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劳动力的高科技也是爱(1 / 1)

朋友送了我一个背带,也是之前我想买但很快就忘记了的“神器”。背带往身上一拴,如意坐在里面,她的双手自然而然地举上来环抱住我。刚坐下去的时候还叫了几声,我一走路,她就安静了下来,转来转去看风景,或者睡觉。

比起抱着,背带的力学设计更科学,我几乎感觉不到孩子的分量;比起坐推车,如意在背带里更自如,她不会因为总是仰头看天而时不时哭闹—哭得凶时,还得一个人抱起她,另一个人推空车。

“哎呀,小孩子坐在里面会不舒服的啦!”

“你们也真是的,这么小就让她坐这个!”

“你这样不行的!”最夸张的一次,我和婆婆在公园散步,一个老太太本来好好地坐在靠椅上,看到我们走过去后,“唰”的一下站起来挡在我面前,指责我说孩子如果这样贴着我睡觉的话会闷死的。

总之,没人关心我会不会累。

我就这样带着她散步,经过朋友的店,就进去坐坐聊会儿天,全程她都很乖,眼睛好奇地转来转去。时间久了,直接贴着我的上腹部睡着了,周围说话声再大也吵不醒她。

如意五个月过后,说明书上说小孩能够面朝外坐了,我便试着让她和我们拥有同样的视角—尽管一开始因为看不到她的表情,我更操心一些,还要努力让她的头不往外伸。但她明显精神大振,如果不是很热,全程都在东张西望。时间最长的一次,是某天阵雨过后,空气清新,我们走了大约两个小时。

小孩多精啊,但凡有一点不舒服,她都会以哭叫闹来表达。睡这么安稳,就说明她是喜欢这个环境的。

“老人的话”还有很多—奶嘴不要用,形成依赖后怎么办;她这么小,不要坐车上的宝宝椅。我要是回应“国外小孩一出生就坐宝宝椅开车回家的”“国外小孩奶嘴吸到大”,他们立刻批评我“你又不是外国人”。

老人总是质疑我,而我质疑的是,为什么解放劳动力的“刑具”就不能是爱了呢?

如意有时也会让我难堪。好几次,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一路好好的,穿过公园回家的时候,她突然开始无休止地哭闹,且哭声惨烈。

“完了,这回老头儿老太太们就可以振振有词了。”我小跑了起来,摸着她的头说,“你给点面子啊。”

小孩的世界没有逻辑、没有道理,跟你的愿望反着来是常事。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活在成人的话语体系里。在不同的意见里生活,就要求我们内心有力量。

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把孩子“穿”在身上的感觉,哪怕炎夏我俩都热出一身汗,哪怕她越来越重后我的腰总是酸痛得直不起来。把孩子“穿”在身上,比推车更让人有安全感。直到后来,我看到西尔斯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经》里写道:“多年来,我已经观察到,被包在三角吊带中挂在父母怀里的宝宝长大都成了容易管教的孩子。”

那我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