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公司学习会计、设立了钢铁公司的少年
“我走了!”
手里拿着电报,精神地往外跑去的安迪是苏格兰移民的儿子。
曾是羊毛织物工人的父亲在故乡丢了工作,举家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
由于非常贫穷,安迪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工作了。
他找到的是电报公司电报员的工作。
认真且热衷于学习的他,开始学习电信知识,逐渐拥有了电气技师的实力,最后他得以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工作。宾夕法尼亚铁路是铁路公司中的名门世家,安迪在这里学到了许多最尖端的成本计算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就这样,在电信公司和铁路公司学习积累了扎实经验的少年安迪,成长为代表美国的钢铁大王。
安迪,即安德鲁·卡内基[3],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时,得到了上司托马斯·斯考特在工作上对他的照顾。南北战争中,林肯请求斯考特和卡内基负责列车运行的管理。
亲切的斯考特不仅在工作上帮助卡内基,连“内幕信息”也教给了他。卡内基因为股票交易存下了一些钱,最终以此为本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卡内基最开始创立的公司,是建造铁路专用钢铁桥的基斯顿桥梁公司。他着眼于当时多发的木质桥坍塌事故,制造牢固的钢铁桥,对人的性命与安全来说是紧急要务。因此,卡内基开始建造高品质的钢铁桥。他的想法没有错,钢铁桥的订单纷至沓来。
这样一来,下一个问题就是“批量生产”。原本,在美国就基本上没有拥有匠人精神的熟练工人。这样的话,就只有建造连外行工人也能工作的工厂了。
“连外行人也能够批量生产的工厂”,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卡内基将“分工”引进了工厂。
将制造过程分为好几个工序,操作者和机器按照这些工序顺序放置。这可以说是铁路“管辖区域”制的工厂版。另外,工人的操作会尽可能“标准化”,尽可能排除个性化的工作状态。
也就是说,卡内基的工厂中引入了诞生于铁路公司的“标准+分割”的想法。这样一来,就诞生了不同于欧洲工坊“操作熟练的匠人凭一人之力完成工作”的模式,诞生了“数名操作工人进行流水作业”的美式工厂。
另外,在铁路行业里扎实地学习了成本计算的卡内基,在工厂中还引入了准确计算成本的“成本计算”。
“从事了制铁工作的我,对于在种种制铁过程中,关于一项作业要花费多少费用——也就是成本计算上——我的一无所知,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仿佛是一只在黑暗的土地中蠕动着的鼹鼠,这对我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卡内基自传》,安德鲁·卡内基著,
坂西志保译,中公文库,第148页
向南北战争战场供给的国产枪支
早期,有一批人通过“分工”和“操作的标准化”而活用了批量生产系统,卡内基就是其中一员,但他并不是第一人。在卡内基之前,经营者苦恼于长期的人手不足和劳动者懈怠,最后一点点地规划出了批量生产体制。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是第一届世博会,这时候美国制造的“枪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英国人震惊于枪支的高性能与低成本,他们想要知道“枪支制造的秘密”,而将考察团送到了美国。
视察完美国枪支工厂,发现它们已经实现了“标准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来自工业革命中心的英国专家们一副受到了巨大冲击的样子。
19世纪50年代时,已经出现了能生产“高性能、品质无偏差、批量化”的枪支工厂。这样一来,批量生产的枪支,就被投入1861年开战的南北战争当中去了。能够低价地批量生产高性能枪支,陡然增加了死伤者的数量,这只是一场悲剧罢了。
在枪支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交换零件制度”。在工厂中,一把枪是通过组装数个零件而生产出来的。如此一来,如果出现了质量不好的情况,仅仅交换“这一个零件”就可以进行修理。另外,在美国的工厂中,正推行让机器来代替人类完成“标准化的作业”。
美式生产系统拥有上述“流水作业、作业标准化、交换零件制度、机械化”等特征。可以说,除了美国,没有别的国家能够克服“全都是外行,且人工费较高”这样的限制。
这一“即便是外行,也能够批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美式系统在南北战争之后,被以卡内基的制铁业为首的诸多制造业引进,美式系统让批量生产制造成为可能,促使巨型市场经常同时出现。
