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概论性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学术热情似乎在逐渐退却,学者更多地转向“分支领域性研究”。②这一时期所使用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大多是前一阶段所出版教材性著作的再版。这一时期新涌现的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性著作主要有:钱民辉著的《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①及其新近再版的《教育社会学概论》②,杨昌勇、郑淮著的《教育社会学》③,徐瑞、刘慧珍著的《教育社会学》④,等等。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与《教育社会学概论》
钱民辉所著的《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立足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与追问,打开了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一种新的视域。该书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与现代性之关系”,也就是把教育社会学的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分别纳入现代性工程中去,从动态中研究教育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从静态中研究教育与现代性问题。⑤该书认为,传统教育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性”的,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其他制度的关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制度等,以及人的社会化问题;现代教育社会学应当研究“现代性”,即研究教育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的关系,以及人的现代性问题。⑥
该书认为,现代性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⑦由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是社会学,其方法、意图以及实质性议程必然是以现代性为切入点的。从起源看,社会学起源于现代性的来临——起源于传统社会的分解以及现代社会的巩固与发展。一方面,教育社会学的三种理论取向无不是在现代性工程中建构的,这是因为教育组织最能反映现代社会制度的属性和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变迁的动因基本来自现代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和事实是现代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由此,现代性可以作为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而且今后的研究主题依然是围绕现代性展开的。只不过现代性正在向世界范围扩展,同时,现代性也招致了后现代主义的抨击,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社会学已有的三种理论面临消解和质疑,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努力正在进行。
该书在初版后被多次修订出版,最新一版为2017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概论》①。最新版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出版发行,在内容方面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与完善。并且它强调,教育社会学本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教育社会学”开始,就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了。调整后的内容结构如下。
如社会学一样,教育社会学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源于对现代性的反思。明确教育社会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持守对教育现代性进行分析的视角,钱民辉前后几个版本的《教育社会学》在这方面无疑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二、对教育学和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兼顾——杨昌勇、郑淮著《教育社会学》
杨昌勇和郑淮著的《教育社会学》,是一部教材性著作。该书认为,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的、基础性的社会科学,它运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且以一种较为特殊的学科视角即以一种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眼光来研究教育系统中的社会性问题、社会系统中的教育性问题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对与教育相关联的社会事实和社会价值的研究,其逻辑起点和研究目的都在于教育的本质性功能,意在使教育更富人性地、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①
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方面,该书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所谓教育社会现象是指学者以一种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眼光所看到的现象,从概括的意思上讲,它包括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与教育相关联的社会现象,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②
相对而言,与强调“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这一观点不同,该书对教育社会学的界定具有更为明显的教育学取向,强调运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且注重教育学的价值指向,认为教育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目的都在于教育的本质性功能,这昭示了教育社会学研究所应致力的一种方向。该书对教育社会学问题的探讨并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是将视野拓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习化社会。
三、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学研究——徐瑞、刘慧珍著《教育社会学》
徐瑞、刘慧珍著的《教育社会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出版,可被看作近年来出版的较具代表性的一部教育社会学教材。该书持守刘慧珍在1988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对教育社会学的界定:研究教育活动之社会过程及其与其他社会过程相互影响关系的学说体系。①换句话说,教育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中的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行动的学说体系。①承续谢维和的观点,该书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②;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就是从社会行动角度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即从人与人、人与整体、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角度分析教育问题③。
结语
自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以来,我国出版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及体系性学术专著至少有24部,这里只选择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予以概略呈现。
董泽芳等人曾对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重建至2005年出版的概论性著作进行分析,发现教育社会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在研究范式上,功能论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研究思路上,围绕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在研究取向上,“体系”重于“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定性”长于“定量”。他们还分析了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演变趋势: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由二元对立走向多元综合;由价值中立走向批判参与;学术使命与社会使命并重。①应当说,自2006年至今的1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教育社会学的概论性著作方面尚未出现实质性的突破,其间所出现的教育社会学概论性著作更多的是此前版本的修订再版,少量新出版的著作多沿袭既有的观点与体系。因此,董泽芳等人的这样一种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
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发展到今天,本土化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也逐渐走向深入。教育社会学研究已走过了对西方全盘借鉴与学习的阶段,也已经从一种自我封闭式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走出来。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正是现实社会中的教育阅历与体验持续激发着人们对教育社会学问题进行思考。在当今时代,人们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焦虑与疑惑,不管是身处教育的专业领域之内,还是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都是如此,因为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以及教育转型过程中,教育社会学研究由此会感受到强烈的现实需求与学术召唤。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包括教育学研究都经历着学术话语与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社会学在学术话语与知识体系上的更新尚处于酝酿之中。
吴康宁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的前言中说,“教育社会学发展至今,领域之广,课题之多,方法之专,流派之众,绝非某一个学者个人所能全部涉足”①。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重构,需要一个时代的学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