多地涌入,韩国正在形成多人种、多民族的社会。但目前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存在很多缺陷。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与其他不同文化和谐、和平共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韩国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课题,也是赋予教育的使命。③姜英敏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的今天,培养年青一代在全球社会的生存能力是各国教育政策与理论必须关注的问题,国际理解教育在这方面的特殊使命使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与理论》一书中,作者分析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源头,界定了相关的概念和内容,研究了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全球公民与本土公民的关系,阐明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中日韩三国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实践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④王正青教授以近年来兴起于学术界的和平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和平、暴力、冲突等核心概念,剖析了和平教育的内外边界、学理基础、人性论立场,梳理了世界范围内和平教育的发展演变,构建了当前学校和平教育的目标体系,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和平教育实践策略。①
(三)学生核心素养研究
一是核心素养的国际趋势与改革动向。褚宏启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关键少数高级行为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统整与融合。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是国际教育竞争的集中反映。②张传燧教授等人认为,国际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是当今时代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职业流动化、竞争白热化的必然要求,各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有共性也有差异性。③辛涛教授等人通过分析国际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内容和结构,提出建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将核心素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社会活动中去。核心素养模型逐渐渗透进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质量评估。④胡乐乐博士认为,核心素养是事关学生发展、生存和社会、国家良好运行的关键素养及其综合体,作者比较分析了11个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中国核心素养课程标准。⑤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或国别教育改革研究。刘新阳博士等人关注了欧盟核心素养框架,认为欧盟核心素养框架对欧洲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对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的评价等当前欧盟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①张紫屏博士总结了英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认为存在着教师自我效能感低、课堂控制倾向严重、学生自主探究不彻底等问题。②王俊民博士关注了新西兰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与实施,指出新西兰课程变革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教师适应变革所需的时间和对课程实施的信心不足以及缺少更为精细、持续的指导等因素,使课程实施面临极大挑战。③姜英敏教授对韩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举措将深刻影响韩国的基础教育模式,如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彻底改变学习途径和方法、重构学习评价方式等。④
三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左璜博士认为,国际核心素养体系可分为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各国或地区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形式多方面。⑤周文叶博士总结了美国促进核心素养课程转化的策略,将策略总结为纵向连贯和横向统整两大原则。⑥李金云博士等人分析了核心素养体系下美国阅读教学的新趋势,主要有培养积极阅读者、聚焦真阅读、关注阅读全过程等方面。①李凯博士分析了英国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动向,主要体现在将关键技能融入国家课程体系。②
(四)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是帮助人们开创美好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发展终身教育要优先考虑成人教育的地位,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火车头”,现代教育向着终身教育的变革日益紧迫。保罗·朗格朗等人的经验视野,可以帮助我们预判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以采取预防措施,为我国面向2030年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借鉴。③张创伟教授等人研究了201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城召开第二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通过的《可持续学习型城市墨西哥城声明》,发现新定义的学习型城市观应该是用更为广阔、多维的社会视角来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使个人发展、社会融合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并行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全球”“全民”和“全面”的核心理念得以张扬。④林钧博士的《国外学习化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分析了学习化社会理论的产生背景,梳理了国际组织的学习化社会思想和国外有代表性的学习化社会理论,结合世界各国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我国学习化社会建设路径。⑤
吴雪萍教授等人对欧洲国家资格框架的特点和实施进行了总结,认为该框架的实施对教育机构改革、非正规教育发展、劳动力技能匹配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在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终身学习时应从颁布法律条例、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衔接标准以及重视教育投入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借鉴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①李兴洲教授对日本终身学习机制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在推进终身学习方面创建和完善的法制机制、咨询审议机制、行政保障机制、实施机制和协作机制。②年智英博士等人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理念上提出“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标准上提出了绿色城市指数、综合学习指数等测评体系,在策略上既有国际层面的多维度发展策略,也有国家层面的个体发展策略。③徐静博士等人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人技能调查这项综合性国际测评项目进行了研究。④
(五)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研究
