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老年(1 / 1)

你们的青年人要看到奇异的景象,老年人要做奇异的睡梦。

青年人也可以变得稳重老成,只要他没有虚度光阴,然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而言,青年好像是刚刚形成的想法,与经过仔细考虑的见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正如在年纪上存在青春时代,在思想的历程上也有幼稚的时期。与长者相比,年轻的人具有旺盛的创造力,他们的头脑中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而且他们对于灵感的捕捉也远远胜过年长者。但凡生性容易恼怒,性格奔放且欲望很强烈的人,都要等到过了中年之后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就,恺撒和塞维鲁这两个人就是最好的例证[1];对于塞维鲁,曾有人说他年轻的时候不拘小节,甚至有些疯癫猖狂;[2]然而他在罗马的历代皇帝中几乎可以说是最有作为的一个了。有些性格稳重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有所建树,比如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佛罗伦萨大公科西莫,以及勒莫尔公爵加斯东等等。[3]但另一方面,年老的人如果能保持青年般的热情开朗,那么这对于事业来说是一件极为有益的事情。青年人更擅长创造而不是判断,更适合实施新的措施而不是墨守成规,更适于执行命令而不是整体决策;而老年人由于具备丰富的经验,所以但凡经验之内的事情,他们都做得得心应手,但是遇到新情况时就有可能不知所措,甚至误入歧途。青年人一旦出错的话,往往可以导致事情的全盘毁灭,但是年长者的失误仅仅导致本来可以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现在做得少点慢点。

在指挥行动和实施计划方面,年轻人经常会鲁莽地奔向目标,而不具体考虑实施的办法和方式。由于他们的好大喜功和不自量力,往往只是把他们偶然发现的某某主义直接套用上去。在整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青年人求变心切总是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在纠正错误的时候却贸然使用极端的手段,这样最后的结果往往错上加错,无法悔改。青年人在此就像一匹没有经过训练的战马,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与此相反,老年人对待事情往往犹豫不决,一再商议讨论。一件事情在他们手里很难迅速麻利地完成,由此错失的机会非常多,后悔自然也是常有的事情。对于任何任务的完成,他们不愿意追求更为完美的结果,甘愿平庸做事。毋庸置疑,任用人才应该老少皆用。这样做的话有益于短期的发展,因为老少双方的优点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对长远的发展也很有利,因为青年人可以从老年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此外,由于年长者的经验具有权威性,再加上青年人总是受到欢迎,这样他们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处理民间事务。至于在道德风貌方面,青年人应该发挥主要的作用,就像年长者在政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那样。有位犹太拉比[4]在讲“你们的青年人要看到奇异的景象,老年人要做奇异的睡梦”[5]这句经文的时候,明确地指出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加接近上帝,因为奇异的景象比奇异的睡梦更能启示人们。

毋庸置疑,人们活得越是长久,在俗世中就陷入得越深。岁月只是使人增加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而对情感方面的美德丝毫没有作用。大千世界中的人,有的很早就成熟了,然而这些过早成熟的人也往往容易早衰。这种早熟早衰的人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年轻时才智聪明绝顶的人,但是很快就才智枯竭了,比如修辞学家希摩热内斯,他写的修辞学著作闻名遐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身却慢慢变成了愚钝之人。[6]第二种人生来就具有某种气质,但是这些气质仅仅为青春添加些色彩而不能为老年增加光辉,就像说话的声音优美且修辞华丽,但是这些仅仅适用于青年人而非老年人。所以,西塞罗评价奥滕修斯时说:“尽管他的风格还是原先那样,但是那种风格很明显已经不适合他。”[7]第三种人在建功立业之初就已经名声大噪,但是后来却很难维系这赫赫的声名,比如大西庇阿就属于这种人物,李维对他这样评价:“他早期的功绩盖过了他后期的作为。”[8]

[1] 恺撒42岁(前58)就担任了高卢的总督,51岁(前49)便夺取了罗马的政权,52岁才彻底打败庞培,当上终身的独裁者;塞维鲁也是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当上罗马皇帝,这些都是大器晚成的例子。

[2] 参见斯巴提亚努斯(Spartianus)的《塞维鲁传》。

[3]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0年时就打败了安东尼,后来就成了实际上的罗马统治者;科西莫(Cosimo de Medici,1519—1574)在18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大公;而法国的勒莫尔公爵加斯东(Gaston de Foix,1489—1512,duc de Nemours)也是在年轻的时候当上了法国驻意大利军队的统帅,因为其用兵神速而被后世铭记。

[4] 这里是指著名犹太神学家阿卜拉巴勒(Issac Ahrabanel,1437—1508)。

[5] 参见《新约·使徒行传》第2章第17节;《旧约·约珥书》第2章28节也有这句话:“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奇异的睡梦,青年人要看到奇异的景象。”

[6] 希摩热内斯(Hermogenes)是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他所著的修辞文曾经被广泛地用作教科书,据说他在25岁的时候就丧失了记忆。

[7] 参见西塞罗《布鲁图斯》第95章。奥滕修斯(Quintus Hortensius,前114—前50)是古罗马雄辩家、律师,他在“维列斯审判”中作为西塞罗的辩论对手而出名。

[8] 参见李维《罗马史》第38卷第53章。大西庇阿(前236—约前184),20岁时任军团副将参加著名的“坎尼战役”,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担任古罗马的主要将领,34岁时由于率军攻占迦太基结束第二次布匿战争而获得“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称号。后来他遭遇到奴隶主民主派的不断攻击,便愤然离开了罗马,直到去世一直在故乡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