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构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早期探索(1 / 1)

在教育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先后涌现出几部关于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先期探索性专著,主要有裴时英编著的《教育社会学概论》①,桂万宏、蘇玉兰著的《教育社会学》②,卫道治、沈煜峰著的《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①,刘慧珍著的《教育社会学》②,厉以贤、毕诚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引论》③。这些著作基本都在对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的教育社会学梳理借鉴的基础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探索性建构。

一、探寻教育教学的社会机制——裴时英编著《教育社会学概论》

裴时英编著的《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重建

以来的第一部教育社会学专著,体现了对教育社会学体系建构的开创性努力。

该书认为,教育社会学即是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以教育学科和社会学之间的一种科际性的研究为目的的边缘学科。④它把教育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和交互影响。⑤我国教育社会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学科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全面进行探索。⑥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即把教育(指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体系加以研究,主要探索这一社会体系和其他社会体系的交互关系,并分析教育的社会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社会学依照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观点,以教育、教学的社会机制为核心,综合系统地研究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现象以及与社会有关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⑦

在该书中,裴时英尝试建构了教育社会学体系动态分析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桂万宏、苏玉兰著《教育社会学》

桂万宏于20世纪40年代出身于社会学,因此更为强调将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桂万宏与苏玉兰合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指出,教育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基本关系,也即研究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①

该书主要在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及国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的内容构架,分三大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总论,叙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情况、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二是宏观层面的研究,叙述社会化、社会结构、社会流动、文化、社会变迁等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三是学校层面的研究,叙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②

三、人·关系·文化“三位一体”——卫道治、沈煜峰著《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

卫道治与沈煜峰所著的《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一书,采用了日本学者横山宁夫对“社会”的理解与界定:人、关系、文化“三位一体”便构成社会。换言之,社会由三个单位构成: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有关的人所具有的意义、价值、规范之类的文化。这三者不能相互还原,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在某种相互关系中才能开始成为社会的人,这种人是已掌握了或正在掌握某些现有文化(行为方式),并将环境的约束和选择性的适应主动地统一起来的行为主体。文化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承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行为性的人来承担,而行为性的人正在(或已经)使文化内在化(了)。①并且,从微观上来看,教育是由受教育者、教育者及文化构成的一种元社会体系或社会亚体系②;从宏观上来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而存在③。

该书从社会上人、关系、文化“三位一体”的复合结构着眼,演绎出包含“教育是一种元社会体系或社会亚体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而存在”这两个观点的理论框架。它认为,教育社会体系论和教育社会体制论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社会体系和教育社会体制的科学。该书由此勾勒出了教育社会学的整体体系架构。④

一、教育社会体系论

(一)学生社会学(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条件

2.社会化的机制

3.社会化的内容

4.社会化的过程

5.教育与社会化

(二)教师社会学

1.教师的社会化

2.教师的社会条件

①卫道治、沈煜峰:《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12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②卫道治、沈煜峰:《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13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③卫道治、沈煜峰:《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15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④卫道治、沈煜峰:《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28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教师的社会行为

4.教师的社会地位

5.教师与社会变迁

6.教师评估

(三)行为关系

1.同辈团体

2.教师团体

3.师生关系

4.班级体系

5.学校组织

6.学校外集团

(四)教育文化社会学

1.教育意识形态

2.教育知识社会学

3.教育规范和制度

4.学生亚文化

5.社会文化的影响

6.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教育社会体制论

(一)教育与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的适应态

2.教育与社会结构

3.教育与社会控制

(二)教育与社会阶层化

1.社会阶层化的涵义

2.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

3.教育与社会流动

(三)教育与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理论

2.教育与社会变迁

3.社会变迁中的对策

(四)教育政策社会学

1.教育政策社会学概述

2.教育政策的社会依据

3.教育政策的改革

该书主要基于对国外教育社会学文献的系统把握与全面梳理,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介绍,但在总体理论把握及内容体系架构方面无疑具有相当的创新性意义。

四、聚焦于教育活动之社会过程及其与其他社会过程的关系——刘慧珍著《教育社会学》

刘慧珍所著的《教育社会学》在梳理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的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并初步梳理了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该书认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确是贯穿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条主线,但教育社会学并非一般地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是有其特定角度和要求的。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一主题,并不能自然地界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特点和方法。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是,以一种系统论的方法,把社会看作一个动态的整体,把教育看作社会整体存在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即在整体社会的运转过程中,认识教育活动的社会性特征及其意义,探讨教育的社会组织、社会过程和社会作用,探讨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探讨教育与其社会环境各层次、各侧面的相互影响关系等。由此,教育社会学可被定义为:“研究教育活动之社会过程及其与其他社会过程相互影响关系的学说体系。”①

该书内容相对简短、精练,甚或略显粗糙,但却抓住了教育社会学的核心特点及研究主题,思路开放,视野开阔,体现出教育社会学初步兴起过程中的清新风格。

五、教育社会学知识溯源——厉以贤、毕诚编著《教育社会学引论》

厉以贤是我国教育社会学恢复重建中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其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探索理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厉以贤与毕诚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引论》给教育社会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对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和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①该书认为,教育社会学就是研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一门学科。②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应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目的和实际目的相互结合;第二,在概念的使用上,教育社会学把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相互渗透使用;第三,吸收和使用新的研究方法,现代科学的综合趋势也表现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流。①

该书的后记中提出,书名是《教育社会学引论》,但两位学者并不打算把这本书写成通俗介绍类的读物,而是力图把它作为在高层次上进一步研究的“引论”。该书被称为“引论”意味着它不是全面地、系统地阐述教育社会学的各个方面,而是进行学术介绍和研究,着重探讨某几个问题,开辟这方面的领域。全书共十四章。除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外,其余十三章分为两编。第一编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共五章),论述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及其理论学派,以作为吸收、借鉴和研究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引论”。第二编从第七章至第十四章(共八章),阐述的是中国教育社会学思想发展史略,以作为填补中国教育社会学这一方面空白的“引论”。这些内容在以前的专著中并未被涉及,该书完全做了新的尝试。②

该书基本是对相关教育社会学理论思想进行梳理,而并没有建构起教育社会学的框架体系。至于对中国教育社会学思想发展史的梳理与追溯,其能否被称为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确是个需要进一步追问与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