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让爱谱写和谐(1 / 1)

无论是老莞人还是新莞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

想当初,改革开放后,“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当东莞本地人最早见到外来的打工者时曾感到万分奇怪,最初他们还不叫“外来工”,叫“北佬”“捞仔”“捞妹”。在东莞本地人看来,无疑,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新鲜人群。伴随着东莞经济的发展,这群“奇怪”的人来得越来越多,东莞人不但习以为常,而且自己也都开始学说普通话,方便交流。在东莞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东莞人的性格也变得海纳百川。

如今的东莞给人的感觉是和谐,天与地的和谐,山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老莞人和新莞人的和谐……在这些和谐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政通人和的一种和谐。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代的两个主旋律。抓经济,搞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要造福于民,为民谋利。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将这一认识落实在一项项具体的民生工作上二“…

在老莞人和新莞人共同组成的新城市里,东莞人不断用爱心谱写一个又一个感人乐章——

有着“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和谐中国十大影响力企业家”等荣誉的梁泽南是经营着物业、地产等多个项目的老总及清溪银河学校的董事长,他的事迹感人至深。

梁泽南是东莞清溪人。在梁泽南还未记事的时候,父亲便偷渡逃到了香港,直到他7岁那年,家里才跟香港的父亲联系上,没想到很快便又传来父亲病逝的消息。按当时政策,母亲只能带两名12岁以下的子女去香港。考虑来考虑去,母亲还是带走了11岁的哥哥和4岁的妹妹,家里只留下弱小的梁泽南一人独自面对生活。难以想象孤苦的梁泽南是怎么活下来的。也许苦难更能磨练人,十多岁时,梁泽南便学会了锄地、插秧、种菜、砍柴,每天混在大人堆里,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982年,因母亲年迈,28岁的梁泽南终于获准去香港照顾母亲并在香港定居下来。10年后,梁泽南带着在香港打拼累积的“第一桶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清溪,谋求新的发展。

一天,梁泽南从清溪镇一所小学门口路过时,校园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窗外探头探脑。梁泽南以为他们是逃课的学生,便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在教室里上课,站在外面千什么呢?没想到孩子们吓得掉头就跑,只有一个小女孩乖乖地站着没动,紧张地看着梁泽南。

梁泽南半蹲下来语气柔和地问小女孩:为什么不进教室里上课呀?

小女孩说:“妈妈说,我们外地人,没有户口,学校不收。”

梁泽南的内心感到了一种绞痛,他的双眼一下子模糊了,似乎看到了自己童年的那一幕,也是在清溪,也是在铁公村,也是站在学校的门外……

那天夜里,梁泽南辗转反侧,30来万的外来工在清溪苦苦劳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他们的孩子却上不了学·····一夜未眠,梁泽南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梁泽南很快找到政府,要求在清溪创立一所专收外来员工子女的学校,没想到,当地政府的想法和梁泽南不谋而合,他们也早为此事着急,只是苦于条件不成熟,一直未能付诸实施,一听说梁泽南立志要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喜出望外,立即表示全力配合。2003年上半年,梁泽南在省、市、镇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下,终于获准在清溪镇开办学校。梁泽南当即斥巨资将清溪原有的一所旧学校买下来,修饰一新,命名为“银河小学”。同时面向社会择优选拔近30名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并请来自己以前的老师、当地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校长吴德鉴做顾问,敞开校门,面向所有外来员工子女和一切贫困家庭子女招生。第一个学期就解决了600多名外来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2004年,梁泽南又投资1200余万元,在清溪最适宜建校的黄金地段,买下一块地皮盖起了新的教学综合大楼,将学校扩展为银河中小学,学生增加到2400多人,教师增加到80人,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一所民办学校。梁泽南还有个宏伟的计划,他还要办高中、中专甚至大专、职业大学,他说希望能从长计议,办起一条龙的学校,为外来员工解除子女就读的后顾之忧。

按说,拥有香港居民身份的梁泽南应该带着家人在香港享受优裕的都市生活,可他总是说,自己的根在大陆,在清溪,他要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奉献爱心。

一颗颗爱心的种子,播撒到东莞的大地上,不断开花结果。

李凌,东莞市公安消防支队寮步大队教导员。从2002年起,他开始用微薄的工资资助16名贫困学生。6年来,他所捐助的资金已近4万元。其实,李凌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 自他2003年调人东莞工作以来,他妻子一直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活。他们没有自己的住房,住在借来或租来的房子里,还得赡养双方的老人,而孩子才4岁,家庭负担相当重。夫妻俩过着十分俭朴的日子,家里的洗衣机已经用了多年,坏了修,修了坏,他们俩身上穿着的衣服也都是几十元一件的便宜货……

