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德育论研究的重建与转型(1978—1999年)(1 / 1)

1978年以后,德育学科的发展和德育理论研究开始复苏,并且向着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一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德育领域对“**”时期的思想展开集中的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育理论工作者广泛进行了德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德育的地位、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功能等展开了全方位探索,深入开展了中国德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同时随着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德育学科也不断走向深化,出现了德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并存的趋势,有效促进了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德育理论研究领域开始进入一个宽松的、快速的发展时期,德育学者开始着手建构现代化的德育理论体系,就德育的本质、内容、功能以及方法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探索。德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极大促进了德育研究的科学化,同时也推进了德育理论的现代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念及实践路向。这一时期的德育本质研究经历了从“外铄论”到“内化论”,再到“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论”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德育的“外铄论”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把德育定位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①。胡守菜在《德育原理》一书中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观点,认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②。这主要还是从外在角度来理解德育的,认为德育的本质就是把外在于个体的道德规范传授给个体。90年代初期,学者逐渐认识到德育不仅是传授外在的道德规范,同时这种传授工作还需要个体主动去“内化”,因而强调德育的本质是“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活动”③。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鲁洁相继发表了《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6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等论文,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现实生活,更要让受教育者能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超越性的道德生活。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实现了德育本质从“外铄论”到“内化论”再到“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论”的转变。

德育不仅重视政治功能,同时重视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个体发展功能。鲁洁在《商品经济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学校教育及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要培养人的“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开拓精神、创造意识等思想素质”①,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胡晓莺在《学校德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文中指出:“一方面,学校德育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培养人才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又必须为商品经济服务,使广大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现实生活之需要。”②此外,杨华生的《商品经济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科研》,

1989年第3期)、张耀灿的《改革与道德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余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学校德育》(《教育评论》,1988年第2期)等也都谈到德育与经济改革之间的深层关系,强调德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这一时期还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鲁洁率先提出“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认为德育可以使人在满足精神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感和享受感。③这引起了学者们对德育的个体功能的普遍关注。

这一时期也展开了德育内容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探讨,学者开始逐渐归纳出德育内容体系的主要方面,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④在具体的德育内容上,注重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基本文明礼仪教育等,形成了一个“大德育”的体系。这也使得德育内容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德育理论研究非常重视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探索,总结出多元的、合理的德育方法,包括榜样示范法、理想激励法、情感陶冶法、对话讨论法、行为训练法等方法,从而以更加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德育方法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严正的《中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等著作都在德育方法上展开了深入探索,强调通过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德育方法,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德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初具规模,并且通过向内挖掘、向外拓展,形成了学科不断分化与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德育学科从内部不断分化出了许多子学科。比如,探讨德育课程的德育课程论,探讨德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教学论,探讨德育方法的德育方法论,以及展开中西方德育比较分析的比较德育论等。另一方面,德育学开始寻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视角上研究德育问题,建构德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比如,德育与哲学的交叉产生了德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德育与社会学的交叉产生了德育社会学,德育与美学的交叉产生了德育美学,德育与环境学的交叉产生了德育环境学,德育与心理学的交叉产生了德育心理学等。通过不断挖掘,德育学科深入探讨了德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核心主题,德育理论及德育学科的基础更加稳固;通过向外不断地探索,德育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从更开阔的理论视角研究德育问题。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德育学科分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德育学科不断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德育学科获得更长远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德育学科不断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德育理论研究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学科融合的趋势,在分化中不断走向融合,同时在融合中又不断走向分化。德育学科的融合趋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伴随着德育理论研究更加成熟化、体系化,众多学者根据德育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编撰了大量德育学著作以及理论教材,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综合,促进了学科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比如,赵翰章主编的《德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胡守菜主编的《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缪克成的《德育新论》(百家出版社,1992)、鲁洁等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黄向阳的《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2000)等。另一方面,这种融合趋势体现为出现了一批致力于促进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融合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基于现实德育问题,探讨通过综合性的理论及策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走向互融互通,比如,高纪辉等主编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李长喜和卓晴君主编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魏贤超主编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主体参与式德育与整体全息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张耀灿主编的《中学德育理论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