顾明远先生等人指出,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民族成分虽有所不同,民族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与水平也不同,但民族教育政策大都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和共同的发展趋势:在民族教育政策制定中,都奉行民族平等原则,采取差异补偿措施;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既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又坚持开展共同价值观教育;加大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支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民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⑤顾明远先生提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发展和团结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而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交往、融合的桥梁。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和民族理解政策。在开展民族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时,必须研究该国的主流文化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可采用田野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他国民族教育政策出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政策出台的意义,并详细了解该项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切勿就事论事、妄下结论。①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社会大熔炉,在数百年发展中形成了以教育为主导的移民社会融合实践模式。冯增俊教授等人对美国移民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美国移民教育实现了对多元文化群体的新型社会管理,建构起独特的教育社会管理实践体系,这对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②刘宝存教授等人对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行了研究,从政策变迁过程来看,政治力量介入使得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从政策价值取向来看,由于政策决策者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态度转变,导致美国双语政策价值取向由“语言是权利”和“语言是资源”走向“语言是问题”;从政策执行过程来看,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学区的自身能力建设。③祝贺博士的《美国公共学校种族隔离的终结》一书勾勒了美国黑人争取教育平等权利的历史脉络,为了解和认识美国黑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并进而认识美国黑人教育的现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视角。④孙立新的《美国移民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基于冲突论视角》一书分析了移民在美国社会中的工作与生活情况。⑤
王璐教授等人研究发现,随着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多地发生骚乱事件,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正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转向。①安双宏教授认为,印度的民族和语言众多,各种专门委员会和《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学语言都有相应的建议和规定,但是《国家教育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绝大多数的印度少数民族(表列部族)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受到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学校教育,印度政府在这方面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②陈立鹏等人发现,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渐关注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和维护了土著民族的教育公平。③
四、教育改革与实践比较研究
基于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认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各国教师教育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社会经济转型,众多学者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也对人才培养载体的课程教材进行了探讨,如何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与评价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一)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及世界主要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需要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改进职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方案与丰富在职培训类型和内容。①
一是职前教师培养领域改革。陈时见教授等人对加拿大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进行了研究,提出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②饶从满教授等人认为芬兰教师教育在目标上聚焦于培养基于研究的教学思维;在内容上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因素;在方式上以研究本位的教学思维作为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黏合剂。由于在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上均体现了“研究本位”的特征,从而该模式被称为研究本位教师教育模式。③此外,张晓光总结了芬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研究取向特点④,刘永凤等人总结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典型特征⑤,付淑琼关注了美国中小学与高校联合制定和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项目”⑥,严金波等人研究了英国新教师的入职指导制度⑦,于喆等人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个案介绍了德国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⑧,郑丹丹研究了美国和荷兰两国的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①。
二是各国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变革。陈时见教授等人认为,欧盟在教师教育政策领域的活动起步较晚,当前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重点领域是深化教师教育政策对话机制,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教师教育指标体系以及制定教师教育者能力标准等。②饶从满教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展开的以提高教师专业性为根本目标、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进行研究,认为在双重压力背景下展开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要取得更大成效,需在充分尊重并发挥中小学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教师教育者)的主体性上下足功夫。③马早明教授回顾了粤港澳三地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合作,将三方合作历史分为试验探索、全面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发展阶段,在合作体制与制度、合作方式与途径及人才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④杜岩岩教授认为,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进程受阻,为此,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实施了旨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师范教育现代化工程,并通过引入全纳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和实践环节,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进程。⑤王萍博士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从殖民地时期、师范学校时期、师范学院时期、教师教育大学化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五个不同时期,总结了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历程。①
