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应对各种思潮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 / 1)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西方各种思想涌入国门。有些人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想,开始出现思想混乱。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党和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统一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

一、各种文化思潮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1982年9月,在拨乱反正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①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它解除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新的解放。一时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涌进我国。喇叭裤、披肩发、迪斯科也开始进入青年群体,从城市到农村迅速地流行起来。中国人从此又开始重新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生活。继“潘晓讨论”之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盛行。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最先了解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后期又引进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一大批西方哲学与文化学。其中,人本主义思潮对我国影响最大。人们开始对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苦恼以及人的价值等本体问题进行探讨。面对多元文化的价值选择,有些人对西方文化思潮片面趋同,对民族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认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主张“自我设计”。这种只讲个人愿望、无视社会需要的设计,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但在当时,这类思想颇能迷惑部分青少年学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当时的德育理论界也进行了思想讨论。讨论的主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②。

(一)要不要提倡德育?怎样认识德育的价值与功能?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后,我国德育界在否定过去那种“精神万能论”和“思想教育万能论”的同时,又出现了“精神无能”和“思想教育无能”的论调,因而德育一度遭到忽视,出现了思想教育“贬值”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又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剥削阶级不存在了,从现在开始我国应该集中精力抓现代化建设,而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靠边站”;我国现在实行民主法治,进行科学管理,而德育已“过时了”“不灵了”;人们的道德水平有所滑坡,而德育未必有所作为;如今的青少年主要考虑现实实惠问题,而德育“帮不上忙”。因而学校德育理不直、气不壮,处于涣散薄弱的状态。还有一种意见是:德育不能放松,当下青少年思想问题很多,需要加强德育;不能把德育与阶级斗争等同起来;德育直接为上层建筑服务,以此为中介,最终还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

(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新时期德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目前要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还是共产主义道德,以及怎样才能使德育更好地符合现实。在解放思想和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混淆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种不同概念”,“超越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所以必须为现阶段的道德“正名”;用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会妨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混淆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界限,在某些方面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用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是脱离现有道德水平的反映。有人则不同意上述意见,其理由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有更大的推动力和感召力。同时指出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一方面要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唯我主义、享乐至上、物质至上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要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划一主义以及超越现实的空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坚持对内搞活经济。这一时期受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人感到比较困惑、迷茫。针对这种现象,党中央反复重申改革开放不是搞资本主义,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①党中央一再强调,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②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学校中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在大学主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基本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小学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1983年7月,中宣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同年8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学习贯彻该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向学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三者结合起来。

三、开展道德榜样学习活动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而高位截瘫,无法正常上学。她在家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跟随父母下乡到山东聊城农村,给那里的孩子当起了教师。在身体状况与学习环境都很糟糕的情况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坚持与疾病做斗争,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攻读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对文学感兴趣,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先后翻译了许多世界文学作品。这一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她的《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感染了许多读者。同年,党中央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榜样。张海迪当时获得了两项荣誉: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二是“当代保尔”。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号召人们学习张海迪有其历史背景。一是张海迪的人格魅力获得了社会认同。她丰富的人生阅历、自强不息的人生奋斗精神使她成为时代的偶像。她先后获得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三八红旗手”以及山东省“模范共青团员""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等。张海迪在道德感、责任感上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这恰好与学校德育的理念吻合。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由此唤醒了许多人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雄心。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而张海迪无疑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三是1983年的我国还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比较落后,更需要青少年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张海迪正好在这方面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了榜样。学习张海迪是学校德育建设将时代精神与道德塑造结合起来的生动案例;学习张海迪是学校德育建设将榜样力量与道德力量结合起来的鲜活例证;学习张海迪也是学校德育建设将学生心理与道德塑造结合起来的精彩展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