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培养学生主体性:主体教育哲学(1991—1999年)(1 / 1)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师生主体关系研究的自然延伸与总结。主体性教育是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理论,“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和发挥人的主体性”①。主体性教育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二是“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第一

层意思是第二层意思的前提。“为了造就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主体,弘扬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我们就必须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培育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②“教育的基本规律实质上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培育的规律。”③

成有信认为:“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④。孙喜亭认为:“教育应该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教育理应促进人的创造精神、自主精神得到发展”⑤。黄济认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培养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⑥王策三把教育主体理论上升到教育主体哲学的高度,认为“教育主体哲学就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我国教育理论界在新时期中,探讨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理论。这些都应视作关于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成果,亦即事实上在不断探索着怎样发挥教育主体性以培养主体性的人。”①

“教育是人的主体活动,教育要培养主体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但是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教育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②

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学者们纷纷参与到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建构中来,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这对于促进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要培育主体性的人

在教育目的上,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培育人的主体性,实现从外在化的工具性教育目的转向内在化的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③裴娣娜认为:“主体性提出的立论点,是针对长期以来将人作为工具的观点,主体性关注的是对人自身发展的追求,探讨的是如何使人成为一个现实的人、一个完整的人”④。教育的内在目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指向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培育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拥有主体性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从而实现教育的外在化的目的。

王道俊和郭文安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也是教育的本质特点。①王策三认为:“教育是人的主体活动,教育要培养主体的人;不断高扬教育的主体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奋斗的目标之一”②。成有信认为:“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现代人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是有主体性的人,是有独立见解的人,是有创造性和有开拓精神的人”。孙喜亭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应该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教育理应促进人的创造精神、自主精神得到发展”③。黄济认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培养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要用主体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做学习的主人。”④

桑新民认为:“当代哲学的主潮是探求和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是人类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⑤。教育是人类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离开了主体性的发展,教育也就不成其为教育了。现代教育哲学不能忽视弘扬主体性的时代精神与培育主体性的教育目的,教育实践活动要以主体性教育观念为指导。扈中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要促进人的解放,就必须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促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和发挥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确立主体性的教育思想,这已成为现代教育观的核心,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①

只有拥有主体性的人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盲从、服从、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四处寻求庇护的人没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只能阻碍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近期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和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远期目的则是造就主体性的社会成员,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②可见,主体性教育理论在教育目的上是内在性目的与工具性目的、社会性目的与个体性目的的统一,统一于主体性的发展之中。有了健全的主体性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衍生出社会性的教育目的。

二、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在教育对象上,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是客体,是积极主动而富有个性的人。“倡导主体性教育哲学观,在根本上应确立两种观念。第一,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就是把人作为目的,把人的价值视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把构建和完善人的主体性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高目的。第二,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不是‘主一客’之间的塑造模式,而是‘主一主’之间的双向交流。”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普遍承认,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向到主动建构的角色。

王道俊、郭文安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②,“教育的基本规律实质上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培育的规律……受教育者在活动中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发挥得愈充分,那么,德智体发展得将愈好,主体性将愈高”③。黄济认为L“要用主体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做学习的主人”④。扈中平提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⑤,教育活动不能把学生当客体来培养,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价值观念,把人的价值视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活动要从现实具体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出发。“凡是注重发挥、调动、培养与提高学生主体的教育都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教育,都受到了后世的肯定、继承和发扬。”⑥

虽然在主体性内涵的表述上还存在着差异,但是普遍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立足点,逐渐地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被动的“物”。“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的,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⑦

面对以前把学生当客体的灌输式教育,学者开始探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实现一种怎样的“主体性转身”。这种“转身”的基本表述为,从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被动角色转变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主动角色。学生不再是单一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建构者;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学生之间不再是竞争者而是相互合作者。学生角色的转变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转变,还原本真的教育。

三、促进学生潜在主体性的转化

在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学生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建构者。但是,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成为完善的主体了,学生角色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应然的价值期望,而非事实。承认学生具有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前提,而认清学生主体性的不成熟状态,则是主体性教育的现实根据,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水平是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旨趣,要促使学生从不成熟、不健全的主体性走向成熟、健全的主体性。

檀传宝认为:“主体性存在着潜在、中介、现实等不同的形态”①。承认学生具有主体性,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具有成熟的主体性了。在某种意义上,学生主体性是一种潜在的主体性,而非现实的主体性,主体性更是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郝德永认为,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进入教育过程,并不是说学生在教育过程一开始就具有完善的主体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同时也是教育过程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因而,学生作为主体具有双重含义。其一,学生是学习活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一种身份特征;其二,学生是发展的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具体存在,其主体形态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主体形态的特征则经历着由不成熟向成熟、不完善向完善不断转化的过程。①

学生的主体性是不成熟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还不具备完全的主体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主体意识淡薄,主体素质、能力匮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大多数无法能动、自主地学习和选择。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现实主体,而只具有成为主体的“潜能”。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实现由潜在主体向现实主体的转变。“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促使学生由潜在主体向现实主体的转变过程,即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他们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②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当然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唯有教师注意启发、讲解,并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探索与反思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个性、主体性充分发展,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学习和交往上有较多的自觉度与自由度”③,

主体性教育理论从来不否认教师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发挥程度决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的。黄葳认为:“主体性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原则,即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这是主体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教育中既要承认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也要承认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④。教育者的主体性应围绕激发和提高学生主体性来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得越好、越充分,就说明了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得也好。在这里,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了,统一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