三是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饶从满教授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教师在职教育,提出日本教师在职教育进入了以建设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目标的深度改革与快速发展时期,但在尊重和促进教师发展的自主性、主体性,谋求“深度意义上的整合”方面还有待改进。②龙宝新教授的《当代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一书提出,教师教育系统的根基是教师专业发展,它是统摄职前教师教育与教师在职培训两大教师教育形态的关节点。国外职前教师教育在目标、机构与模式、类型、课程上具有区域性特点,迈向国际化、本土化与个体化是其基本发展态势;走向统一,推进多模式综合,全面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正成为世界各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③关松林教授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开展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特征。④
四是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刘宝存教授等人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合法性⑤,并对墨西哥新颁布的《教师职业一般服务法》考核聘用制度进行了研究。⑥饶从满教授等人认为美国教师培养仍面临内部质量提升和外部质量问责的双重压力,伴随数据系统和分析方法的发展,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公众对于强化教师教育绩效责任的呼声,但依然存在着信效度和适用范围等问题。①程晋宽教授等人认为优质教师的培养与选聘是实现优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继而总结了各国优质教师的培养与选聘策略②,分析了当前美国教师职业的供求关系③。蒋凯教授基于美国八所高校案例研究了教师终身教职制,提出对我国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有益的经验与负面的警示。④杨鸿博士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教师养老金制度进行考察,认为这些国家教师养老金制度定位清晰,政府起到主要责任,倾向于待遇确定型或混合型计划。⑤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一是国外人才模式培养借鉴。周满生教授认为要想规范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就应规范对高中国际部的管理,完善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⑥李莎博士与程晋宽教授研究了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重新设计高中”改革计划,该改革计划包括持续开展大学通道与加速学习项目,实施促进初中生越级升入大学项目,开展学校转型发展拨款项目、“希望邻里项目”和“投资创新项目”,重新授权珀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等。⑦闫守轩教授等人以新墨西哥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为例,对美国教学设计师的培养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①蒲蕊教授等人对美国领导式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应着力于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成为领导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学校中创建学习共同体;设定合理学习目标,科学评价与反馈。②
二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王正青教授提出信息化建设对解决教育公平有着建设性作用,分析了美国信息化时代混合学习、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数字化教育等新型教育样式。③鹿星南博士等人对国外智慧学校建设的基本特点、实施条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建构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④张建桥博士对翻转课堂下的技术支持提出了新的思考,认为要理性把握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提出科学技术可以给教学对话提供新的途径,但不能改变教学对话的性质;科学技术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但不能替代课堂教学。⑤董辉博士等人对“一师一课”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考察与思索,进而进行了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什么困难的相关思考。⑥
(三)课程改革与教材开发
一是相关课程理论与改革研究。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得出21世纪以来国际学生学习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学习方法、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风格和学习评价四个领域。①孙立恒教授研究了当代美国演讲教育,总结当代美国演讲教育的趋势为:演讲学生种族与血统出现多元化趋势,信息传媒技术开始广泛运用,远程教育模式进入演讲课堂。②王牧华教授等人对当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指出以心物二元、主客二分为基础,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客观性、绝对性,是西方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重要认识论特征。③关松林教授研究了发达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进要重视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科学教育专门研究和管理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科学教育设施的专业性与全面性,改善科学教育的评估体系,开展STEM教育,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④其他代表性著作包括史宁中和孔凡哲主编的《十二个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陈时见和杨茂庆主编的《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侧重2000年以来的经验、问题与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罗贵明的《美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理论、实践与借鉴》(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等。