李凌出身于方城县广阳镇石桥路村一个特困家庭。家境的贫寒,使得李凌早早懂事,并刻苦学习。在父母的咬牙坚持下,在乡亲和老师、同学们的大力帮助下,聪明又勤奋的李凌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大学,走出了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坎坷的求学经历,使得李凌始终对家乡、对母校、对社会怀有一腔朴素的赤子之情。2002年6月,李凌出差时抽空去看望阔别已久的母校——广阳镇四棵树小学。当他听说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贫困不得不辍学时,他的心颤栗了。回到家后,他立即和妻子商量,想资助那些可怜的孩子。妻子表示了支持。很快,他便在方城县广阳镇四棵树小学和尚庄小学分别设立了“乐乐助学金”,每年拿出2000元钱资助这两所学校的10名特困生。儿个月后,李凌又在方城县第二高级中学设立了“阳光助学金”,每年出资3000元资助该校6名特困生。从此,他每年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5000元钱来资助这16名贫困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一些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繁重的工作之余,李凌还潜心进行文学创作,至今已在海内外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杂文、通讯等数十万字,并出版诗集(让我看见你的手)。著名作家二月河如此评价这本诗集:“读之令人有扑面春风的清新惬意,有沐浴冬日阳光的温馨美好,有在旷野山谷中瞥见一株幽兰时的欣喜惊叹!”

我们还曾采访过一位叫陈宏宾的安徽人。2003年他放弃了在安徽皖北矿工总医院副院长的职务,被吸引到东莞,加盟当时正在组建的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以一个拓荒牛的姿态,开始了他在凤岗的平民民营医院的改革和探索。经过4年的努力,他带领他的团队,终于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开创了民营医院的新篇章,也为众多的新莞人做出了贡献。

凤岗镇以及周边地区,聚集的打工者有20万人之多。为了把医院办成受打工者欢迎的医院,陈宏宾想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全新的管理模式,比如“急救绿色通道”、“全程导医制度”、“周日医院”、“电话随访制度”、“阳光室”等,大大方便了病人。

这么多年来,陈宏宾一直牢记一句话:“做医生,就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好医生的。”一次,一位17岁的打工妹胃穿孔,送到医院时已是非常危险,可她当时没有一分钱,陈宏宾得知后,赶紧先安排医生对她进行急救,同时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她垫上。还有一次,一位情况危急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被送到医院,,可也是身无分文,陈宏宾没有丝毫犹豫,赶紧帮他垫付医药费。一年后,这位打工者来到陈宏宾的办公室,送来了全部医药费,还把全家人特意精心合编的灯芯草凉席送给了他。

2007年1月19日晚11点,一家工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患者上百人被送到广济医院。当时陈宏宾正在东莞参加集团公司召开的工作会议,接到医院总值班的电话后,他立即往凤岗赶,一边开车一边用电话“遥控指挥”。这个夜晚,陈宏宾一直忙到下半夜才将事件处理完毕,睡上两三个小时后,他又驱车赶回东莞继续参加工作会议。

陈宏宾以其高尚的医德、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赢得了新莞人朋友的肯定。2007年,陈宏宾获得了凤岗镇百名优秀工作者荣誉。

每一个东莞人都有着极大的爱心,尤其富裕起来的东莞人更是拿出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在采访中,东莞人的精神面貌令我们深深感动。他们表达最多的就是对改革开放的感谢和对当地政府的感谢。

黎平(东莞粥城董事长):我们这样的人最希望国家是安定的,因为一不安定最受损的就是我们这些人了,所以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合乎国家的法规,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多地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我没怎么念过书,但我后来看了大量的书,超过一万本书,现在我还在看书,我觉得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我现在觉得多赚100万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重要的是活得有价值。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洗脚上田”搞企业,我们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们应当感恩报国,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我们每年都要搞很多的公益活动。我感觉回报社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做了十几年饮食,发表很多饮食文章,现在我们准备搞一个饮食博物馆,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本身的社会地位很低,所以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些事一些活动来提升饮食行业的社会地位。

卢汝滔(东莞圣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个东莞人,我认为不但要把人生自我价值体现出来,还应该把这些价值回赠给家人、社会,这才是个人价值体现最圆满的过程。我现在尽我所能为社会多做点事,比如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这是责任感在促使我这么做。我小的时候由于条件所限,自己没有机会读更多的书,这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这么多年下来,我更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我真希望现在的孩子都能坐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另外,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国的传统食品文化,我们投资兴建了中国首家“中国糕点博物馆”。我认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中华饮食文化更是体系纷呈、丰富多彩。作为中华饮食的组成部分,糕点制作技术同样经历了传承与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随着制作上由粗到细、由细到精,品种日益丰富多样,糕点的文化特色亦呈现出中式与西式的融合和延伸。我希望我能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做点事。因为我觉得赚钱不应成为一个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一个人只有心理富足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