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苏州柏悦酒店的时候,时任总经理约我见面。
我很抱歉,问他能否稍等一会儿,因为如意上午睡着了,我不得不和妈妈轮流下去用早餐。这会儿,我正在房间里陪着她。
后来我们相聊甚欢,从酒店品牌说到实际运营,最后说到,他的太太也是一个码字工(博主)。
“和我们好像啊,”我说,“先生都是酒店总经理,太太都是不用坐班的自由职业者,可以随着先生暂居在不同城市。”
“不过我们没有小孩,我们是丁克,家庭成员简单,我太太喜欢在家做各种日本料理。”总经理说。
“我们差点就是,只是,一不小心……”此刻的我,无尽忧伤。
就在我下楼见总经理前,如意已经醒了。“清晨坐在酒店窗台前,最有写作感觉”的状态被无数次打断,我不停起身逗她,眼睛又无数次瞄向电脑。而随后,我又得在没聊尽兴的时候赶紧上楼喂一顿奶,以及整理好一车的行李,开车回家。我还不能有情绪,我得安慰自己:已经很不错啦,还能出来玩。做饭你本就不感兴趣,日剧不看就不看了吧,也不会死的。
“但是,有了孩子,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吧?”等电梯的时候,总经理问我。
我还没来得及说,电梯门开了,我们匆匆道别。
有了孩子,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家庭的形式多种多样。英国资深心理治疗师茱莉娅·塞缪尔在《生活即变化》一书中分享了对家庭的思考,家庭不再由生理、婚姻甚至住所来定义。她向我们展陈过去几十年来建立家庭的新方式:单亲、同性家庭、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群婚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组成的家庭,以及由夫妻、他们一起生的孩子和他们与前任生的孩子组成的混合家庭,每一种形式都有不得不这样的理由和旁人难以察觉的慰藉。
当我获得片刻宁静的时候,难免会想:“如果没有她,我该多么自由啊!”“如果我还是一个人,现在应该在哪里呀?”那些想去的地方一个个蹦出来,又被我一个个摁回去。
我特别喜欢粲然的《旅伴》。故事结尾,大人对孩子说:“我对你那么糟,总想抛下你自己闯**。”大人捂着脸,抽噎着说:“可你救了我。”
“别这么说,”小孩一片赤诚,“没有你,我就不会认识这个世界。”
此刻的我,真的不应该回头了。因为,一个成熟的人,就是“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
而且,我也到了村上春树所说的“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的年纪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如意看过人间,觉得这家人不错,就想来了,对吧?”我一直是这么觉得的。
如果以后如意问我,为什么在她婴儿时期的照片里都没有爸爸,我也会跟她说,因为此刻爸爸还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实现,暂时缺席。你有奶奶、外婆、外公、妈妈陪着你,这也是一种家庭形式。因为村上春树那句话的后半句是“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