二是学科课程的研究。丁邦平教授等人回顾了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以来英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的改革和演进,阐述了技术教育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并分析和探讨了英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学科转型的成因与基本经验。①陈时见教授等人研究了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的中小学社会课程教育,介绍了修订后的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组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特色。②高益民教授对战后日本历史教育中的逆流及其牵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扩大和增强反对战争与爱好和平的力量。③高益民教授等人还介绍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社会启蒙、社会改革、个体发展和智识发展四大范式的发展历史及具体内容。④张建珍博士等人研究了英国课程改革的“知识转向”,提出我们应当重新相信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重新思考知识作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重新认识知识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角色。⑤
三是集中对STEM课程的研究。赵中建的《美国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以专题形式对美国中小学STEM教育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⑥彭正梅教授等人基于21世纪美国四大教育强国战略的考察对美国全球竞争力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美国加强STEM教育以及培养4C技能,且把STEM技能和4C技能视为21世纪最核心的国家竞争力。⑦张燕军博士等人对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问题及其应对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美国对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问题的应对呈现出思想上高度重视、资金上大力投入,以及多部门协同行动等特点。①李函颖博士对《美国竞争力与创新力》报告进行了述评,探析了美国STEM教育的困境与走向。②王小栋博士等人发现英国的STEM教育正加快转向STEAM教育,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③范文翔博士等人对美国STEAM教育的发展脉络、特点与主要经验进行了研究,归纳了美国STEAM教育的特点。④
四是对教材开发建设的研究。蒲淑萍教授等人通过对美、英、法等10个发达国家与我国教材的比较研究,从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编写形式、教材难易度和教材广度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国际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状况,提出:我国课程与教材的逐步发展与完善,需要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破解平衡化与选择性兼容并包的教学难题;积极应对教材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以课程“循环一发展”理论为指导,促进课程与教材建设。⑤胡军博士研究了加拿大在教材开发主体和类型、审批规程和标准、选用权限等关键环节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的特点和成熟经验,提出我国应以文化、教育发展实际和发展理念,从构建教材管理新模式、改进和完善教材管理办法与评审标准、保护教材著作权、试行教材租用等方面完善我国教材建设,以保障教材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⑥
(四)校园安全与预防欺凌
校园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预防应对措施,对美、英、澳大利亚、芬兰等国的经验介绍。向铭铭等人的《日本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及教学大纲,由国家、地方、学校构建的安全教育体系。①张娟娟的《校园暴力欺凌法治研究》对代表性国家的反校园暴力与欺凌立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国的反校园欺凌体系。②覃红霞博士等人提出为了维护校园安全,美国联邦、州与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密切合作,加强顶层协同安全治理环境建设,从立法、财政拨款、信息管理和政策指导等多方面形成共同治理网络。高校也积极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与共治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③李朝阳博士介绍了美国从社区、学校、课堂、网络等维度,开展的一系列反校园欺凌项目。④冯恺博士以学校防校园欺凌作为探讨对象,讨论了美国反欺凌法中学校的义务承担及平衡政策,在鼓励学校发挥反欺凌作用的同时,又力图避免令学校承担责任过重而影响到公共教育目标的实现。⑤董新良等人基于学校的视角对英美两国欺凌防治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在国家和政府层面、学校层面、社会治理层面等方面的反欺凌协同经验。⑥王祈然博士等人以第三方组织“欧米茄人”为例讨论了美国第三方组织反校园欺凌实践项目。①
马早明教授团队辨析了校园欺凌的内涵,认为应区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等概念,并从外延与内涵维度对校园欺凌概念做出界定。②在此基础上,从学校治理视角介绍了澳大利亚校园反欺凌的政策与实践举措③,分析了菲律宾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政策④。陈琪博士等人研究了澳大利亚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包括完善政策制定,确保欺凌治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多方参与的有效治理格局;加强反校园欺凌教育,提升反校园欺凌的能力等。⑤还有学者探讨了法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⑥,介绍了芬兰校园反欺凌KiVa项目⑦,总结了国外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的共同特征⑧,
(五)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一是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李继延的《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彭慧敏与冉玉合著的《战后意大利职业教育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赵昕的《迈向终身学习社会——21世纪初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政策领域的代表性著作。论文方面,李兴洲教授等人研究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发现加拿大通过联邦人力资源与培训部和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对职业教育进行有限的宏观管理;各省教育部和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掌握职业教育的自主管理权;各学区教育局通过设立针对性的管理部门支持本学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由学院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学校具体事务。①张振博士关注了斯里兰卡职业教育扶贫,认为斯里兰卡产业结构欠合理,导致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现存就业人口亦处于弱势就业状态,因此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施成效并不乐观。②郑建萍博士基于劳动市场分析了智能数字化技术对德国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影响③,王直节博士等人比较研究了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④
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培养危机日益凸显,“升学与职业双重准备”逐渐成为美国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王辉博士等人对奥巴马政府的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和普通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并行共进的美国高中教育改革工程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推进了美国高中教育“技能革命”进程。⑤吴雪萍教授等人对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为加强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联系采取的核心改革举措进行了研究,总结美国加强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联系的改革呈现出三大特点:重视学校教育的整合与衔接,强化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构建富有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①王琳璞博士等人研究了祖玛时期南非职业与技能教育管理、结构及规模方面的改革②,张红颖博士等人分析了巴西普职一体的双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模式。③