弗雷德里克·泰勒[4]的“科学管理法”正是诞生于如此环境的美国,而非英国。美国的土地很便宜,以至于路线稍微绕些也没关系,但是人工费非常高。因此经营者所关心的是“人工费”和“劳动者的管理”,也是极其自然的一种结果了。
泰勒和会计的连接点
虽然泰勒在管理学界非常有名,但是人们不太知道他在会计领域也曾大施拳脚。
泰勒在卡内基活跃着的宾夕法尼亚,进入了钢铁公司。那之后,他作为专家在业内有了一席之地。因此,铁路公司零件供应商——约翰逊公司委托他进行会计系统构建的工作,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恐怕,刚刚独立出来的泰勒,打算先踏实地在会计领域赚点钱,之后再推进自己想要做的研究。
这时,他学习了大量的会计知识,提出了“泰勒式会计系统”,这是非常优秀的系统。他通过文书形式“标准化”,创建了从工厂的成本到损益都能正确且快速计算的会计系统。
从这一工作中,泰勒向约翰逊公司提议要实施“作业分析”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时期有组织的怠工(团体性的偷懒)问题。
泰勒所注意到的“劳务费”,是与“材料费”并驾齐驱的较大的制造成本。泰勒通过对作业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规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工作份额(Task)”,主张给效率高的工人以更高工资的“差别佣金制度”——这就是我们所知的科学管理法。
但是在当时的工厂,除了材料费和泰勒所注意到的劳务费之外,“第三种成本”的影响力也在增强,那就是折旧费。随着工厂中机械的增加,成本中折旧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个叫作折旧的固定费用,使经营者感到非常烦恼。
材料费和劳务费的产生是可以按照“一件产品会发生多少费用”来计算的,非常简单,但折旧是“一段时间会发生多少费用”,无法落实到“一件产品多少钱”,这叫作“分摊计算”。
“以什么为基准,如何分摊”是非常困难的问题,计算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产品的成本有所变化。
当时负责成本计算的人就反复尝试计算分摊,但总是得出错误的结论,而泰勒就分摊计算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令人烦恼的折旧分摊
即便在成本计算的黎明时期,泰勒也毫无疑问地可以被称作第一人。但可惜的是,他的研究偏向管理学,对于会计领域的关注稍许少了一些。
工厂中机械的增加而生出的“新问题”
极小型的工厂自然不用说,通过复杂的工程来制作大量产品的大型工厂,不得不考虑如何将各种各样的成本,落实到每个产品上的这一程序。为此,工厂安排了“成本计算”这一环节。
材料的进货处、给劳动者的报酬、机械的购入地点……虽然准确记录、计算这些内容就能使一年内的花费变得十分清楚,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
在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制造一个产品要花费多少成本”。如果这无法计算出来,那也就不知道这个产品卖多少钱比较好(决定售价)。另外,由于无法计算销售成本,也就无法计算出毛利。
成本计算对制造业来说是数字的生命线。这一环节本身虽然从很久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包含折旧费在内的近代计算框架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的美国。
从记录账单与外部的交易开始再进一步,会计开始计算“内部产品的成本”。从外部记录到内部计算,这个成本计算对会计的历史来说,成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从此以后,企业会计就形成了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和用于内部的管理会计“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那么,让我们把话题带回到19世纪机械化推进后的制造业上来吧。作为固定费用的折旧费比例越来越大,根据生产数量的不同,产品的成本会发生变化。由于产量越大,每一个产品的分摊金额就会越少,因此“大量生产的话产品成本就会变得很低”。
“越是量产,产品的成本就越会下降”——注意到这一“削弱效果”的经营者偷偷地进行大量生产。竞争对手也考虑一样的事情,供给过多,销售价格走低。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市场上,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吃了苦头的经营者徒有巨型设备和积压的库存,因此出现了盯上了他们的“劫持者”。