三是现代学徒制研究。关晶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比较与借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是从比较视角研究现代学徒制的代表性成果。对于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冉云芳博士与石伟平教授认为,企业是否参与学徒制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带来的成本收益比率。他们对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对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成本收益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可通过给予企业专项补贴、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制定灵活的企业实训制度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净收益。④王建梁教授等人对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成效与挑战进行了梳理,提出英国现代学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利益分配不均衡、相关信息不对称、政府资助不平衡等问题。⑤
四是职业教育质量及评价研究。陈莹的《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上海三联书店,2015)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动力与成效。吴雪萍教授等人分析了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标准①,总结了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估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先进性、多元性、客观性、公开性等特点②。闫广芬教授等人基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投资回报评估框架,研究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收益,指出这个文件为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监测和比较提供了依据,对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政策完善提供了目标和方向。③金晶教授等人关注了英国职业教育评价,总结了英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六大特点:评价理念的先进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评价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评价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评价证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互补性。④孙翠香研究了以色列职业教育与培训治理体系,总结了以色列“多层级”与“共治”的培训治理体系。⑤
(六)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
孙振奇的《国内外幼儿园教育设施设备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周小虎的《为了儿童的利益:美英学前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张莅颖的《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欧美教育的影响》(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是这一时期比较学前教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陈蔚的《美国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的立法保障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关注了特殊教育立法及政策保障等议题。同时,这一时期研究者逐渐使用软件量化分析各国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热点。例如,兰国帅博士等人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前四种SCI和SSCI期刊2000—2016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总结了学前教育2007年以后的研究关键词以及学术共同体派系。①杜丽姣博士等人则基于美国《早期儿童研究季刊》发表的论文,分析了美国早期儿童与教育研究的方法及选题。②
学者重点关注了学前教育投入与评价指标。赵海利教授研究了美国政府学前教育投入,总结了其特点、趋势,提出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应补足政府学前教育投入的短板,将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将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儿童的学前三年(甚至更早)的教育,纳入财政重点补贴范畴。同时,制定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和投入标准,以质量标准、投入标准及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分工。③余璐博士等人基于国际视野,以《国际儿童教育协会全球指导性评估量表》为基础,提出我国的幼儿园(班)教育评价改革可以从中获得许多重要启示,包括:努力彰显多元利益主体、树立整体价值观念,确立质量提升准则、促进自主评价发展,加强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开发整体评估工具,优化学前教育评价实施、创用多样化评估策略,建构第三方评价机制、创新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等。④
比较学前教育领域的另一关注点是教育支撑体系研究。万秀兰教授等人关注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儿童早期发展虚拟大学项目,分析了该项目对毕业生、参与国、非洲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影响,认为项目在能力建设的理念、国际资源的利用、国际项目的本土化、远程教育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较具代表性。①吴丽萍博士等人基于技术支持的美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协助策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幼儿教师与协助者的发展,而且大大提升了幼儿教育的质量。②
特殊教育方面,陈时见教授等人对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主要经验:改革经费投入体制,整合地方支持体系,提升主流学校服务质量,赋予家长和儿童权利。③杨柳博士的《美国残疾人教育研究》一书总结了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基础,详细比较了美国历年《残疾人教育法》的颁行与修订,及其对残疾儿童教育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同时,该书还从原则、机构、课程体系、个别化教育方式等方面全面探讨了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实施过程。④杨思帆所著的《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与实践——美国、印度、中国三国的比较研究》从政策理念、政策设计、政策实施、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等维度比较了美国、印度和中国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补偿政策。⑤高宏和蒋丰祥主编的《国外特殊教育对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启示》通过分析国外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国外特殊教育对中国特殊教育的影响。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